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及答案(九科)
2023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的社会结构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个关系网络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儒家最考究的“人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而后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群己界线从来也是不清不楚的,国也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推出来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重新审视费孝通水波纹比喻之后的解释,我们不难发现费孝通心目中的“差序格局”是一种立体多维的结构,既包括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远近亲疏的“差”,也包含纵向的等级化的“序”。依我看,这个讲究尊卑上下的差序格局靠四个基本机制来维系。
第一 ,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失衡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 而这种不平衡不对称又经由一系列伦理规范而加以合法化。在这个机制下, 位在上者比位在下者享有更多的权利,也因此而可以对位在下者施行权力;而位在下者则对位在上者负有更多的义务,特别是服从或听话的义务 ,同时在权利和权力两方面则处于劣势。例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四伦都体现着这种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不平衡的特点。而当朋友关系发展到结义兄弟时, 上尊下卑的不对称机制便会通过“兄弟”一伦的规范而发挥作用。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后的关系模式以及梁山泊众好汉之间的等级差别便是这方面的例子。
第二 ,通过对资源的控制来维系尊卑大小的差别。以家庭生活为例,家长通过“家产共有”的方式而使其他成员依附于自己。根据同一逻辑 ,在帝国时期,皇帝可以随意剥夺其臣民的私有财产,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第三, 通过非正式的礼俗和正式的法律来惩罚敢于向尊卑上下差序提出挑战的社会成员, 并因此而进一步巩固建立在差等之上的秩序。前者如位于下者不可以对位在上者直呼其名;后者如《大清律》规定,杀夫罪要重于杀妻罪, 伤害兄长之罪重于伤害幼弟之罪, 而辱骂父母的逆子甚至可以判处绞刑。这里,罪行和惩罚之轻重取决于罪犯与受害者之间的等级关系。以下犯上,自然要罪加一等,因为在私人生活中的犯上往往会埋下在公共生活中作乱的种子。这便是孔子说的:“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第四, 通过某种制度化的社会流动渠道使许多人得以逐渐或突然提升自己的社会位置,从而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尊严。这种流动机制在改变个人位置的同时强化了尊卑上下的等级结构本身 ,因为每一个历尽艰辛爬到上层的人都自然会尽力维护尊卑之差等,以便自己可以充分享受苦尽甜来的满足。这在私人生活中便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的变本加厉;在科举制度中是“十年寒窗苦 ,终为人上人”式的踌躇满志;在官场上则是“一朝权在手 ,便把令来行”的迫不及待。
(摘编自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
材料三:
当社会急剧转型、农村迅猛发展的时候,我们还可以从《乡土中国》的阅读中得到颇具价值的启示。因为,作者所关注的并非只是当时的农村问题,而是整个中国文化传统问题,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问题。
我们可以引用梁治平在其《古代法:文化差异与传统》一文中所说的一段话来印证上述观点:“一个被称作传统的东西,如果确实符合传统这个词的真实含义,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上曾经存在的过去,同时还是个历史地存在的现在。因此,我们不但可以在以往的历史中追寻传统,而且可以在当下生活的折射里发现传统。今人对于历史的关注和对传统的兴趣,恐怕主要是从这里来的。”费孝通先生在《乡土重建》中也表达了上述观念:“传统的方式不但有记载可按,而且有现实的生活可查……”
明白了“传统”的这一层面的意义,我们便可重新看待和挖掘《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如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提出了用不同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的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但是局限于乡土社会的层面,在此书中的“差序格局”仅主要适用于亲属关系及其投影的地缘关系。这一乡土社会理论中的“差序格局”概念可能无法适用于当代日趋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黄光国在其书《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继承发展了“差序格局”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工具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三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则分别适用着不同的交际法则——公平法则、人情法则以及需求法则,以此来分析中国人情关系中的游戏规则及其思考过程。这种聚焦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法则的研究,是从现实中发现中国人注重人情与面子的人际交往关系的传统,并延续和发展“差序格局”理论的一种很好的例证。
