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考型(无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4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考型(无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4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考型(无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364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考型(无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常考型(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探究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常考型
(考频:★★★★★★)
1. 南海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充分利用南海海洋资源,结合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基本原理,模拟实现工业联合制取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2) 下列物质中均能与贝壳主要成分、生石灰、熟石灰发生反应的是( )。
A . 水
B . 盐酸
C . 二氧化碳
(3) 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通常情况下,1L水能溶解约1L二氧化碳或700L氨气。现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
(4) 已知:固体 ,Ca(HCO3)2和NaHCO3化学性质相似。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__。
(5) 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________。
(6) 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Ⅲ类)国家质量主要标准如下表所示: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来判断纯碱样品的等级(不考虑其他杂质参加反应)称取10. 8g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19.7 g;另称取60 g联合制碱法生产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得到氯化银固体1.435 g。
①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②列式计算该纯碱样品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③该纯碱样品的等级为________。
2. 小红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图所示),她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
结合膨化食品的实际生产、销售过程,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1)防止运输过程中膨化食品被压碎;(2) ________。
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包装袋内的气体为:
猜想1:氧气;
猜想2:氮气;
猜想3:二氧化碳;
猜想4:二氧化硫;
猜想5:空气。
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食品易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氧化镁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氨气和一种难溶性碱。
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此现象只能说明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________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另取一瓶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②取少量反应后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________,振荡观察现象 |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得到红色溶液 | 猜想2成立 |
3. (1) 【探究一】
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________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________,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________,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2) 【探究二】
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
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
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________。
(3) 【实验分析、讨论】
①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________法。
(4) 【拓展应用】
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 )
A . 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
B . 用干冰灭火
C . 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
D . 用水灭火
4. 同学们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制取结束清洗仪器.发现加热高锰酸钾的试管内壁有用水洗刷不掉的黑色固体.
(1) 问题一:黑色固体是什么?
【交流讨论】
同学们结合实验现象和对高锰酸钾及其分解产物的了解.进行分析判断.
判断 | 依据 |
不是KMNO4 | ________ |
不是K2MNO4 | 冲洗试管时出现深绿色溶液,说明该物质能溶于水 |
是MnO2 | 其他实验用过MnO2知道它是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
(2) 【实验验证】
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某种液体,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证明上述判断正确. 加入的液体是________.
(3) 问题二:用什么洗掉MnO2?
【交流讨论】
MnO2与BaCO3、Mg(OH)2、Fe2O3、P2O5、Cu中的某一种物质组成最相近,理 由是________.已知这种物质能与稀盐酸反生成氯化物和水(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此推测MnO2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验证】
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黑色固体没有变化.
(4) 【交流讨论】
实验说明同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MnO2有什么化学性质,用什么试剂清洗呢?同学们请教老师后决定用草酸(H2C2O4)溶液试一试.
【实验验证】
向未洗净的试管中加入草酸溶液,黑色固体果然被除去,同时发现产生许多气泡.
问题三:生产了什么气体?
【交流讨论】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所以产生的气体可能为CO2、_______、H2、O2等.
(5) 【实验验证】
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CO2
【反思提高】
以上探究活动中,清除试管内壁附着的难溶物的思路是:先________,再了解其化学性质,然后选择合适试剂进行清洗.
5. 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 某碱式碳酸盐样品M(OH)2•MCO3 , 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
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
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
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
⑤冷却到室温;
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Ⅱ、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Ⅳ、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到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 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mCuCO3 , 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平均值得到CO2的体积为________ mL,又已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组别 | 样品质量 | CO2的体积 |
第1组 | 0.21g | 22.39mL |
第2组 | 0.21g | 22.41mL |
第3组 | 0.21g | 22.40mL |
6. 海洋是人类千万年来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宝库,图1是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图示.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取海水滴加AgNO3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
(2) 下列有关海水及其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图2中海水所含化学资源都是化合物
b.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化学变化
c.海水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d.海水中含有NaCl和MgCl2
(3) 海水中含有10个电子的微粒有H2O、Mg2+和________.
(4) 工业利用海水制取纯碱和轻质MgO的流程图如图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MgO的名称是________.
②海水晒盐的一系列操作X是蒸发、________;过滤;实验室进行操作Y时需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
③氨碱法制取纯碱是先制成饱和氨盐水,再不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产生析出碳酸氢钠的原因是________,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纯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④苦卤(含MgCl2与NaCl)加入纯碱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5) 2.4×105t海水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 , 生产中实际得到523.6t气体Z,请计算流程中MgO的产率,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突破:实验探究题(突破型)(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探究醋蛋液,09g/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物质制备类(必考型)(无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2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物质制备类(拔高型)(无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