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地球上的水循环(第0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07:地球上的水循环(第01课时)教案,共4页。
地球上的水循环
教学设计共_2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多种状态变化
认识水循环的路径
3、通过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探索,并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云、雨、雪、雾、霜是自然现象的形成及水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建立水循环的大途径并与水的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教具使用
PPT
学情分析
第__1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学到过,地球上71%的都是水,但真正可食用的水并没有那么多。
陆地、海洋和大气中都有水的存在。地面的河流不停地流向大海,却不会枯竭;天上的雨雪年年下,却总也下不完。地球上的水从来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循环运动的?
A: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认为,水循环与温度有关。
B:我认为,水循环主要还是跟水量有关。
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猜想,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探究
活动一:研究陆地水循环
根据水的三态变化规律和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结合下图分析自然界中的水在陆地和大气之间是怎样循环运动的。
首先,我们已经知道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三态分别是水蒸气、水、冰
水蒸气遇冷放热成小水滴--凝结;
水吸热成水蒸气--蒸发;
水遇冷放热成结成冰--凝固;
冰吸热融化成水--熔化;
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凝华;
冰吸热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华。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遇到的现象都属于以上六种情况里面的。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水循环是如何运动的。并用箭头和文字把我们的分析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汇报结果。
其他小组提问、补充。
展示上面的图片,供学生参考,看看同学们画的图与上图一样吗?
交流:
用科学的语言向大家描述陆地水循环的过程。
陆地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凝固成小冰晶或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通过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再蒸发再凝结、凝固或凝华,实现水的循环。
根据陆地水循环的过程,推想海洋水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把你的推想结果说给同学听。
当堂训练
下列有关气态水在地球上的数量和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数量最少,仅分布在高纬地区
数量最多,分布于高空大气层中
当堂检测
地球上的水体类型主要有( )
地表水 (2)大气水 (3)陆地水 (4)海洋水
(1)(2)(3)
(2)(3)(4)
(1)(2)(4)
(1)(3)(4)
板书设计
地球上的水循环
凝结、蒸发;
凝固、熔化;
凝华、升华。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07:地球上的水循环(第02课时)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06:雨和雪(第01课时)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05:雾和云(第01课时)教案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