(摘编自胡成《〈乡土中国〉与传统文化的重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孝通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是从自己这个中心向外推出去的,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B. 阎云翔认为,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不仅有横向上的亲疏远近的关系,而且有着纵向上的讲究尊卑上下的等级化特征。
C. 阎云翔认为,差序格局中不同等级的权利与义务是失衡的,这种失衡性会经由一定的伦理规范调整加以均衡化。
D. 梁治平与费孝通观点相似,他认为传统不只是曾经的过去,也是当下的存在,传统可以在历史中追寻,也可以从当下发现。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用形象化的比喻,阐述“差序格局”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接着论述了这一社会结构格局“推己及人”的联系方式,强调了“克己”成为重要德性的原因。
B. 材料二从伦理规范、资源控制、奖惩机制以及社会流动诸方面,阐明讲究尊卑上下等级差异的传统社会结构“差序格局”得以维系的原因。
C. 材料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索了《乡土中国》的当代价值,虽然作者否认 “差序格局”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但是也有人延续发展了这一理论。
D. “差序格局”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依然颇具启示意义。
3. 下列说法中,和“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的特征表述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C. “其身正,不令而行。”
D.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4. 材料二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说明。
5. 如何有效避免“差序格局”在现代生活中产生消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2. C3. D
4. ①举例论证。如用刘关张桃园结义后的关系模式,具体形象地阐释“上下尊卑不对称机制会经由伦理规范发挥作用”这一理论;②引用论证。如引用孔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私人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公共生活秩序的因果关系。
5. ①完善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化;②完善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合理化分配;③推进社会法治体系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杜绝人情、礼俗对司法的干扰;④完善公正、开放的社会治理体系,避免因血缘、地缘等关系造成社会不公。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手
吴宏庆
帅子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帅子出师后,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
帅子的家乡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几百年前,这里商贾云集,府宅遍地,现在败落了,但那些文物却是不会消失的。
就有人来找他鉴定古玩。来人自报姓名,叫李士方。此人矮壮结实,十指粗糙,肤色黝黑,农民打扮。帅子知道,这种人手中往往有好货。
李士方小心翼翼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来,恭恭敬敬地交给帅子。帅子打开,里面是只青铜酒杯。帅子没看两眼,就顺手扔在桌子上。李士方心痛地拿起来,埋怨地说:“我说你干吗用这么大的力?”
帅子冷笑道:“什么玩意儿! 民间仿造的,十块钱一个!”
李士方愣了愣,不甘心地又掏出一个纸包来。这次是块玉佩,帅子眼就亮了,连连细看,口中赞道:“好东西! 好东西!”李士方见他这样,欢喜地问:“值多少钱?”帅子轻轻地把玉佩放下,说:“这是汉代的蓝田玉。 上面的八条龙栩棚如生,堪称绝品。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汉代哪位王公的爱物。”
李士方呼吸也急促起来:“卖给你怎么样?”
帅子摇头:“买不起。 这是无价之宝!”
“我等钱急用,亏一点卖给你?”
“亏一点也买不起。我劝你还是把它收好了,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卖它。
李士方感激地说:“其实我并不知道这东西的价值, 如果你蒙我,随便给两个我也会卖给你的。可是你既然说出这样的话,就证明你心肠好,值得信赖。我还有几件东西。过几天拿来请你鉴定一下。“
有朋友知道了此事,说帅子是在放长线钓大鱼。帅子不置可否,神秘地笑了。
几天后,李士方又来了。他一进门,就神神秘秘地将门窗关上。帅子知道他等待的东西要出现了。
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帅子一看,脑袋嗡一声响开了,我的老天爷,竟是玉玺!
帅子的手不可抑制地哆嗦起来,接过。玉玺高二十公分, 长宽各十五公分。印面阴文刻着“广德王国,永享天恩”八个字。帅子定了定心,幸好不是失踪已久的传国玉玺,否则心脏怕受不了这么大的刺激。玉玺的把手是一条独角龙,形态怪异,造型古朴,隐约可见帝王之气。
一千三百年前,这一带曾出现过一个少数民族国家,史称“广德王国”,三代而亡。广德国的图腾就是独角龙。这个玉玺就是广德国的玉玺。这可是一件真正的宝贝,帅子也难以鉴定它真正的价值。
“还有什么东西?”
