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嘉兴五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年级语文 试题卷
2021年11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试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本大题共3小题,选择每小题3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写的《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吉尔茨使用这个概念,是要回答在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的爪哇岛雪可王为何没有像距离临近的其他岛屿那样,向资本和技术密集方向发展,而是不断向劳动密集型方向发展。“内卷”要回答的是一个地区经济模式为何没有“进化”的问题。而这个词在网络上走红是因为几张名校学霸争分夺秒学习的图片,这些图以及相关的“内卷”说法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流传,用来指在同样的教育条件下,有些学生通过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超出要求的努力来追求更高的分数,导致评价标准越来越高,使得其他学生陷入一种死循环,比如别人学习了5个小时,那我就要学习6个小时,即使不一定会获得更高的分数,可别人的努力还是会逼自己走入这个怪圈。内卷化其实是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表现,人们意识到,不仅是学校,职场也有内卷化现象,看到别人加班,有的人倍感压力,于是也加入加班的行列,去产出更多的工作量,即使不一定达到更高的“质”,但环境的压力也会逼自己卷进圈子里。
(摘自《看天下》)
材料二:
在中国网络舆论中,内卷被用于解释林林总总的现象,这种空泛化的使用,其实混淆了不同性质的现象与问题,也导致一些属于经济生产、政治、社会主导意识方面的问题,被简化为个体或组织的心态问题。这种模糊的使用方式,不仅无助于理解和改变现实,反而混淆了不同现象,容易演变为一种本质论和宿命论,除了加剧社会焦虑感即所谓的内卷之外,并无其他益处。
因此我们应当区分被贴上内卷标签的不同现象,其实质是什么。具体而言,有的内卷其实是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的显现。改革开放之初,当传统的人为割裂市场、压抑创造力的桎梏被打破之后,中国出现了一轮飞速增长,这其实是原有增长潜力的释放。但在这一进程的能量逐渐耗尽后,靠发现新市场而赚快钱的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进入精耕细作和耐心培育新的增长点的阶段。这时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就开始下降,但这其实是普遍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不值得为此而哀叹彷徨。
(摘自刘波《空泛地谈论内卷没有意义》)
材料三:
大家日常使用的“内卷”完全没有在回望一种发展模式的停滞,而更多是在描述一种当下之“难”。大概是要说为了竞争,付出太多。或是说,没有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而是在不断重复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来应对竞争。它混合着一种无出路、被压抑封闭之“内”的意味,与疯狂拉扯、吸入其中的“卷”的意味。内卷在展示“竞争激烈”之外,还有非常明确的“无意义”“荒谬”“被困”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现在从“内卷”这个词上想要的东西-一种语言的释放和发泄。这个词将我们现在的所有感受总结为资源的稀缺、竞争的激烈、竞争中人的恶意和荒谬。这当然与最初的“内卷”已经有了几乎完全相反的意义,最初导致“内卷”的原因恰恰是现状不错,模式仍可持续;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模式不可持续,也没有其他选择的一种绝望。
(摘自李厚辰《误用“内卷”时,我们扔掉了什么问题和视角?》)
材料四:
内卷化可能是全世界也包括中国都会长期面临的问题。要打破内卷的约束,需要永远开放的态度,需要像乔布斯所说的“求知若饥,虚心若愚”,需要更多的尝试、探索以及容错,需要和外部世界更多的建设性互动,需要马斯克式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热忱,如此才能开创新局。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在参加2020年腾讯科学WE大会时说,人类对于脑机未来的畅想是一种“巨大的快乐与敬畏”,这种情感可以与“500年前当葡萄牙的船员在危及生命的漫长旅行结束时,发现自己看到了新世界的灿烂沙滩时所产生的情感”相提并论。闯与创,才能打破内卷。“一种文明之所以停滞不前,并不是因为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已被完全试尽,而是因为人们根据其现有的知识成功地控制了其所有的行动及其当下的情势,以至于完全扼杀了促使新知识出现的机会。”内卷决不是我们的宿命。超越内卷,才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摘自秦朔《超越内卷,才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1. 下列对材料中“内卷”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吉尔茨对内卷化的定义,内卷化可理解为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不能进化也无渐进式增长阶段的现象。
