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3.1《百合花》课件55张第8页
    还剩4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教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走近作者,作品评价,预习检测,难为情的样子,恐慌慌张,恭敬有诚意,新媳妇性格发展的变化,小通讯员,外貌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和主题 2.体味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咀嚼本小说清新俊逸的语言。
    茹志鹃(1925-1998),当代著名女作家。祖籍浙江杭州。1925年9月生于上海。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 1958年3月,在《延河》月刊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茅盾:《百合花》结构上细致严密,同时富于节奏感。它的人物描写也有特点,人物形象是由淡而浓,好比一个人迎面而来,愈近愈看得清,最后,不但让人看清了他的外形,也看到了他的内心。它的风格清新俊逸,是一篇结构谨严、没有闲笔的短篇小说,但同时它又富于抒情诗的风味。
    一、读准字音。撂( ) 讷( ) 憨( ) 讪( ) 嬷( ) 砦( )磕( ) 瞅( ) 拗( ) 虔诚( ) 发髻( )忸怩( )
    (二)掌握字词含义。1、张皇:2、忸怩:3、执拗:4、尴尬:5 讪讪:6、虔诚:
    (神色、态度)不自然。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根据小说故事情节,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 1-23):开端 :带路第二部分(24-43):发展 : 借被 第三部分(44-57):高潮 :牺牲/献被第四部分(58-59):结局 :盖被
    看图片说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

    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清丽,纯洁,高雅……
    百合花与新媳妇百合花与通讯员百合花与我
    百合花与新媳妇有何关系?
    1.从借被子到献出被子,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线索的作用。2.百合花被子在刻画人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刻画了新媳妇对子弟兵的无比崇敬的心灵,也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3.百合花被子在作品的情节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结构上则前后呼应,卒章显志,使作品结构严谨。4.百合花被子是连接军民的重要纽带。深刻表现了军民团结、生死与共的主题。
    在文章中找出对百合花被子的描写,理解百合花被子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分析: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
    美丽、纯洁、善良、高尚
    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
    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百合花与小通讯员有何关系?
    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我看见他那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顶多有十八岁。
    我走快,他在前面大踏步向前;我走慢,他在前面就摇摇摆摆。奇怪的是,我从没见他回头看我一次,我不禁对这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动作描写)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惶起来,好像他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我拚命忍住笑,随便地问他是哪里人。他没回答,脸涨得像个关公,讷讷半晌,才说清自己是天目山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女同志,你去借吧!……老百姓死封建……”(语言描写) 借不到被子事小,得罪了老百姓影响可不好。我叫他带我去看看。但他执拗地低着头,像钉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声地把群众影响的话对他说了。他听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带我走了。(动作描写)
    他听到这里,突然站住脚,呆了一会,说:“那!……那我们送回去吧!”(语言描写) 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细节描写)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狗日的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语言描写)
    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又憨厚朴实,拘谨腼腆,不善言辞,质朴纯洁,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军人形象。
    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作者在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中是如何塑造新媳妇的形象的,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形象特征?
    “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
    “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低头咬着嘴唇”
    “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善良、纯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崇敬,无私的品质。人物性格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越来越鲜明。 小说主要写了她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对比。第一件事: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第二件事: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
    三、“我”是一个什么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1,故事的叙述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2,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3,小说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
    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者和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或缺的穿针引线的人物,也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作品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通过和通讯员、新媳妇的交往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关系,歌颂了人性美、人情美。“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通过“我”富于浪漫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色彩。
    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次,是他对同志的关心和体贴第二次,睹物思人,回想通讯员,如今物存人亡,怎叫人不痛心。
    是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表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和痛惜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找出三处环境描写,分析作用
    1.“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温润的香味”
    描绘了一派生机勃勃、清新干净的景象。在残酷的战争之前,眼中却是这样一派和平的景象,体现出他们作为革命战士临危不惧、积极乐观的性格特点。
    2.“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凸显了战争环境的恶劣,为下文通讯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埋下伏笔。
    3.“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我咬了一口美味的家做月饼,想起那个小同乡大概现在正趴在工事里,也许在团指挥所,或者是在那些弯弯曲曲的交通沟里走着哩!”