李士方又掏出一件东西,是个小小的金鼎,看到它,帅子证实了自己的猜测,李士方一定是找到了广德国王的葬地。金鼎上刻着“夏王三年”,也就是这年广德亡国的。“这玩意儿你想怎么卖?”帅子眼盯着金鼎问。
“那这个呢?”李士方指着玉玺问。
“不管那个,我是问这个!”
“这个嘛,我用秤称了称,有一斤二两重,十万元怎么样?”
帅子笑了:“这是包金而不是赤金, 哪有用秤称的道理?最多两万元!”
李士方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好, 两万就两万吧!这个呢?”他又指着玉玺。
帅子不回答,从屋里拿出两万元,就要送客。
“别别!有话好说,价钱可以商量嘛,你说清楚,这玉玺到底值多少钱?”
帅子重新坐下来,吸了根烟说:“这玩意真是个古董,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但古董就一定值钱吗?我看未必。实话对你说,这玉质不算太好。你看,上面还有瑕垢疵洼的。”帅子又对李士方说了一大通专业术语。李士方听得头都大了。最后帅子伸出手掌晃了晃:“你要出这个价,我就收下了,否则,另请高明!”
“五十万?”
“五万!
李士方犹豫起来,半天才说:“你是个公道人, 不会太骗我。这样吧,二十万! 如果你不答应,我只好走了。”帅子就用二十万买回了玉玺。第二天,他就带着玉玺赶了几千里路到了大师那里。大师用放大镜足足端详了半个小时,最后开口说:“这东西你用多少钱弄来的?’
“三十万。”帅子撒了个谎。他想卖给大师。大师完全有能力吃下。
“好眼力!”大师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准备卖多少? ”
“您是我的恩人,您看着给!”
大师伸出一个巴掌晃了晃。
“五十万?”
大师笑了:“五千元。 我说的是这假玉玺的手艺,而这玉玺本身大约也就两百元左右。”
“什么?”帅子跳了起来。
大师将他按下,说:“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只学会了怎祥鉴定真品,而没有学会怎祥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学艺不精,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大师又拿起“玉玺”,感慨地摇摇头,“玉是老玉,字是新刻的。这造赝人真是高手,想不到现在还有这样的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
李士方,高手?帅子瘫倒在地。
6. 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的题目很有特点,一语双关。“高手” 既指小说中的帅子,又指李士方,而前者在后者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
B. 小说中“李士方哆哆嗦嗦地从包里掏出个东西来”,这里的“哆哆嗦嗦”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刻画出李土方当时紧张的心理。
C. 帅子故意不买李士方的玉佩,是他用的一计。他是想让李士方拿出更好的宝物,而这也正中李士方的下怀。
D. 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全部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7. 小说第一段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 小说中的李士方是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6. C7. ①第一段写“自己也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照应题目“高手”;②交代人物身份,是“跟着大师学了几年后,成了鉴定古玩的高手”;③“帅子心不在此,婉言谢绝了”,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④“大师要留他下来做帮手”,为故事结尾埋下伏笔。
8. ①外表普通,长相土气。“此人矮壮结实,……农民打扮”,从外貌上看,很普通,非常土气。②狡诈,富有心机,善于伪装自己,从中间一步一步将帅子引导到“套”中的表现来看,他非常狡诈,很善于伪装自己,比如“神神秘秘”“颇难为情地笑了,一跺脚”“犹豫起来,半天才说”。③制造赝品水平高。从大师对他的评价来看,“这造赝人真是高手,……连我也几乎被骗了”,侧面衬托其制造赝品的水平之高。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庄宗军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图。”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因问司天,司天言:“岁不利用兵。”崇韬曰:“古者命将,凿凶门而出。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庄宗即日下令军中,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袪射钩①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唐军征蜀,崇韬为招讨使,所过迎降。宦官向延嗣,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
(《新五代史·郭崇韬》有删改)
[注]:①斩袪射钩:袪,袂;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可遽自退怯遽:匆忙。
B. 庄宗军朝城军:驻扎。