B. 吉尔茨使用内卷这一概念,要回答的是一个地区经济模式没有“进化”的原因。
C. 吉尔茨所说的“内卷”和现在网络上被广泛使用的“内卷”,它们的内涵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D. 内卷就是停滞与衰败,有时候指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的显现,有时候指混合着一种无出路、被压抑封闭之“内”的意味,和疯狂拉扯、吸入其中的“卷”的意味。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大家日常使用的“内卷”,其实是一种语言的释放和发泄,是模式不可持续也没有其他选择的一种绝望。
B. 我们应当区分被贴上内卷标签的不同现象,尽管它们的本质是一样,但外在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
C. 对于“内卷”概念的模糊使用,不仅无助于理解和改变现实,反而混淆了不同现象,加剧了社会焦虑感,不可避免地演变为一种本质论和宿命论。
D. 只要人们愿意更多地尝试、探索、容错、建设性互动,拥有非凡的想象力和热忱,就能打破内卷。
3.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当代年轻人应该如何应对内卷现象。
【答案】1. D 2. A
3. ①厘清内卷的概念,区分被贴上内卷标签的不同现象与实质,避免模糊使用和空泛谈论;②正确看待内卷现象。它不是宿命而是使命,不盲目哀叹彷徨。⑧需要持永远开放的态度。求知若饥、虚心着愚,需要更多的尝试、探索、容错、建设性互动、丰富的想象力和热忱。④做到闯与创。打破并超越内卷。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并不是只用来长庄稼的
申赋渔
(1)它知道一切生活于其上的生物的命运。
(2)大门外有一块水泥地,显得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惊蛰过后,我请了一位泥瓦匠来把它敲掉。水泥地四周连着一块土地,一直荒着,除了杂草,什么都不长。父亲说被人糟蹋完了。我不听他的,我觉得它充满生机。
(3)雨水过后不久,这块土地随意和谐的状况忽然被打破。这是一种叶片细长,颜色嫩绿的野草。起先看起来还清新可人,可是很快就露出了野性。它四处蔓延,慢慢包围了散淡自在的野菜野草,然后用力挤压,很快就淹没了一切。这个侵略性极强的家伙,名叫“加拿大一枝黄花”,我随手拔了两棵,一拔,大吃一惊。看起来无害的东西,竟然长着粗壮结实的根系。长长的一条根,在地底下横着向前疯长。
(4)这片表面繁荣的土地,的确已经死了。我在泥土中发现了水稻、麦子、玉米、大豆的根,一些正在腐烂,一些依然坚硬。在“一枝黄花”到来之前,它的地力已经耗尽。“一枝黄花”给了它致命一击。
(5)这片不大的荒芜的地块,它不被任何人在意,却是我的全部。它可以睡着,却不能死去。土地的死亡,是所有事件里最为可怕的。土地是一切生命的开始。即便是最小的一块土地,里面也包含着一种神秘而巨大的力量。
(6)第二天一早,我开始拔除“一枝黄花”。我绝望地发现,“一枝黄花”的根系,已经成了一个不可清除的网络。它在泥土之下,它在泥土之中,它和泥土纠缠为一个整体。它绑架了泥土,同时让泥土窒息。
(7)在发现可怕的“一枝黄花”之前,我就约好了东村的泥瓦匠,请他来把我门外的水泥地拆了。
(8)第二天一早,我才起床,泥瓦匠就来了。他骑着电动车,他的儿子骑着三轮电动车。
(9)泥土一垄一垄地被犁开。已经开花的荠菜,能吃出酸味的酢浆草,父亲栽下的几株韭菜,还有满地的“一枝黄花”,全都被连根犁起。泥水匠的儿子拎着一只蛇皮口袋,在泥土中捡拾着“一枝黄花”的根。
(10)泥水匠的儿子是个时尚青年,头发染成了低调的黄色,穿着一件瘦身的白衬衫,一条做旧的蓝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白色的旅游鞋。我担心他的鞋被新耕的泥土弄脏,让他站到水泥地上歇一歇,我去捡。他朝我笑一笑,低头继续捡着暴露在外的那些可恶的根茎。
(11)“整天趴在电脑上。星期天,让他出来动一动。接一接地气。”泥水匠说。他的儿子在一家网游公司工作。
(12)年轻人几乎不说话。他的目光是柔和的,脸上带着笑容。父亲让他做这做那,他都去做。然而在他的神情动作中,不是顺从,而是宽容,是一种对和父亲争执的不屑。
(13)地耕完了,“一枝黄花”的根被塞了整整一袋。儿子把犁放到三轮车上开走了。泥瓦匠摇摇头:“你不要看他们年轻,从来没吃过苦,不行。耕地、砸水泥,这些重活都做不了,不如我这个老头。”
(14)泥水匠还不是老头,他属猪,才五十岁。不过头发已经花白,脸上有着许多斑点和皱纹。他的身体很壮实,也因此吧,他对以后的日子既焦躁又有信心。
(15)泥水匠说:“这么大的人不谈女朋友,工作也无所谓,什么都不在乎,每天还快快活活。”
(16)“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我说,“等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了,他们会做的。”
(17)“有意思吗?这样有意思吗?”泥水匠说,“不成家,不立业。”
(18)泥水匠在村子里有一幢三层的楼房,镇上有一个小门面房,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一套小公寓。照理说应该安居乐业了,他还是一天都不肯歇。他一直在向我打听,哪里有更多的活儿。他说他什么都能做,木工、瓦工、电焊、油漆、水电安装,都行。
(19)泥水匠不欠债,还给儿子备下了一笔结婚资金。一家人衣食无忧。他还是恐慌,总要不停地忙。问他为什么,他说不出。一天不出来挣钱,就慌得不行。他总是说:“我要赚钱啊。不赚钱怎么行?”
