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51586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群文阅读课件26张,共26页。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老子四章》《五石之瓠》教学目标理解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的主要内涵。整体把握《四章》的思想内容。理解《五石之瓠》的寓意。掌握《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的基本观点。目录作品简介《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简介《礼记》,成书于汉代,相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主要记录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作品简介《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章。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作品简介又称《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作品简介《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作品简介《墨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整体把握文本思想内容。学习活动一:分析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学习活动一“君子”内涵以仁为任,义以为质,追求正道,进德修身,文质兼修,谦逊守礼,宽恕爱人,无优无惧,安贫乐道,博学多识等。“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优,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习活动二:整体把握《四章》的思想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的主要观点。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二《四章》急于表现、贪功冒进并非符合天道之举。处事应防微杜渐,国政应无为而治。人应自知、自胜、强行,达到与道长存的境界。“空无”使事物产生真正的使用价值。学习活动二:简述《〈老子〉四章》的辩证特点学习活动二辩证特点强调了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自是”会导致“不彰”,“自伐”可以转化为“无功”。强调矛盾对立面是统一存在的,两者相互依存,不能偏废。比如“有”和“无”是矛盾的,但它们互生共存。《老子》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总是提醒人们重视那些日常被忽视的一面,比如“无”的作用。学习活动三:概括《五石之瓠》的寓意。学习活动三寓 意二、超越日常使用层面的功用和价值,如精神的、审美的,是更高层级的功用和价值。一、要善于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学习活动四:小组合作讨论,筛选《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三文的观点句。。学习活动四作业练习背诵《十二章》《大学之道》《四章》。PPT模板 http://www.1ppt.com/moban/ 谢谢观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