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授课ppt课件
展开1、等高线地形图(表示地面高低起伏)2、分层设色地形图(形象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3、地形剖面图(直观的表示地面高低起伏)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坡的陡缓。
AB山坡与CD山坡哪个陡?
试一试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如何用等高线来判断地形部位?
数值内高外低,呈闭合状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形部位。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的,方法是先绘好等高线,然后在不同的等高线上着上不同的颜色,一般是: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200-500米用浅绿色, 500-1000米浅黄色,1000米以上用黄褐色,而且高度越大,颜色越深,5000米以上终年积雪,用白色。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原、 丘陵和山地褐色代表高山白色代表雪线以上
按地表的特征,一般把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五大类。
坡陡谷深相对高度100米以下,坡度和缓广阔平坦起伏和缓四周高,中间低,形如盆状
表示地面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3页。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海平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什么是等高线,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等高线的绘制,坡度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动手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授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来表示,相对高度,什么是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活动绘制地形剖面图,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