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9386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 中考复习课件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课件 1 次下载
- 中考复习课件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二)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考复习课件第四章天气与气候(一)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章海洋与陆地课件PPT 课件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二章地图 课件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复习课件第一章地球
展开第一章 地 球
1.结合材料,说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2.使用数据、类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认识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3.结合图片、影视资料等,描述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空间站建设等人类太空探索的进展与意义。举例说出中国太空探索的成就。
4.地球的运动。(此考点是重点)
5.能在地图上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极圈、高中低纬分界线(30°、60°),知道经线和纬线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经纬度的划分依据及特点。6.能够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
第二部分 知识点梳理
第一讲The first
1. 古代凭直觉臆断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球体→20世纪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证实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 。
2.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麦哲伦海峡——菲律宾群岛、帝汶海、阿拉弗拉海——好望角最终回到西班牙1519年9月——1522年9月整三年时间。证实了地球是趋于圆的。
证据:“站得高,看得远”; “海边看远方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月食”; 麦哲伦环球旅行; “地球的卫星照片”。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第三部分 中考经典题回顾
例1.【2019•广元】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体经历了下列四个阶段,麦哲伦环球航行属于的阶段是( )A.直觉认知“天圆地方”B.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C.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D.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 解答: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先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属于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的阶段,最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依据是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图片。故选:B。
第二讲The secnd
地球仪:即地球的模型; 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仪器 。
1.特点: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2.作用:方便人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地轴和两极:地球自身转动所环绕的轴叫 ;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______,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_____。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线,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______纬度与______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______纬度与______纬度的分界线。
(2)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_______,即北大北纬(N),________(S)。(如图)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1) 0°经线:称__________,经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经度起点线;是________和______的分界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2) 180°经线:只有______条,是________分界线。 (3) 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5. 经纬线的变化规律。
度数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________,即东大东经(E),________(W)。如下图:
【图示法表示经纬度的变化规律】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运用)
第三部分 中考经典例题回顾
读两幅经纬网地图,完成下面三题。
(2020山东潍坊,1,2分)b点在a点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解答: A 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从图中可以读出三点坐标分别为a(30°N,80°W),b(40°S,50°E),c(50°S,40°E)。从南北方向看,南纬位于北纬的南方,40°S位于30°N以南;从东西方向看,80°+50° =130°<180°,80°W位于50°E的西方。故b点在a点的东南方 向。
(2020山东潍坊,2,2分)c点位于的半球分别为 ( )A.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解答: A 50°S位于赤道以南,在南半球,40°E位于20°W以东至160°E之间,位于东半球。
(2020山东潍坊,3,2分)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
考点:地球是一个球体,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 解答: B 两区域经线上所隔纬度数相同,直线距离相同。纬度越高,相同的经度占据的纬线越短,所在区域的面积越小。
第三讲 The third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A.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产生了______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_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______夜。 从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______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点上向下看地球自转呈______时针方向旋转。(如下图)
B.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______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原则。
注:让伸出的右手大拇指指向北极,那么弯曲的四指指向为地球的自转方向。
(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一年。(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①四季变更。
1.图示法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节气和昼夜长短以北半球为例)
结论: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 A.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____夜____,越近极昼,昼越____;越近极夜,夜越____;极圈以内出现极____或极夜现象。B.赤道上全年昼夜__________。C.________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________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_________。________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________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________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________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________变化比较明显。
(2015 泰安)关于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B.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C.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D.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
(2021·湖南零陵·九年级一模)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的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二十四节气可以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如“秋分一到,谷场见稻”、“秋分过五,小麦入土”,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秋分时节地球公转至图中(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下列对我国某地区流传的民间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解释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种春小麦B.华北平原——种冬小麦C.东北平原——种冬小麦D.华北平原——种春小麦
考点:地球的运动。 解答:C 2.B1.秋分时节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是当地球位于图中丙处时,故选C。2.读题干可知,“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是指我国华北平原在秋分时节种植的冬小麦,第二年夏季收割,东北平原的春小麦是春季播种,故选B。
中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第一章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作业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第一章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作业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回归线,月22日,自西向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第一章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第一章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教学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西向东,昼夜更替,由小变大,昼短夜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星球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地球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星球版中考地理复习第一章地球教学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初子午线,°~90°N,°~90°S,°N20°W,°S40°E,昼夜不断更替,中央经线,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昼长夜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