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1页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2页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第3页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1页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2页
    第18课 琵琶行并序(备作业)-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8.3* 琵琶行并序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8.3* 琵琶行并序测试题,文件包含第18课琵琶行并序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8课琵琶行并序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8  琵琶行并序【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然(mǐn  cuì)  口(pū)  云集(ɡǔ)B.转xǐ)  zhé)  铮然(zhēnɡ)  东船西fǎnɡ)C.幽yè)  qí)  水浆bènɡ)  钿头银bì)D.红xiāo  干(lán  无言(qiāo  轻拢慢niǎn【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A.“湓口(pū)”应为“pǔ”。C.“铁qí)”应为“jì”。D.无言(qiāo)”应为“qiǎo”故选B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文身   霓红灯   沤心沥血  百尺竿头B.坐落   纸捻子   歪门邪道  稳操左券C.沾辱   暖烘烘   雍容大度  躬逢其盛D.蜇居   唱双篁   悚人听闻  一诺千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辨析形近字的能力。A.“霓红灯”的“红”应是“虹”;“沤心沥血”的“沤”应是“呕”。B.全都正确。C.“沾辱”的“沾”应是“玷”。D.“蜇居”的“蜇”应是“蛰”,“唱双篁”的“篁”应是“簧”,“悚人听闻”的“悚”应是“耸”。故选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B.因为:古义,两个词,因,于是,就。为,写,创作。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C.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帮凶。D.何以:古义今义均为:怎么,用什么。故选D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是(    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转徙于江湖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胡为”即“为胡”。B.状语后置句,“难于上青天”即“于上青天难”。C.状语后置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即“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D.状语后置句,“转徙于江湖间”即“于江湖间转徙”。故选A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明年秋,送客湓浦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的能力。A.“突出”,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B.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C.“整顿”,古义:整理,理一理,用在小方面;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用在大的方面。D.“明年”,古义:第二年,过去式;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将来时。故选B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弹数曲          快:赶忙B.曲罢悯然            悯然:忧郁的样子C.低眉信手续续      续续:一个接一个D.秋月春风等闲      等闲:随便地,轻易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A.快:畅快。故选A7.选出对白居易《琵琶行》一诗有关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反问”应为“设问”。故选D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琵琶行(节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B.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C.大弦嘈嘈如急雨    嘈嘈:形容声音的轻细D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咽:形容遏塞不畅的水流声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3.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答案】1C 2C 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诗文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嘈嘈”解释为“形容声音的轻细”错误,正确的解释应为“声音沉重抑扬”,此句大意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故选C2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理解错误,正确的理解应为“以声写声”,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来比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故“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理解也错误。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音乐结束”错误,结合下文可知,此时音乐并未结束,只是短时休止。“‘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理解有误。正确的理解应为“无声胜有声”指“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此处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陶醉在乐声之中的状态。故选B二、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节选,完成各题。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C.“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3.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用夜静和月色惨淡烘托琵琶女身世凄凉。B.与开头一段写到的“夜”“船”“月”相呼应。C.与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之间宕开一笔,写环境使行文有波澜又层次分明。D.衬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烘托悲凉的氛围。【答案】1B 2C 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B.“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C.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炼句的能力。A.此句出现时琵琶女尚未叙述身世。故选A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夜闻歌者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1.联系《琵琶行(并序)》一诗,选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    A.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处境孤寂凄凉、情感哀愁凄切的歌女,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B.两诗都用秋江月夜之境来渲染悲凉的气氛,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C.《琵琶行(并序)》在表现手法上正面描述和侧面烘托相结合,而这首诗基本上采用的是白描手法。D.《夜闻歌者》以朴素简练的笔墨勾勒了一个楚楚动人的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的少妇形象。2.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答案】1D2.本诗塑造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凉的歌女形象。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如琵琶女一样完整丰满”说法错误。本诗中的女子形象只是一个剪影,没有琵琶女的形象丰满完整。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两个特点——“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是“夜闻歌者”,“歌者”点明了女主人公形象的身份。“有妇颜如雪”写歌女肤色白皙,非常美丽。“娉婷十七八”中的“十七八”她很年轻,“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本句写出了歌女姿态美好、年轻。“发调堪愁绝”是说歌女歌声中含有非常深的忧愁,“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的意思是眼泪如两行晶莹的珍珠,又像晶莹皎洁的月亮一样落下。写歌女唱歌时的表情,表现她内心凄切之情。“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写歌女唱歌时歌声凄切,内心孤独凄凉,以致她低头垂泪不语。所以,本诗塑造的“歌者”是一位姿态美好、年轻美丽的十七八岁的孤独凄凉、情感凄切的歌女。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十五六时,文一编      袖:名词动用,袖中藏着B时之病,补政之缺         箴:针砭,规诫C而士君子               多:多于D而往往流闻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示白居易勇于进谏的一项是(    )①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②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 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 ④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⑤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⑥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A②④⑥   B①②⑥C①②③   D②⑤⑥3下列叙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居易由“翰林学士”而“拜左拾遗”,属于越级提拔,所以白居易打算用生平所有学问报答皇上给予的恩惠。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C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先后打 消了皇帝封河东王锷为宰相的念头、请罢河北用兵等,这些正是他报答皇上恩遇的表现。D因为白居易急切地劝谏皇帝不可提拔承璀做招讨使而惹得皇帝不高兴,经李绛一番解释,皇帝对白居易的嫌隙才涣然冰释。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答案】1.C 2A 3B41)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2)况且天地之间,事物各有各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3)大概是因为要报答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绝不是轻易进谏啊。【解析】1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C.文中没有“比较”的意思,“多”应该译为“称赞”。故选C2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什么人”的“什么”品质,还要注意有没有“直接表现”等字样,注意运用排除法作答。还有某人的什么做法、某人做事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景物或物象特征的分析等,答题方式和人物性格分析类似。①是别人对其诗文的赞赏;③是说白居易对皇上的感恩;⑤是别人替白居易陈情的言论,这三项和“勇于进谏”无关,排除。故选A3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B.“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错误,原文“疏入不报”,“报”是“回答,答复”的意思。故选B4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第(1)句,假:借助;水:游泳;绝:横渡;第(2)句,且夫:况且;苟:如果;虽:即使;第(3)句,盖:大概因为;酬:报答;拔擢:提拔;耳:罢了;轻言:轻易进谏。【片段写作】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要求:1)用第一人称。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参考例文】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还没有止息。撑伞步出居所,漫步来到江边,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诗人和朋友来到江边,望着江水不舍昼夜的奔流,遥望那向东流去的河水,让人们感受到了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古人对此也有不少感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这深秋的夜晚,秋风吹拂着枫叶荻花,和友人的离别就在眼前!送客,本来就是离别,离别充满了伤感!【写作指导】交代地点:浔阳江头。交代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交代景色,枫叶飘零,荻花瑟瑟。

    相关试卷

    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一课一练,文件包含第15课归园田居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5课归园田居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8.2 登高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8.2 登高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7课登高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7课登高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14课短歌行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解析版docx、第14课短歌行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