(20)儿子呢?儿子不问他要钱。对城里的那套房子也不怎么在意。对于这个忙忙碌碌的城市,他不觉得有多好,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他活着的一个背景。“他不接地气,活在梦里。”泥瓦匠说,“长多大他都不会过日子。”
(21)花了三天时间,泥水匠帮我把院子里的田地全都平整好。活儿干完之后,他光着脚在地里走了几圈。他说脚踩在泥土上舒服,走一走,接一接地气。
(22)泥水匠走了。我脱掉鞋袜,光着脚,在这新翻的泥土上来回走着。水边的青草散着春日的清香,一群鸟儿欢鸣着,从岸边枫杨树的顶上飞过去。夕阳把刚刚长出新叶的枫杨的树影,投在这褐色的土地上。土地也是新的。吹在脸上的风带着泥土的气息。三十多年了,离开家乡之后,我就没有这样踩在泥土上。这是真正的土地的感觉,新鲜、湿润、温暖,像刚刚劳动过的母亲的手。
(23)我不打算在这块土地上栽种任何作物。它应该休息了。泥瓦匠答应给我送来几袋草木灰,还要送我一盆蚯蚓。“有蚯蚓的地,才是活土。”他也承认这块地已经奄奄一息。他说,活土才长庄稼。可是,土地并不是只用来长庄稼的。土地并不总是深邃沉默,任人摆布。它会说话唱歌,也会悲伤哭泣。只是我们不知道。
(24)我赤着脚,站在新翻的土地的中央,四周安安静静。我的脚陷在泥土里。松软的泥土紧紧握着我,握着我的脚跟、脚心和每一只脚趾。我像是从大地上长出来的一株野蔷薇,一棵桂花或者河岸上的那棵枫杨。在泥土中,我开始变得安静。在我的心真正变得安静的时候,大地将开口和我说话。它要比我们自己,更知道人类的命运。它知道一切生活于其上的生物的命运。
(选自2021.3.23《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4.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 文章用了大量笔墨写泥瓦匠和儿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 本文结尾颇有特色,请赏析其妙处。
7. 结合全文,探究作者对土地的复杂情感。
【答案】4. 10.①通过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的描写,抒发了“我”在新翻的泥土上走动时的惬意,放松的心情。②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鸟儿欢鸣飞过的动景与青草、树影等静景结合,共同展现了一幅清新温暖的自然图景。表达了作者踏在泥土上的喜悦之情。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踩在泥土上的感觉比作刚刚劳动过的母亲的手,形象地捐绘了翻新的泥土的新鲜、湿润、温暖,表达了作者对土地和家乡的依恋之情。
5. ①通过泥水匠写土地上的老一辈和年轻一辈的生活现状,丰富了文章的内容。②写泥水匠的儿子对土地的情感衬托了“我”和“泥瓦匠”对土地的情感,使文章更有张力和意蕴③写泥瓦匠对土地的熟稔和怀恋,引出后文“我”学泥瓦匠在土地上来回走动以及对土地的思考。
6. ①照应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有一种回环之美。②以踩泥土、“我”似是一朵花一棵树的画面结束全文,引发读者想象与思考。③深化主题,表现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抒发作者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7. ①对糟蹋土地,导致土地地力耗尽行为的痛惜。②对土地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敬意。③对土地、故乡以及亲人的眷恋。④对土地以及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命运的隐忧。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本大题共6小题 ,选择每小题3分,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乙)
为学者日益,问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节选自帛书《老子》)
(丙)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循,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辞让之心 辞让:谦逊推让
B. 自贼者也 贼:伤害
C. 为学者日益 益:好处
D. 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 属:聚集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为而无以为 人而不仁
B.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人之有是四端也
C. 而其钓莫钓 其皆出于此乎
D. 不足以取天下 作《师说》以贻之
10. 下列选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文王观于臧