C. 秋稼不稔稔:庄稼成熟。
D. 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坐:坐等。
10.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若弃郓与梁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
B. 谁为陛下守之崇韬为招讨使
C. 以河为界以佐赏给
D. 以材干见称余皆见杀
11.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崇韬善于分析问题,能够预见敌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帮助庄宗确定正确策略。
B. 一向清廉的郭崇韬开始接受四方贿赂是为了能够把收藏的全部东西给皇帝用来赏赐。
C. 郭崇韬劝谏君王不忘创业时本色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
D. 郭崇韬由于坚持正确意见,被宦官嫉恨,遭受谗言攻击,最终被魏王杀害。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2)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
13. 郑云龄在《五代史·绪言》点评道:“崇韬以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虽其行或有未善,而其所以为国则忠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忠”的具体表现。
【答案】9. D10. D11. B
12. (1)陛下起兵主持正义,已经十多年了。何况现在国号已建立,从黄河以北,人们都伸长脖子希望看到成功而期盼休养生息。
(2)唐庄宗担心宫中热湿不能居住,想修建高楼避暑,于是派宫苑使王允平办理此事。
13. ①胸有才略,辅佐庄宗。庄宗为晋王时就深得信任,后在与契丹之战中预知对方意图获得胜利。②清正廉洁,一心为国。为使国家稳定,甘愿承受收受贿赂之名,以备国家急需。③性格耿直,敢于切谏。
参考译文:
郭崇韬,是代州雁门人,任河东教练使。为人聪慧敏捷,善于应对,因有才干而被称道。庄宗还是晋王的时候,郭崇韬担任中门使,深受庄宗的亲近和信任。
晋兵把张文礼围困在镇州时,久攻不下,而定州的王都又勾结契丹来犯。契丹人到达新乐,晋人都感到害怕,打算解围离去,唐庄宗犹豫不决。郭崇韬说:“契丹来犯,不是援救张文礼的,而是因为王都用利益引诱他罢了,况且,我们刚刚打败了梁军,应该趁着高涨的士气,不能仓促间自己因胆怯后退。”庄宗认为很对,果然打败了契丹的军队。庄宗当了皇帝,就让郭崇韬担任兵部尚书、枢密使。
唐庄宗领军驻扎在朝城,梁将段凝率梁军驻扎在临河。听说梁正召集各方镇的兵马要大规模行动,唐的众将领为此忧虑疑惑。唐庄宗对此很担忧,就此询问众将领。众将都说:“唐夺得郓州,隔着黄河难以防守,不如放弃郓州(把郓州)给梁,而向西夺取卫州、黎阳,把黄河作为边界,与梁定约息兵,不再互相攻击,也许可以靠这个为将来作打算。”唐庄宗不高兴,召来郭崇韬询问计策,郭崇韬说:“陛下起兵主持正义,已经十多年了。何况现在国号已建立,从黄河以北,人们都伸长脖子希望看到成功而期盼休养生息。现在唐夺得一个郓州,就不能守住而放弃它,虽然想划河为界,谁来为陛下把守边界?而且魏、博等五州,秋天的庄稼没成熟,(即使)把百姓搜尽式的征敛,也支持不了几个月,这难道是停兵不战、长久坚持的形势吗?希望陛下分出兵力据守魏州,固防杨刘,而从郓州长驱直捣梁的巢穴,不用半月,天下可定!”唐庄宗大喜说:“这真是大丈夫的事业啊!”他于是询问掌管天象的官员,掌管天象的官员说:“年岁不利于用兵打仗。”郭崇韬说:“古时任命将帅(领兵出征),凿开凶门而出。何况规划好的计谋已经决定实施,区区老生常谈,哪里值得相信呢!”唐庄宗(于是)当天下令军中, (唐军)夜里就从杨刘渡过黄河,从郓州进入(梁地)袭击汴州,仅用八天就灭了梁。
郭崇韬一向廉洁,但是自从到了洛阳后,就开始接受各方官员的贿赂和赠送,老朋友和孩子们因此向他劝戒,郭崇韬却说:“我位兼大将和宰相,俸禄和皇上的赐赠非常多,难道缺少他们那一点东西吗?现在的藩镇诸侯,很多是梁过去的将领,都曾是与皇上同生死、共患难的人。现在拒绝接受他们所有的礼物,难道不会产生怨恨吗?况且收藏在自己家裹,跟公家的仓库有什么不同?”第二年,皇上在南方有军事活动,郭崇韬就把他所收藏的钱财都献出来,来帮助皇上赏赐。
同光三年的夏天,大水毁坏老百姓的土地,很多老百姓流亡而死。唐庄宗担心宫中热湿不能居住,想修建高楼避暑,于是派宫苑使王允平办理此事。宦官说:“郭崇韬皱着眉头不高兴,常常因租赋重而吝惜财物,陛下即使想建一座楼,那能成吗?”唐庄宗于是派人问郭崇韬说:“过去我和梁军在黄河边对峙,即使是寒冬盛夏,穿着镗甲骑在马上,都不觉得劳苦。现在住在幽深的宫廷中,有大屋子遮荫,却受不了天热,为什么呢?”郭崇韬回答说:“陛下过去以天下为己任,现在为自己一人作打算,艰难困苦和安逸快活,忧虑的事情不一样,情势自然这样。希望陛下不要忘记创业时的艰难,常常像在黄河边一样,那么就能使大热天因此变得凉快。”唐庄宗默默不语。最后还是派王允平建楼,郭崇韬果然直言劝阻。宦官说:“郭崇韬的家,跟皇帝的住处没有什么不同,哪里知道陛下多热呢!”从此,各种谗言和挑拨纷纷传到皇上的耳朵中。
唐军讨伐蜀地,郭崇韬担任招讨使,所经过的地方都投降迎接他们。宦官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有谋反的意图,将会对魏王不利。刘皇后让马彦珪假造诏书令魏王杀掉郭崇韬。郭崇韬有五个儿子,其中两个跟随郭崇韬死在蜀地,其余的都被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送严公①入朝十韵(节选)
[唐]杜甫
漏鼓还思昼,宫莺罢啭春。
空留玉帐术②,愁杀锦城人。
阁道通丹地③,江潭隐白蘋。
