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琴——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
展开1、月琴的整体造型画出准确的月琴造型,并搭配合适的纹样。2、使用线描装饰物体通过点、线、面的搭配,按照物体原有有纹路进行装饰。
1.白色卡纸 2.勾线笔 3.马克笔 4.双面胶 5.牛皮纸 6.金色油漆笔
月琴,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音箱呈满圆形,琴脖短小。全长62、音箱直径36.3厘米。琴颈和音箱边框用红木、紫檀木制,边框用六块规格一致的木板胶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制。箱内置两道音梁,支两个音柱。四轴,四弦,每两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颈和面板上设八或九个品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琴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比如,月琴传到了台湾以后,形状有了一些小变化。台湾月琴的颈较长,音箱为木制圆形,偶有6角形或8角形。早期用蚕丝弦,现常用尼龙弦,颇流行使用钓线。是台湾歌仔戏、歌仔说唱。闽南的歌仔戏(芗剧)和歌仔(当地称锦歌,民谣的总称)说唱亦使用台湾月琴。
小朋友们见过哪些脸谱呢?
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月琴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月琴是什么样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小朋友们想一想月琴可以怎么装饰?
请小朋友们画出好看的月琴吧。
琴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前87年),中国人已经创造发明了阮,但当时这种以“弹”和“挑”为主要演奏手法的乐器,都笼统地称为琵琶。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所载,阮是当时乐工参照琴、筝、筑、卧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是:“中虚外实,天地象也;盘圆柄直,阴阳叙也;柱十有二,配律吕也;四弦。” 从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可知,当时的阮长三尺五寸。汉时称秦琵琶,它通过“丝绸之路”向西域传播,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均能见到它的造型。
1、画出月琴器形,用马克笔上色。
2、在月琴上填充装饰,然后制作背景。
3、将月琴粘贴到背景上。
布老虎——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 这是一份布老虎——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准备,绘画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荷包——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 这是一份荷包——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准备,绘画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锦衣——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 这是一份锦衣——小学课后服务美术社团活动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准备,绘画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