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 考点课件:第一部分 第一章 地球 (共42张PPT)
展开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地球仪
(1)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2)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5)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第 1 讲 地球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________,赤道略鼓的________球体。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海边看帆船、站得高看得远、月食、卫星照片、环球航行等。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__________千米;(2)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_千米;(3)地球表面积约__________平方千米。图 1-1-1
二、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制作的________叫做地球仪。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1)地轴:地球自转轴。
(2) 极点: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交点,指向北极星的一点是
________,另一点是________。
(3)纬线:在地球仪上,与________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__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纬线圈。(4)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3.经度和纬度(1)纬度:赤道以南为________,用“S”表示;赤道以北为
________,用“N”表示。
(2)经度:0°经线以东至 180°为________,用“E”表示;0°
经线以西至 180°为________,用“W”表示。
(3)特殊的经线纬线:0°经线又叫做________________,0°纬线又叫做________,23.5°纬线叫做____________,66.5°纬线
叫做________。
(4)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分界线是__________,东西半球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 1-1-2)。图 1-1-2
20°W 和 160°E
2.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
3.两分两至与季节的划分
注意:南半球季节和节气与北半球相反。
(1)依据:___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2)分界线:图 1-1-4 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_____。(3)气候特征热带:________________。温带:________________。寒带:________________。
【例题 1】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图 1-1-5),回答(1)~(2)题。图 1-1-5
(1)有关地球仪上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C.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D.所有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
(2)图中 A、B、C、D 四点位于热带的是________,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_ ,位于寒带的是________ ,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_ , 位 于 中 纬 度 的 是 ________ , 位 于 高 纬 度 的 是
【方法点拨】(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南、北半球度数相等的纬线长度相等。(2)热带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回归线和极圈之间;寒带:极圈到极点之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方格状经纬网:根据“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南增南纬,北增北纬”的方法判断经纬度。(如图 1-1-6)
(1)北极上空俯视图: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减
(2)南极上空俯视图: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减
小的为西经。(如图 1-1-7)
【例题 2】读图 1-1-8,写出图中各点的坐标。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①“东增东经”、“南增南纬”。②先根据地球逆时针自转,确定为北半球。再根据经度逆时针增大为东经,减小则为西经。注意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纬线的间隔都是 30°。
(40°N,120°E)
(30°N,60°W)
(60°N,30°E)
【例题 3 】一艘游轮从①地出发,经过②地和③地,最终到达④地,据此回答(1)~(2)题。图 1-1-9
(1)游轮出发地的经纬度是(
A.130°E,10°NC.130°W,10°N
B.150°E,30°SD.150E°,30°S
(2)游轮经过的四点位于西半球的是(
【方法点拨】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160°E ~180°~20°W。如图 1-1-10:图 1-1-10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图 1-1-11
【例题 4】读图 1-1-12,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1) 写 出 甲 图 中 字 母 代 表 的 节 气 名 称 : A.__________ ,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当乙图中太阳直射点移动到③点时,甲图中地球在公转
轨道上的四位置是________地。
(3) 乙图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________ 和________,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时段是________和________。(4)“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________半球,移动的方
向是________。
【方法点拨】注意图中箭头所表示的运动方向。根据甲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公转方向推断节气。乙图中③点,位于赤道上,并且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可推断出为秋分日。“五一”劳动节位于春分(3 月 21 日)到夏至(6 月 22 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2.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影子的长短:(1)一天中,早晚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2)一年中,该地冬至日影子最长,夏至日影子最短(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直射时影子最短)。
【例题 5】下列四幅图是广州市一同学在探究学习活动中绘制的正午日照图(分别选取不同季节的一天),你认为我们冬至日
正午日照最接近哪一幅?(
【方法点拨】注意读懂图意,冬至日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
【例题 6】你所在学校的旗杆影子,中午时最长的一天是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除外)。
【例题 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1-1-14),回答问题(图
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1) 当 地 球 公 转 到 B 处 时 , 中 山 市 的 昼 夜 长 短 情 况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此 时 太 阳 直 射 点 所 在 的 纬 线 是
(2)当人们欢度元旦时,地球运行在(
A.AB 之间C.CD 之间
B.BC 之间 D.DA 之间
【方法点拨】地球公转到 B 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元旦(1 月 1 日)位于冬至日(12 月 22 日)到春分日(3 月 21 日)之间。
【高频考点清单】 第一讲: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为 两极部位略扁不规则的球体。证据:________________ 。2、大小:平均半径为 ; 赤道周长 千米; 表面积 平方千米。§2、地球仪上的经线与纬线比较 (下页)
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月食;环球航行等
5.1亿
§3、经纬度的求算与方向判定◤温馨小提示◥:先将题目做一遍,将答案另写在纸上,然后与本页答案进行核对并将错题标出,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注意下次复习时要先复习本次的错题!1.(1)经纬度: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2)A、B、C三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3)观察:0度经线向东、西,0度纬线向南、北度数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
从0°开始向东西南北度数分别增大。
2.(1)结合上题的结论,求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 ;C ;E (2)五点中,位于中纬度的是___;D、E都位于____半球(东或西)。(3)C在A的 ____方向;※B在D的 ____方向。
3.(1)求A、C点经纬度: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2)A在C的_______方向。
4.※ 求下列两图经纬度:经纬度: A: ;B: ;C: ;D ;A在B的 方向。
90。W,23.5。N
图一:地球的自转 图二:地球的公转 图三:五带的划分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课标解读,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解题思路,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1特殊纬线,南大南纬,特殊经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 (共43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1讲 地球和地球仪 (共43张PPT),共43页。
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考点聚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考点聚焦课件,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