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220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220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220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8段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阅读题型(专项题)一(一)沙漠玫瑰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沙漠里,很难下一场雨。没有雨水,它就不能完成生命的周期。于是,它就等待,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降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它就急忙舒展自己的枝桠,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等积蓄的雨水没有了,它就又一次收缩起来,等待下一场降雨。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1.作者在第3、第4段详细描写了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请你赏析这段文字。 2.对于沙漠玫瑰的开放,为什么“我们”惊喜得大叫而邻居却无动于衷呢? 3.第8段写道:“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请问“起点”在这里含义究竟是什么? 4.请谈谈你对第8段“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这句话的理解。 (二)沙漠之花美国加州之南的棕榈泉,是一座在沙漠上凭空建造的小城。城边有个沙漠动物园,也是凭空而造的。说是动物园,其实也包括了许多植物,它们都是从世界几大沙漠中请来的客人,这片本来人烟稀少的沙漠,因有了它们而有了旺盛的人气。高大的棕榈树,或是各式各样的仙人掌,在别处也可以看见,并不新鲜,最让我惊艳的,是那些沙漠之花。在沙漠,灿烂无比的阳光,一年四季都灼热烤人。城市的花园里假使夏日晌午有这样的阳光,芙蓉花们定会变得无精打采,牡丹、芍药们也会垂着头,把脸颊尽力藏进绿色裙琚里……而这里,沙漠之花不但不避阳光,反而像牵牛花和向日葵一样,把每一片花瓣都冲向阳光,让每一簇花心里都装满加州的阳光。沙漠里的仙人掌,在这里开着红色、黄色白色和橙色的花。另一种硕大的仙人球上密密麻麻地开放着菠萝 形状的花,它们拒绝分散着开,而是手挽手肩并肩簇拥在一起。每一朵花尖上都矗立着一枚长长的刺,像是卫兵握着一柄柄剑戟。我第一次见到了茛苕。这种花叶用在欧 洲建筑中最常见的科林斯柱头的雕刻花纹里,其对称的古典之美,早在古罗马时代就已 经流行。如今,在那些仿古的西式建筑甚至家具中依然经常可以见到。茛苕名字古怪,远不如其花叶美丽,但它却属于沙漠之花中的贵族。它锯齿形的叶子,在风中摇摆,像跳着细碎的小步舞曲的精灵。它金红色细长的小花,随叶子一起摇头晃脑,像抱着古老乐器为舞者伴奏而自我陶醉的乐队。在这里所见到的花,大多是草本,也有灌木,最多的是墨西哥刺木。这种刺木才真的像马鞭,细长而柔软,温柔而多情,带着无伤大雅又有些撩人的刺。它的花朵都是顶在刺木的顶端上,像是丹顶鹤头上的那一点红。只是,那一点红花,是茸茸的,弯弯的,带一点点的尖儿,如果再大一些 ,就更像圣诞老人头顶上的那顶红帽子了。在树上开花的,有一种叫作烟树。远看,真的像是一片蒙蒙的烟雾。近看,它的枝条上没有叶子似的,大小每一枝都像海葵向四周伸出的触角,细细的,软软的,晶莹剔透的灰白色,如同蒙上一层清晨的霜。或许它的枝条就是它的叶子,它的叶子就是它的花。另一种音译为帕洛弗迪。它的花开在树的顶端,一片灰黄色,并不鲜艳,但面积很大,铺展出一片。由于枝干比烟树要高,在一片低矮的花丛中,它的花随风摇曳,像挥舞着一面单薄得几乎透明的旗子,力不从心却并不甘心地与浑黄的浩瀚沙漠进行着对话。还有好多我不知道名字的沙漠之花,我真想一一查出它们的名字,描绘出它们的样子。它们有的开着细小球状的花,有的开着细长穗状的花,有的开着扁扁耳朵样的花,有的开着软软长须样的花,有的开着雪绒花一样茸茸的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多,这样小,又这样神奇的沙漠之花。面对它们的色彩纷呈,竟然一时理屈词穷一般,找不出更合适的语言去形容。忽然想起一位作者写过的话:“只有小孩子们的心里才能想象得出来,只有他们的小手才画得出。”没错,这些花富于远离尘嚣的童真,拥有未曾经历都市化改造过的纯朴。沙漠恶劣的环境,磨炼了它们,也成就了它们。它们就像旷世的隐者,远离着我们。它们又像静心的修炼者,在沙漠中曲折跋涉了很长时间,有着相当美好的想法。它们无意争 春和走秀,也不管云起云落,只管自由自在地花开花谢。1.作者从哪几方面描绘了沙漠之花的外在特征? 2.第二段写城市花园里的花有何作用?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4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理解第10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 (三)时至今日,究竟有没有一种绝对不可破译的保密方式,能让传送的信息绝对安全可靠?量子通信,就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基本原理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通信方式。理论上,量子通信可实现无条件安全的链路数据传输,被认为是保障未来通信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手段。量子是微观物理世界中的基本单位,一个最最小的单元。量子理论主要包括量子测不准原理和量子纠缠。早在1927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就提出了量子测不准原理。在现代科学认知中,几乎任何已知事物都是可测的,但量子是个例外。以制造硬币为例,制造硬币的基本前提是测定模板,再行复制。但在量子世界,这枚“硬币”是不确定的,你根本没法测量它,量子一旦被测量,还来不及被复制,它就不是原来那个量子了。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在通信技术上,就是天然的保密通信手段。在通信中,对方的话通过座机、手机等有线、无线终端,远距离传送到你的耳朵里。如果他人要窃听你们的对话,必须完成这个对话的复制过程。如果这段通话被加密,那么必须先复制到密码,再解密为正常通话。可以说,一旦通信中的信息和密码用量子来承载,就是不可复制的。我们把想要保密传输的信息加载到一个个不可能被准确观测和复制的量子上,只要有人在途中打算窃听信息,一“碰”,它的状态就改变了,窃听者拿到的只会是一堆毫无用处的信息。量子通信另一个核心内容是隐形传输,是利用光子等基本粒子的量子纠缠原理来实现保密通信的。