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注释]①严公:严武,杜甫朋友,曾以兵部侍郎任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镇中巴蜀。②玉帐术:古代兵家一种安营的方法。③丹地:朝廷。
14. 下列对这首诗歌解读鉴赏不正确一项是
A. “漏鼓”两句通过特定的景物,设想严武在夜里等待着上朝的情景,并点明严武入朝的季节。
B. 第三句“玉帐术”写严武曾镇守巴蜀,第四句“杀”写出给巴蜀百姓带来灾难的是战乱屠杀。
C. 五、六句对仗工整,“通丹地”写严武从蜀地入朝,“隐白蘋”暗写诗人境遇,从而引出下文。
D. 本诗虽然是原诗的节选,但是层次清晰,结构相对完整,能够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15. 本诗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14. B15. (1)赞扬严武的才干。诗歌三、四句写严武当初镇守巴蜀,保护了当地百姓,他的入朝使成都百姓忧愁、思念。
(2)勉励严武努力。诗歌的最后两句,劝勉严武若担任辅弼要职,一定要克尽职守,不能临危惜身。
(3)杜甫感叹自身命运,渴望报效朝廷。“江潭隐白蘋”,写诗人自己滞留四川的惆怅,“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不想终老蜀地,定要北归,像严武都样效忠朝廷。
三、教材练习(本题共4小题,19分)
16. 下面各组句子中,句式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恐年岁之不吾与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以其无礼于晋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C. 如今人方为刀俎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既自以心为形役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 洎牧以谗诛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也
【答案】C
17. 下列各句加点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侣鱼虾而友麋鹿
③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④谨庠序之教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⑥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⑦必固其根本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⑨朝闻道,夕死可矣⑩杖汉节牧羊
⑪函梁君臣之首⑫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A. ①⑩/②③/④⑤⑦/⑥⑧⑨/⑪⑫ B. ①⑩⑪/②③/④⑧/⑤⑦⑫/⑥⑨
C. ①⑩/②⑫/③/⑤⑦/④⑥⑨/⑧⑪ D. ①⑩⑪/②⑫/③/④⑧/⑤⑦/⑥⑨
【答案】D
18. 下列各项中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莫春者,春服既成盖亦反其本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河海不择细流
B. 昂其直,居为奇货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厚币委质事楚令将军与臣有郤
C.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料大王之士卒当项王乎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答案】A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连用借喻,兼用对仗,强化了厌倦尘网、向往田园的情绪。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随着仙府石门打开,诗人看到了“______,________”辽阔辉煌的壮丽景象,真是别有洞天。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在正式演奏前调弦校音的诗句是“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________”运用反语讽刺了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的惨败之状。
(5)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道出他写作此文的缘由。
(6)《赤壁赋》中,“________”以主客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完美证明了对人生短暂的悲叹最终得以消解。
(7)在《登泰山记》中,作者五更时在山顶观日出,“________”写出了当时天气环境的恶劣。
(8)《静女》中以“________”描写了男主人公在城墙角落等待心上人的焦急。
【答案】 ①. 羁鸟恋旧林 ②. 池鱼思故渊 ③. 青冥浩荡不见底 ④. 日月照耀金银台 ⑤. 转轴拨弦三两声 ⑥. 赢得仓皇北顾 ⑦. 余嘉其能行古道 ⑧. 不知东方之既白 ⑨. 大风扬积雪击面 ⑩. 搔首踟蹰
