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测评试题鲁教版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90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测评试题鲁教版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90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测评试题鲁教版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90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_2023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测评试题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右图所示,尽管被水淹的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2题。
1.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2.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年9月13日,一场暴雨致使杭州交通瘫痪,城市内涝严重。网友纷纷晒出“杭州看海”图并无奈地调侃:“爱江南,就来杭州看海。”读图,完成3~4题。
杭州街道
3.杭州此次暴雨最可能的成因是( )
A.“梅雨”期长,降水量大
B.地形起伏,地形雨较多
C.强对流天气,降水强度大
D.高压控制,降水时间长
4.杭州形成“看海”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建设导致湿地大量消失 B.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落后
C.城市应对暴雨的预警措施不力 D.市民意识淡薄,自救能力较低
下图是某年11月11日20时至11月12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时段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最高的地区是( )
A.桂东 B.粤西 C.琼东 D.湘南
6.该时段图示地区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天气可能是( )
A.强降水天气 B.大风天气 C.干旱少雨天气 D.低温天气
当地时间2019年9月26日,印度尼西亚马鲁古岛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20人死亡。结合本次地震及其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示意图,完成7~9题。
7.将下列次生灾害填入图中空格处,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滑坡 B.泥石流
C.海啸 D.火山喷发
8.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
A.地处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9.根据图示信息,不会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B.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诱发性
C.地质灾害具有分布的广泛性 D.地质灾害具有极大的伤亡性
2019年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降暴雨,强降雨致甘洛县部分区域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交通、通信、电力中断。为了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很有必要,这样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0~12题。
10.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⑥
11.当洪水来临时,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 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低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12.下列洪水互救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去救人
某年1月20日,中国南方开始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南方部分地区低温低于历史同期极值纪录。读寒潮灾害链图,完成13~14题。
13.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14.图中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生物冻害 ④低温 B.①雪灾 ②大气污染 ③低温 ④生物冻害
C.①大气污染 ②雪灾 ③生物冻害 ④低温 D.①低温 ②大气污染 ③雪灾 ④生物冻害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右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地理信息系统(GIS)能为该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者提供( )
A.分析和管理车位空间信息
B.定位和跟踪车辆动态信息
C.获取司机的实时通信信息
D.整合网络支付者个人信息
16.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 )
A.减少水体污染 B.缓解交通拥堵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二、综合题(共52分)
17.(12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2)结合上图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空间分布规律。(6分)
18.(12分)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防灾、减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乙气象灾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及减轻该种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6分)
(2)图中甲气象灾害的名称是 ,发生在 季时对农作物危害最大。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而且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请简述其原因。(6分)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6—7月,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此次强降雨过程造成江西、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多个省级行政区多地受灾严重。
材料二 不同灾害自救的方式。
(1)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个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具体内容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六种遇到灾害时的自救方法,不正确的有哪几种?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3)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哪些?(4分)
20.(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泥石流是指大量大小混杂的松散固体物质和水的混合物,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快速运动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生地区。
材料二 右图为泥石流示意图。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由于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8分)
答案:
第四单元测评
1~2.1.B 2.C 第1题,该县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被水淹的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下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第2题,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这些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3~4.3.C 4.B 第3题,9月杭州已经进入夏末,“梅雨”期早已经过去,且这是“一场暴雨”,符合强度大的对流雨的特征。高压控制,降水应该是很少的。第4题,湿地的存在并不能完全消除暴雨造成的城市积水,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积水上涨的速度;导致杭州城市积水的根本原因是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落后,排水能力满足不了降水形成径流的需求;城市应对暴雨的预警措施和市民应对暴雨的意识,只能影响积水造成的损失,不能改变积水的现状。
5~6.5.A 6.A 第5题,据图可以看出风险最高的地区在桂东,故选A。第6题,大气降水,尤其是强降水天气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原因,大风、低温天气不会引发地质灾害,排除B、D;干旱少雨更不能引起地质灾害,排除C。故本题选A。
7~9.7.D 8.B 9.C 第7题,一般火山喷发会引起地震,而地震不会引发火山喷发。第8题,马鲁古岛属于马来群岛,该地地壳不稳定,常有火山活动和地震现象。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该地区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第9题,通过图中的“箭头”信息,可以直接得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诱发性;根据文字信息“经济损失、人畜伤亡、疫病流行”,可以得出地质灾害伤亡大;而分布的广泛性,无法由图中信息直接得出。
10~12.10.B 11.C 12.D 第10题,钢制家具易沉入水中,不适宜防洪。第11题,应对洪水灾害,不同情况下按轻重缓急有不同的方法、步骤。当洪水来临时,没有转移出去的人,应采取应急措施向高处转移;当洪水猛涨时,可先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当发生险情时,要及时报告。第12题,对落水人员应及时救助。
13~14.13.A 14.B 第13题,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第14题,注意灾害之间的联系:农牧区雪灾与①雪灾有关;沙尘暴会造成②大气污染;③低温会造成④生物冻害。
15~16.15.A 16.B 第15题,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智能化地理分析技术,该技术对城市停车位置的数字化分析,可以动态地及时获取最近停车位的车位信息,方便停车。第16题,智能化的停车系统,有利于车主尽快找到停车位,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节省时间,减少能源消耗。
17.解析: 第(1)题,我国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应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雨涝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答案: (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是造成我国多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夏季风活动异常,雨带停留时间偏长,形成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活动产生的暴雨也是东南沿海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围湖造田等。
(2)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18.解析: 甲自然灾害从陆地向海洋移动,乙自然灾害从海洋向陆地移动,分析可知甲为寒潮,乙为台风。台风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大风、暴雨等方面,减轻其危害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和预报。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春、秋季时危害最大。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由于地势高,受寒潮影响小。受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作用影响,我国的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小。
答案: (1)乙气象灾害是台风。台风造成的主要危害有大风、暴雨等。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2)寒潮 春、秋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受寒潮影响较小。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19.解析: 第(1)题,防洪准备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注汛期天气预报;二是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三是准备逃生物资。第(2)题,发生泥石流、水灾时应往高处逃。山崩、地震时要快速寻找安全的空间,蜷曲身体、降低重心,保护好头部,防止被砸伤。当火灾发生时浓烟上升,贴近地面可获得氧气,也能防止把浓烟吸入体内。第(3)题,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
答案: (1)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③准备逃生物资。
(2)①⑤。原因分别为: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会被淹没,应向泥石流沟谷两侧的山坡上方逃离;屋梁在地震中易倒塌。
(3)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等。
20.解析: 第(1)题,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物质基础、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第(2)题,本地区地质灾害密集,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工程以应对地震的频发,同时应该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施工。
答案: (1)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断层发育,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植被破坏严重等。
(2)大型工程建设要加固,要有防震结构;尽量不要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段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