在量子力学里,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ou)合之后,单独搅扰其中任意一个粒子,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的性质,尽管两个粒子之间可能相隔很长一段距离,这种关联现象被称为量子纠缠。在量子通信系统中,信息的发送方和接收方共享两个存在纠缠关联的光子。当发送方将信息赋予一个光子时,接收方的纠缠光子就会几乎同时发生一致的变化,瞬间完成信息的传输,从根本上杜绝了被窃听、被截获的可能。量子通信在军事、国防、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有着重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还可用于涉及秘密数据、票据的电信、证券、保险、银行、工商等领域和部门。自1993年美国科学家贝内特明确提出量子通信的概念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将量子通信研发和应用列为优先级战略。我国在这方面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实现了超过200千米的安全信息传输,实用化安全传输距离已达到几十千米。“神”气十足的量子通信听起来让人不可思议,事实上,它已经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保障未来信息社会通信安全的关键技术,量子通信将有望走向大规模应用,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提供基础的安全服务和可靠的安全保障。1.文章认为量子通信“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的依据是什么? 2.请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所指代的内容。①如果将这一原理应用在通信技术上,就是天然的保密通信.手段。 ②我国在这方面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已经实现了超过200千米的安全信息传输。 3.为什么说“一旦通信中的信息和密码用量子来承载,就是不可复制的”?请用文中的话回答。 4.请用简略的语言概括最后三段的主要内容。 (四)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 己的能源。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前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未来,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吗?正如之前所说,木星是由液态氢构成的,本身并无坚硬的外壳。木星的这种构成与太阳构成方式十分相似,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木星不仅把自己的引力能转换成热 能,还在不断吸收太阳释放的能量,这就使它的能量越来越大,且热度越来越高,并使它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从木星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它很可能成为太阳系中与太阳相差无几的第二颗恒星。30亿年以后,太阳到了晚年,木星很可能取代太阳的地位。虽然时间还很远,但人类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是,太阳已经是一颗垂暮的恒星了,它的光辉总有一天会熄灭,而木星的自带光源,点燃了生命顽强延续下去的希望。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星的主要特征。
2.为什么说木星会渐渐取代太阳?
3.文章第1段是如何说明木星的?
4.请分析第6段画线句中“很可能”的表达效果。
答案(一)1.这两段主要写了“我”按照说明书把沙漠玫瑰放进一个大玻璃碗浸泡并仔细观察的经过。这不是简单地叙述一种观察过程,而是描述一种关注、一种关切、一种关爱。作者也经历了从期盼到惊喜的感情变化过程。2.因为我们知道它的起点不过是一团干枯的杂草,如今的绽放是经过了一场遥遥无期的等待;而邻居只是孤立地看现象,没把它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起来看。3.沙漠玫瑰泡水前只是一蓬干草。4.当沙漠玫瑰积蓄它全部的生命,只为等待一场遥遥无期的雨水的时候,然后匆匆忙忙地把生命的活力展现到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美惊天动地,带给人地老天荒的感动。(二)1.种类、色彩、形状等方面描写沙漠之花的。2.写城市花园里的花在烈日下的无精打采,与下文沙漠之花冲向阳光开放形成对比,突出沙漠之花生命力顽强。3.比喻、拟人,把“茛苕”比作“演奏的乐队”,“摇头晃脑”“自我陶醉”等词语赋予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茛苕随风摇曳的形态之美以及独有的贵族气质之美。4.沙漠之花远离尘嚣,不断磨炼自己,适应沙漠的恶劣环境,自由自在地开出令人惊艳的话,表现了对童真、顽强、乐观、执着精神品质的赞美。(三)1.依据是量子测不准原理和量子纠缠原理。2.④“这一原理”指的是量子测不准原理。②“这方面”是指将量子通信研发和应用列为优先级战略。3.我们把想要保密传输的信息加载到一个个不可能被准确观测和复制的量子上,只要有人在途中打算窃听信息,一“碰”,它的状态就改变了,窃听者拿到的只会是一堆毫无用处的信息。4.部分国家对量子通信技术的重视和研究,以及量子通信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四)1.①体积和质量大;②能犮光,有自己的能源;③由液态氢构成,无坚硬外壳;④主要通过对流形式释放能量。
2.①木星十分与太阳的构成方式十分相似;②木星释放能量的方式与太阳一样; ③木星的能量越来越大,热度越来越高
3.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形象而准确地说明了木星的体积和质量是行星中的“巨无霸”这个特点。
4.“很可能”说明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木星取代太阳的概率很大,但并不是绝对的,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专项题(课外阅读)一(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专项题课外阅读六(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一次月考专项题(课外阅读)四(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