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日名词作状语每天,特殊句式,荀子为什么要劝学,性恶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劝学》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勸,从力雚声,形声字。形旁“力”,象古时耕地的农具耒之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有勉励之义,如“励、努、勉、勖”。劝学意思是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荀子是如何“劝学”的?“劝”的内容“劝”的方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而(1)连词:并列关系。例句:知明而行无过矣。
(2)连词:修饰关系。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
(3)连词:转折关系。例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连词:顺接关系。例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3、其曲中规4、非能水也5、上食埃土,下饮黄泉。6、用心一也
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上,向上;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于蓝取之,而于蓝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于水寒)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4.輮以为轮 省略句(省略介宾“之”)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文章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来“劝学”的?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指出这些比喻句分别是用来证明哪一种观点的。2.说明荀子设喻的特点。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有正反面设喻、反复设喻。设喻与说理结合,形式灵活。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本文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 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人为教育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强调学习、积累,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劝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随堂巩固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授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善假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中心论点,文章结构,比喻论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