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试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79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试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979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四单元试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试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word版含答案),共4页。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狭隘(yì) 帐蓬 慷慨(kǎi) 犹豫不决 B.坍蹋(tān) 溜达 琢磨(zuò) 麻木不人C.抽噎(yē) 恍惚 热忱(chén) 刨根问底 D.附和(hé) 废墟 晕眩(xuàn) 沾轻怕重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B. 小明平时沉默寡言,这一番独到的见解令人刮目相看。C.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D.纪录片《超级工程》中的工匠们,无不对技术精益求精,其精神深深感动了观众。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使我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B.为建造中国天眼,完成强国梦想,南怀仁一直潜心研究。C.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会有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D.能否在公共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熟知。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⑤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A. ⑤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⑤③ C.⑤③②④① D.①⑤③④②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A.这两株苍老粗壮的榆树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守望着错落散居的山里人家。B.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C.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或色彩相杂,或远近相映,或虚实相生。D.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6~7题。(6分)咏山泉 【唐】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B.尾联写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不论怎样,这股泉水年复一年依旧是那么清澈。C.颔联从反面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从正面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D.全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托物言志,借咏山泉明诗人心志,趣远情深。 7.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李是吾家果,花亦吾家花,当以私爱嬖 = 1 \* GB3 ①之,然不敢也。唐有天下,此树未闻得封。天子未尝私庇,况庶人乎?以公道论之可已。与桃齐名,同作花中领袖,然而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也。“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娇!”自有此花以来,未闻稍易其色,始终一操,涅②而不淄 = 3 \* GB3 ③,是诚吾家物也。至有稍变其色,冒为一宗,而此类不收,仍加一字以示别者,则郁李是也。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虽枯而子仍不细,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注释】①嬖(bì):宠幸。②涅(niè)染黑。 = 3 \* GB3 ③淄:古同“淄”,黑色。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乎( ) (2)易( ) (3)吾( )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1)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娇!(2)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10.“李花”有什么品质值得李渔“以著述永年而已矣”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病分析。(3分)(三)默写。(6分) 1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每空1分)(1)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4)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5)《诫子书》中与“志当存高远”表达意思相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毕淑敏 = 1 \* GB3 ①老师出了题目——写下“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着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万物好似缩微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平铺直叙摆在那里,等待你亲手挑选。货筐是那样小而致密,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 = 2 \* GB3 ②于是洁白的纸上,记下了我生命申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水、阳光、空气、鲜花和笔(未按笔画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 3 \* GB3 ③接下来,老师说,好吧,每个人在你写下的五样当中,剔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只剩四样。 = 4 \* GB3 ④权衡之后,我在五样中的“鲜花”一栏旁边,打了一个小小的“×”,表示在无奈的选择当中,将最先放弃清丽芬芳的它。 = 5 \* GB3 ⑤老师走过来看到了,说,不能只是在一旁做个小记号,放弃就意味着彻底的割舍。你必须得用笔把它全部涂掉。 = 6 \* GB3 ⑥依法办了,将笔尖重重刺下。当鲜花被墨笔腰斩的那刻,顿觉西周惨失颜色,犹如二十世纪初叶黑白的无声影片。我拢拢头发咬咬牙,对自己说,与剩下的四样相比,带有奢侈和浪漫情调的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舍就舍了吧。 = 7 \* GB3 ⑦请在剩下的四类当中,再剔去一种,仅剩三样。老师的声音很平和,却不容商榷。 = 8 \* GB3 ⑧我面对自己的纸,犯了难。阳光、水、空气和笔,删掉哪样是好?思忖片刻,提笔把“水”划去了。从医学知识上讲,没有了空气,人只能苟延残喘几分钟;没有了水,在若干小时内尚可坚持。两害相权取其轻吧。 = 9 \* GB3 ⑨老师说,继续划去一样,只剩两样。 = 10 \* GB3 ⑩这时教室内变得寂静,好似荒凉的坟墓。每个人都在冥思苦想举棋不定。我已顾不得探查他人的答案,面对着自己人生的白纸,愁肠百结。笔、阳光、空气,何去何从?闭起眼睛一跺脚,我把“空气”划去了。 ⑪好了,现在再划去一样,只剩下最后一样。老师的音调很温和,但执著坚定,充满决绝。对已是万般无奈的我们,此语一出,不亚于惊雷。 ⑫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 ⑬笔和阳光。它们在纸上势不两立地注视着我。