A. 止,吾止也 B.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D. 其坚不能自举也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B.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C.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D. 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B. 乙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句中的“无为”,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思想”,即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C. 当周文王问臧地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颁布实施的法令到晚上就停止了,最终也没再听人说起过。
D. 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
【答案】8. C 9. D 10. B 11. D 12. C
13. (1)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入江河)。
(2)托付你的国事给臧地老者,百姓就差不多生活安定了!
(二)(本大题共2小题 ,共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玉楼春
李煜①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萧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②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眼儿媚③
赵佶
玉京④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幕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注】①李煜,南唐后主,原名李从嘉,中主李璟第六子,国灭后为宋所俘,这是南唐全盛时期所写的作品。②霓裳:《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代著名清雅大曲。③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赵佶与其子宋钦宗赵桓,史称“靖康之难”,这首词写于被虏之后。④玉京:北宋的都城汴京,与下阕的“花城”意思相同。
14. 从体裁来看,《玉楼春》属于________;就内容而言,《眼儿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集中表现了封建统治者耽于享乐、骄奢淫逸的生活。
15. 这两首帝王之作呈现出来的整体风貌差异较大,请从手法和情感方面试作赏析。
【答案】14. ①. 词 ②. 朝喧弦管 ③. 暮列笙琶
15. 李煜词:①运用细节描写,调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种感官,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意兴盎然;②运用夸张手法,以明肌胜雪表现姬妾宫女们的美貌与气质,以笙箫吹断水云极写当时歌舞场面的热闹。③作品通过一个个宏大、热闹、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宫廷宴饮的愉悦与畅意。赵佶词:①今昔对比。当年的汴京城十分繁华,如今已萧索不堪;当年自己坐拥天下,江山万里,歌舞升平,如今沦为了阶下之因,身处异域,对景伤怀。②虚实结合。虚景:想象中的汴京已萧索不堪,归梦也被胡沙阻隔。实景:梦醒后家山无觅,耳畔听到边塞笛音,倍添乡愁。③本词抚今追昔,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恋,对国家破亡的感伤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情感复杂而深切,读来令人动容。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阅读下面《大学之道》《老子》选文,回答问题。
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之道》)
②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
16. 请分别简要概括《大学之道》和《老子》对“人”的要求。
17. 结合文段①,谈谈你对“身修”与“天下平”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答案】16. 《大学之道》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子》对人的要求是抛弃知识、仁义、贪欲等,无欲无求,恢复自然无为的本性。
17. 提高个人修养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 ,其中第18、20小题各2分,第19、21小题各3分,共18分)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几千年来牛与人类相伴相随,它们勤劳忠实、憨厚驯(xùn)良,犁田耙(bà)地,任劳任怨,其卓越品性获得世人美誉。
B. 同心筑梦共镶复兴伟业,乘(chèng)势而上开启崭(zhǎn)新征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3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C. 科技的运用不仅可以让“篷头垢面”的文物焕发光彩,更能挖掘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喑(yīn)哑的传统文化,并以别出心裁的方式让大众聆(lín)听历史。
D. 宁波是长江下游地区农业文明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人文荟萃(cuì)的历史名都,今日的宁波还是国际化商阜(bù)名城。