    通过描写中秋节的温馨情境,反衬出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等);渲染气氛。人物: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揭示或表达或寄托或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情节: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伏笔,承上启下,照应前文,总结全文等等。读者感受: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某一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点明人物的身份、特征(引出某个人物的出场);引出话题,开门见山,点明主题;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写景式开头作用为: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等);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承上启下,总结前文,领起后文,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侧面烘托人物形象。
    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暗示人物命运等。
    1.分析本文开头叙述我和通讯员一起去包扎所这一情节的作用。2.结尾处写新媳妇把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在情节上:为后面借被子这一情节做铺垫,并且和后文为了战友英勇牺牲形成对比。在人物上:通过这一情节表现了通讯员憨厚朴实,拘谨腼腆的性格。在主题上:通过我和通讯员的交往,表现了纯洁的战友之情。
    1.分析本文开头叙述我和通讯员一起去包扎所这一情节的作用
    在情节上:和前文形成照应,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在人物上:进一步突出了新媳妇内心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的心灵以及对战士的真挚情感。在主题上:凸显战争年代军民之间纯洁的鱼水之情这一主题。在读者上: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2.结尾处写新媳妇把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身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找出与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体会本篇小说的精巧构思
    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卫生员……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作用一:小说中三次提到的那条“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用以反复点题,突出标题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使情节的发展更加连贯。
    作用二:使整篇作品结构严密,层次清晰,前后呼应。
    作用三:围绕借被子事件,对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作了生动的刻画。最后通过对新媳妇的集中描写,有力地烘托了小通讯员的动人形象。
    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思考·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及作用?
    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
    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如《故乡》《边城》以人物、人物形象特征为题,如《赵一曼女士》《铁齿铜牙纪晓岚》以事件为题,如《林黛玉进贾府》《宝玉挨打》以线索为题,如《项链》《命根子》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再塑生命》《祝福》,《百合花》以问题为题,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表层义(字面义、最浅层的含义)深层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结合标题所用表达技巧:常用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进行挖掘
    交代或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如《装在套子里的人》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祝福》
    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或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如《在烈日和暴雨下》
    寄托作者情感,揭示小说主旨,深化主题,如《祝福》
    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富,如《变色龙》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的眼球,使读者产生阅读的冲动。 引发读者思考。如问题式标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及作用?含义: 表层含义:指代的是被子上的花纹图案,是一种客观物象。 深层含义:①小通讯员和新媳妇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②百合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纯洁、高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以“百合花”为题有何含义及作用?作用: 情节方面:百合花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人物方面:通过写百合花衬托出通讯员和新媳妇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主题方面:深化文章主题,突出了小说人性美、人情美的主题。读者方面:以百合花为题,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小说描写的是1946 年的中秋,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同志“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故事,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①《百合花》充分运用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第一处对比是通讯员出场时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作装饰点缀,在他离开时,枪筒里多了一枝野菊花。枪是战争工具,战争中谁也无心赏花,在能射出杀人子弹的枪筒里插着象征“自然与和平”的树枝与菊花,这本身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在无言中感受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冲突。
    ①《百合花》充分运用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第二处对比是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与医生、“我”态度的不同。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他是从职业的角度来做出这一决定的。对于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我”劝道:“不要缝了。”这是从理智出发而言的。而新媳妇却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此时,她一定想起了通讯员借被子时的腼腆与局促,临走时的狼狈模样,舍身救人的英勇无畏……也许她什么也没想,只是这样一针一线地缝着,只求内心一片安宁。这是情感与理智的鲜明对比,是情感对死亡的战胜。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情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指双眼盯住某一物或者心里细细回忆某一场景,再把自己看到的或所回忆的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比如孩子回家盯住老爸猛看,看到老爸脑袋上哪里有白发,半白还是全白,脸蛋黑还是白,肥还是瘦,上面有几颗痣,上唇上的胡子和下巴上的胡子有什么不同,然后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就是细节描写了。
    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以及直接、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的作用。②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使文章的描写更加细腻、丰富。
    第一次是在“我”和通讯员从新媳妇家借了被子出门时,通讯员由于“接过被子,慌慌张张地转身就走。不想他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就听见‘嘶’的一声,衣服挂住了门钩,在肩膀处,挂下一片布来,口子撕得不小”,结果“那媳妇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通讯员高低不肯,挟着被就走”。这一细节一方面写出了通讯员的朴实、腼腆、执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新媳妇的友善、热情、关切。在情节上为第二次出现作铺垫。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回部队时,“他已经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这一细节写出了通讯员天真质朴的心灵和回部队时乐观的情绪。
    第三次是在通讯员牺牲前,在屋檐下那块门板上“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的‘啊’了一声”,“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这一方面印证了牺牲的就是通讯员,照应上文铺垫下文,另一方面写现新媳妇和“我”为此而万分痛惜的心情。 第四次是在作品的倒数第三段:“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一细节不仅照应了上文,更表现了新媳妇把通讯员当作亲人,对他无比崇敬的感情。“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是要把这种深情通过那细密的针脚注入英雄穿的衣服里,使新媳妇的感情得到一次升华。
    ②精巧严密的结构。这篇文章以小见大,构思精巧,组织严密,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采取了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情节的结构方法,由此细致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普通人的英雄形象。同时细节的反复出现、前后呼应,又使文气一贯到底。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示范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茹志娟,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知识补充,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象征含义,分析标题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茹志鹃,写作背景,素养目标,整体感知,新媳妇,题目含义,枪筒的树枝和野菊花,衣服上的破洞,百合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3.1 百合花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