陷我于深重的两难。偌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斑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固守的字——笔。 ⑭感谢这充满痛苦的抉择,它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 就是我手中的这支笔啊。 ⑮我细心地收起这张白纸,一如珍藏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菜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12.面对“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首先舍弃“鲜花”的理由是 ;“我”最终保留“笔”,是因为它 。(用原文答)(4分)13. 第(⑫段“教室内已经有轻轻的哭泣声”,请揣摩当时哭泣同学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把这种心理活动描述出来。(30字左右)(2分)14. 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语言中,任选2方面进行分析。)(4分)15. 亲爱的同学,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将面临许多艰难的抉择。就现在而言,你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不得借用文章内容)(3分) 四、名著阅读(10分)16.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从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书塾和新学堂是怎样的等内容展现当时社会。B.《藤野先生》的“讲义事件”和“幻灯事件”,揭露日本“爱国青年”丑恶面目,写出“弃医从文”的动因。C.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是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空。D.《西游记》前九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17.在《西游记》中,“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等是孙悟空的名号,请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解说名号缘由。(2分) 18.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重重磨难,构成一系列惊险曲折的故事。请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不少于100字。(6分)写作(40分)失败不怕,因为征途不止;无知不怕,因为受教不止;空白不怕,因为描摹不止。人生道路,只要你前行,只要你思考,只要你坚韧,就能到达彼岸。请以“我不怕,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参 考 答 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5分)1.C 2. A 3.B 4.C 5.D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6~7题。(共6分)6.C(颔联从正面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从反面转写山泉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7.本诗表达的是追求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也表现出隐退山林之意。(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10分)8.(1)反问语气,译为呢 (2)改变 (3)我 9.(1)国家没有道义,到死都不改变(操守),(这是)真正的强硬啊!(2)像仙境中的李树一样盘根错节,就可以同有灵性的椿树的寿命相比。10.坚持操守、贡献长久、淡泊名利、自立自尊。“李色不可变,始终一操”可以表现出坚持操守,“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可以表现出贡献长久,“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可以表现出淡泊名利、独立自尊。(共3分)【参考译文】李子是我本家的果子,李花也是我本家的花,本应当对它有所偏爱,但是我不敢。李唐王朝拥有天下时,都没听说这种树得到什么封号。连天子都没有私下庇护它,何况我这样的老百姓呢?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评论它就可以了。李花和桃花齐名,都是花中的领袖,但是桃花的颜色可以变化,李花的颜色却不可以改变。“国家治理得好,不改变困顿时的节操,这是真正的强硬;国家治理不好,到死也不改变节操,这也是真正的强硬。”自从有这种花以来,就没听说花的颜色有一点改变,始终如一,严守节操,受到污染也不会变黑,这真是我们李家的成员啊!至于颜色稍有一点变化,冒充是同一宗族,却没被这一家族接受,就给它加上一个字以示区别的,就是郁李。李树比桃树更能耐久,年过三十才开始变老,即使老得树枝枯萎了,果实仍然很丰满。这是因为它得天独厚,又能够甘于淡泊,没有用姿色取媚于人。像仙境中的李树一样盘根错节,就可以同有灵性的椿树的寿命相比了。我想继承它的品质却做不到,只有通过写文章来使这些品质得以长久流传下去了。(三)默写。(6分) 。11.秋风萧瑟;江春入旧年;思而不学则殆;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 (鲜花)在重要性上终究逊了一筹;是我生命中的真爱(4分,每点2分。)13.答案符合人物当时的心境即可。例:前三次的抉择,已让我痛苦万分;现在还要舍弃一样,实在是惨无人道,让人无法忍受,无法抉择。(2分)14.内容上:突出抉择的正确、慎重、庄严,是感情的升华;表达自己愿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实践、奋斗的坚定信念和勇气,是主题的深化。语言上:用比喻描写“我”经过抉择以后的心情,生动形象感人。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4分) 15.开放性题目。答案的内容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语言准确通顺。(3分)四、名著阅读(10分)16.D(前七回)(2分)17. = 1 \* GB3 ①孙行者:唐僧因为要去西天取经,路途遥远,收服孙悟空后对悟空道:“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吗?”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 = 2 \* GB3 ②弼马温:孙悟空曾在天宫任过“弼马温”一职(就是一马夫,负责看天马,喂天马),在取经途中,悟空因此曾被八戒和妖精多次取笑过。 = 3 \* GB3 ③齐天大圣: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其实是个养马的差使,就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选择任何一个,2分)18.可选择故事:大战红孩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例: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白骨精为吃唐僧肉,先后变为村姑和老妪,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变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利用唐僧心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加上八戒进谗言。唐僧赶走孙悟空。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侥幸逃出,跑到花果山请孙悟空救师父。孙悟空得知师父遭难,毅然与八戒离开花果山,智斗妖精,救出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西行的道路。(故事名1分,情节5分。)五、写作(40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按相应等级酌情给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