四、语言运用(1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试看李可染的《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作品取诗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气度与风范。画家在强烈的红黑对比中写深秋景色,通过主观而理想化的色彩运用,渲染出山村宁静祥和的气氛,歌颂了的美好时代,是造景,更是写情。李文信的《长征》通过宏大的场景刻画红军长征途中所经历的。画面中,近景写实的松树象征红军的意志,湍急江水上的铁索桥如此狭窄,红军渡江却是秩序井然而显纪律严明……画家主观地让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承载意义。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 )。品读中国诗画,便是要在中体味万物,如此才能懂得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润,才能领略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壁立千仞的雄强,才能品味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而也无睛”的旷达,才能感受到关山月、傅抱石在《江山如此多娇》中传达出的民族精神。
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欣欣向荣 山高路险 攻无不克 虚实相生
B. 欣欣向荣 千难万险 坚韧不拔 虚实相生
C. 蒸蒸日上 千难万险 攻无不克 若有若无
D. 蒸蒸日上 山高路险 坚韧不拔 若有若无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形、意、境、情能显现出中国诗画的真谛
B. 中国诗画的真谛要在形、意、境、情显现
C. 中国诗画,于形、意、境、情中见真谛
D. 见到形、意、境、情,才能见到中国诗画的真谛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及其他厚重情感。
B.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有客观的历史事实,还有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C. 画面不仅呈现了客观的历史事实,还饱含着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及其他厚重情感。
D. 画面所呈现出的不仅有客观的历史事实,还有画家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深深敬意与厚重情感。
【答案】20. B21. C22. C
(二)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今天,全国各地健身热潮涌动,体育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科学的运动健身可以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减少医疗开支,是实现全民健康积极有效的手段。①________,于增进健康并无益处,值得大家重视。
游泳、跳绳、跑步、打球、太极……不同的人体质和健身需求不同,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也有所不同。尽管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如果②______,不仅达不到健身的功效,反而会“伤身”。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运动是保持健康的“良药”,个性化运动“处方”需考虑多项维度,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平衡能力等,可以解决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所以每个人③________,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做自身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示例:①(而)一些非科学的运动健身方式 ②选择不适宜的运动形式和强度 ③都需要个性化运动“处方”。
五、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刘基在《郁离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像松、楠、柏等可以做栋梁的树木,须三五十年才能长成;像柽、柳、樕等树木,一种就活,只能当柴烧。短期来看,栋梁材得利慢,木柴材得利快;长期来看,得木柴材的利是一,而得栋梁材的利是百。一个以种树为业的人,全部都栽种它们,世世代代享受好处,成为国内最富有的。这人的邻居家境贫寒,非常羡慕,就效仿他,但种植松、楠、柏不到三年,不等成材就砍伐了它,认为这样能常获利,但仅能供他吃一日两餐,没有剩余。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pdf、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长沙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扫描版pdf、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