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示范课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示范课教案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示范课教案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1《蟋蟀的住宅》优质示范课教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朗读课文,掌握字词,理清脉络,划分层次,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语文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蟋蟀的住宅》优质示范课教案

     

    教材解析

    《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文,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等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语言精炼传神,字时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课文生动而富有儿童情趣,深受学生青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奇妙,注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看书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目标

    1.认识“蟋、蟀、宅”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夏天我们经常听到蝉在窗外高歌。昆虫界中,除了蝉拥有优美的歌声外,还有一种昆虫也常常给我们带来美妙的歌曲。

    2.蟋蟀唱歌非常出名,但它还有一样东西非常出名,是什么?板书:蟋蟀的住宅。

    3.人居住的房子叫住宅,蟋蟀居住的地方能叫住宅吗?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4.简介蟋蟀。今天就带着这些疑问,跟随法国作家法布尔一起参观“蟋蟀的住宅”。

    二、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播放音频:【情境课文】蟋蟀的住宅课文朗读,正音。

    2.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朗读,开火车读,齐读,指名读。

    3.分析记忆字形。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宅、隐、毫、慎、址、良、掘、搜、倾、置、骤、抛”;翘舌音:蟀、宅、慎、址、置;平舌音:搜。

    4.书写指导出示“宅、临、选、择、址、良、穴、厅、卧、专、寸、卫、钳、较、锯”。

    5.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6.图文解词:平坦、疲劳、随遇而安。

    三、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解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总结:课文主要讲了蟋蟀挖掘、建造住宅的事。

    3.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蟋蟀因为它的住宅出名。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7~9自然段):具体描述蟋蟀修建住宅的经过。

    四、熟读课文,了解住宅特点

    1.默读第1自然段,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本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将第二句话改成“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唱歌”行不行?为什么?

    3.用不光······还······写句子。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五、语文实践

    1.带着疑问再读课文。

    2.搜集关于描写昆虫的文章读一读,写读书笔记。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复习生字

    1.听写生词,同桌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订正。

    2.作者观察了蟋蟀什么?指名说,小结,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

    3.我们向别人介绍自己家的住宅的时候,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指名说。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默读第二部分(2—6自然段),思考从几个方面来写蟋蟀的住宅?

    (一)选址

    1.“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2.蟋蟀不肯随遇而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3.品味“随遇而安”。

    4.指名读,带感受读。

    (二)洞外

    1.自读第5自然段,追问: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洞外)

    2.隧道——排水良好,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3.门——隐蔽,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4.平台——平坦 板书:平坦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

    (三)洞内

    1.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学习第6自然段。

    2.内部: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指名朗读。

    (四)工具

    1.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靠的是什么?课文是如何描写这种工具的?

    2在朗读中体会,工具柔弱和工具简单的特点。

    三、精读课文,情感升华

    1.自由朗读7—9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抓关键词句,说说你的感受。

    2.学生汇报,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挖掘工具柔弱)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勤劳、作者观察细心)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勤劳)

    3.自读第三部分(7—9自然段),画出建筑时相关动作的句子,说一说,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读,谈感受,小结通过“扒”“搬”“踏”“推”“铺”一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建筑才能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4.图文连线。

    5.你还认为蟋蟀的住宅仅仅是一个小洞而已吗?畅所欲言。

    6.用自己的话将这篇文章讲给同桌听。

    7.作家简介法布尔和《昆虫记》。

    小结:法布尔先生经过长期、细心地观察,发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建筑过程,他像介绍朋友的住宅一样,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蟋蟀的住宅,让我们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坚持长期细心观察的敬业精神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平时,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从小培养耐心细致的观察习惯,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2.谈谈你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语文实践(选其二):

    1.课后选一处景物进行观察,练习写一写。

    2.继续搜集关于昆虫奥秘的相关资料。

    3.读一读课外书《昆虫记》。

     

    【教学反思】

    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

    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共1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品读课文,感悟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1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