【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前,一档来自河南卫视春晚的歌舞节目《唐宫夜宴》“火出圈”了!节目视频播放量超20亿,微博主话题阅读量达4.9亿次,并多次登上网络热搜。这场5分钟左右的舞蹈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全过程。十四位灵动的舞蹈演员仿佛从画中走来,用婀娜秀逸的舞姿,将大唐盛世的女子形象生动再现在舞台上。【甲】人们在看过视频后禁不住这样赞叹:“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唐宫夜宴》之所以能“霸屏”多日,正是文艺创新带来的效果。【乙】它真正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既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收获了观众的“芳心”,可谓一举两得。【丙】传统文化经典回归人们的视线,无疑突显了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同时也说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该被束之高阁,而要通过创意的方式走近大众。
19.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前 B. 婀娜秀逸 C. 突显 D. 束之高阁
20.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19. C 20. B
2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进行重构的技术体系。
B. 掌握辩证思维方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正确方向、坚定必胜信念、战胜艰难险阻的强大方法论保证。
C. 瑞士BCI组织、瑞典H&M公司、美国耐克公司等西方机构和企业公然抵抗新疆棉花,试图对中国棉花种植业和纺织业进行一场全面绞杀,目前遭到了中国全国上下的集体声讨和反制。
D. “燃灯校长”张桂梅教书育人,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要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
【答案】B
22.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眼下,中国电影的发展不缺资金、技术,也不缺人才,但许多花费高成本请来豪华阵容的电影,没有取得《你好,李焕英》所得到的好成绩。有人说,①_________ 。其实不然,这种情感的珍贵和动人,人人都懂,但并不是类似题材的电影都能得到观众的肯定。说到底,光有情感还不够,②_________ ,才是俘获观众的关键。贾玲在自己的处女作中投入的不仅是情,更是真情。这份真,不只是贾玲在表演上的投入,更是她对待电影、对待创作的态度。事实证明,在艺术创作中,认真、纯真、本真的态度是根本。一部作品的创作态度无法被掩饰,观众们的眼睛永远是雪亮的,③_________ ,已无法让今天的中国观众买账。
【答案】 ①. 这是因为母女之情的主题比较讨巧 ②. 情感表达得真挚和诚恳 ③. 光有炫目的画面、靓丽的演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教育部决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把“戒尺”还给了教师。新规出台,引起了教师、家长和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热议。
23. 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12个字以内)
24. 某日,省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记者,就教育惩戒规则出台一事采访了老师、家长和学生,认真倾听了他们对此规则的看法。如果你是以上角色中的人物,你会如何评价教育惩戒规则呢?请任选一个角色进行阐述。(50个字左右)
【答案】23. 惩戒规则实施引发热议。
24. 教师:此规则出台极有必要。但实施时需以关爱学生为宗旨,科学实施教育惩戒,尺度和温度并存。
家长:充分理解、尊重并支持此规则,支持教师基于教育目的惩戒。让老师敢于依法教育学生是好事。
学生:对此规则心存敬畏。规则的出台与实施能教会学生懂得惩戒的目的、明了违规需付出代价。
四、默写(本大题共5小题 ,每空1分,共10分)
25.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十一章中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一日克己复礼 ②. 天下归仁焉 ③. 有之以为利 ④. 无之以为用 ⑤. 谁家今夜扁舟子 ⑥. 何处相思明月楼 ⑦. 天生我材必不用 ⑧.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⑨. 相顾无言 ⑩. 惟有泪千行
五、材料作文(60分)
26.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饶毅教授在北大毕业典礼致辞中说:“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格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却很值得。”确实,自尊支撑起了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和自在的生活,做一个自己尊重的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请结合以上材料,选择下列情境之一写篇文章,来表达你对“做自己尊重的人”的体验与思考。
