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统编版7.2* 归园田居(其一)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7.2* 归园田居(其一)示范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陶渊明,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的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的字词,疏通文意。2、 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3、 简单了解诗歌的艺术风格。
陶渊明:一名潜 ,字元亮 。东晋最杰出的诗人、文学家
“田园诗人” 隐逸诗人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一、作者简介(结合导学案)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唐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语文基础知识手册》225页
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适得府君书适与地平适彼乐土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古意)依恋,不愿离开(今意)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四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归园田居” 题眼是哪个字?
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疏通课文。
“归园田居” 题眼是哪个字?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尘网”、“樊笼”)
1)性本爱丘山。2)守拙归园田。3)久在樊笼里。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情感)
明确:1.“羁鸟”是关在笼中的鸟; “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2.特点: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3.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思考: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3.归向何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自己的居所,空旷而简陋,无拘无束。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榆柳覆郁,桃李飘香,集色彩与味道于一体。这是诗人为之陶醉的乡村逍遥所在。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炊烟袅袅,弥漫飘渺,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远景)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农村特有的几声,让宁静的乡村更显迷蒙与幽静,以动写静,使人耳听其声而忘情,目睹其形而忘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这种美呢?
看似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 “十余”、“ 八九”,一般来说,计数不确是乡里人的一种习惯,特殊的说,不也正表现出诗人辞官以后那心境的散适、淡泊。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简笔勾勒(白描)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却有榆柳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李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 从近景转到远景,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远近结合
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没有忘记这一点,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静景有机结合,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 ——动静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 ——视听结合
恬淡舒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简朴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恬静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
思考: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 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心情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官场生活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1、选择一两句你最喜欢的诗句。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把它改写成散文的语句。3、并加以简要赏析,说说美在哪里,为什么如此之美。
散文 :草屋前后,榆柳在和风中摇动枝条,自得其乐;桃李在艳阳下自由开放,轻松自如。榆柳和桃李,灰色、翠绿,夹有粉红与雪白,相映成趣,姗姗可爱。赏析:“榆柳”“桃李”,为田园画面增添色彩;配上“荫”“罗”两个动词,顿觉“榆柳”“桃李”情意绵绵,别有深致。显得清新喜人 ,恬静幽美。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无论世界有多么喧嚣,多么物欲横流,我们都应该有一间自己的小屋,放置一切欲望;也应该有一座精神的后花园,在疲惫与悲伤中,推开后门,去看清风明月,行云流水。这园子栽的是智慧树,流的是忘忧泉,开的是自在花,搭的是逍遥桥…… 哪怕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狭小,越来越平庸,请别让精神后花园枯萎;哪怕我们四面楚歌,也别忘了保持自己的尊贵而骄傲的呼吸! 在这座精神后花园中,我们体验阳光,体验幸福,体验纯净,体验温馨,体验柔情,体验思念、体验关切和感动,体验一切一切的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诗的诗眼,试用原文回答,归向何处,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田园诗,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而归,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7.2* 归园田居(其一)图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