(1)下周学校国旗下讲话主题为“做自己尊重的人”,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2)校文学社正向同学们征集以“做自己尊重的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请你写一篇文章投稿。
【注意】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做自己尊重的人
尊重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高三X班的XXX,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自己尊重的人》。
说起偶像,大家或许马上会想到自己喜欢的那些明星,大凡为青少年所喜爱的,都是些活力四射,潮气蓬勃的歌星影星。诚然,他们是时代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精神文化。但是,如果我问大家,谁是值得你尊重的人,你还会说是这些明星吗?“尊重”,一个崇高的字眼,它令我们心生重畏;值得我们尊重的人,他必然有着诸多优秀的品格,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格的尊严。
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值得我尊重的人。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屈原的轻吟浅叹,囊括了你的一生。
我始终相信,高贵的灵魂不会因岁月的剥啄而零碎破乱。一如涅磐的凤凰,身死之后才是生的永恒。亦如啼血的荆棘鸟,足以令芸芸众生黯然失色。一年,两年,十年,百年,你的灵魂依旧熠熠生辉,脱俗骇世。悲怆兮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告,长太息以掩涕,哀民生之多艰;毅然兮为破除民众愚昧迷信,不惜一怒毁神像;大义兮度尽劫波,抛弃两党恩怨,泯去恩仇,仍是兄弟;震撼兮至瞑目之时仍不忘“中国之自由平等”“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你的一生,怎一个“奇伟”了得?怎生不引人嗟叹,令人尊重!
一袭齐整的军装,一番激情亢奋的致辞。那是你吗,中山先生?多年革命未果,使你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建立自己的国民军队迫在眉睫,于是,黄埔军校应运而生。当日,眼见未来的战士,你一定十分欢欣,似乎预见了革命胜利的曙光,那可是你追求一生的崇高理想,倾注了你满腹的爱国热忱啊!在爱国思想的熏陶与军事谋略的磨砺下,从黄埔军校走出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精英领袖。
一颗巍巍爱国心,一颗于战乱中解救百姓的爱国之心,是多么令人崇重啊!
还有很多值得我尊重的人。我欲乘风归去,于混沌祸乱的旧社会体悟你“先天下之忧而忧”“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贞情怀,疾苦胸襟;于尔欺尔虞的阴暗层面感叹你两袖清风,一心为公;于兵荒马乱的噬血战场瞻仰你指点方遒,英雄本色;于白驹过隙的历史长河仰慕你瑰丽辉煌,绚烂夺目。
如今,令我尊重的人更多。有在万米高空扛起肩上的责任,创造了航空传奇的中国机长刘长健;有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的杜富国;有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的钟扬……
同学们,令我们尊重的人,或者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或者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或者面对危险舍身救人……那么,我们作为青年人,就只是尊重和歌颂吗?不!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要做自己尊重的人!从现在开始,以自己的尊重的人为榜样。磨砺品格,砥砺前行,我们要用一生去实践:做自己尊重的人!
蓦然回首,光芒中凝固了他们的身影。我相信,千百年后,历史的天空也会因我们而灿烂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演讲人:XXX
X年X月X日
2023嘉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嘉兴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docx、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期中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嘉兴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嘉兴五中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附加课外文言文及《论语选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嘉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嘉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