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展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微粒.其中2.5μm相当于( )
A.2.5×10﹣3mm B.2.5×10﹣6km C.2.5×10﹣1nm D.2.5×10﹣9m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4.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音阶与活塞在管中的位置相对应的序号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5.下列估侧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dm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
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
C.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8.如图,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9.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10.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11.一位护士用体温计给一个发烧病人测了温度,温度计示数是39.7℃,之后粗心的护士直接用这个温度计给一个体温大概是38℃病人测量体温,则她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8℃ B.39.7℃ C.76.7℃ D.无法读数
1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 )
A.会减小 B.不变 C.会增大 D.都有可能
13.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
A.日食 B.山的倒影
C.水中筷子“弯折” D.小孔成像
1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15.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二、填空题(本题有四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 (选填“乙”或“丙”)车静止;甲车的运动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记录的时间为 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m.
17.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吸收/放出)热量.
18.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 (选填“快”或“慢”).
19.晚上,小李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如图所示,若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平面镜,人从正面观看,可观察到平面镜较 ,白纸较 .(填“暗”或“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两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0.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的熔点是 ,熔化了 分钟.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1.小亮用图中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 度.
(2)将纸板B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在B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度.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2.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听到“咣当”响声.小华共数出81次车身振动时,所用时间是40s.若每节铁轨长12.5m,求:
(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
(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016-2017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微粒.其中2.5μm相当于( )
A.2.5×10﹣3mm B.2.5×10﹣6km C.2.5×10﹣1nm D.2.5×10﹣9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解答】解:
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9km=2.5×10﹣6m=2.5×10﹣3mm=2.5×103nm.
故选A.
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吸收声音可以达到减噪声目的;因此具有多孔性材料,它能够吸收声波,在吸音材料的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
【解答】解:大雪蓬松且多孔,声波进入后在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而将声音的能量消耗掉,因此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故选A.
3.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左车)乙(右车)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 1、向右运动; 2、静止;3、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综上分析可知,只有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音阶与活塞在管中的位置相对应的序号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用嘴向容器内吹气发声,容器内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解:当用嘴向容器内吹气时,容器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dou(1)”、“ruai(2)”、“mi(3)”三个音阶对应的容器分别是:乙、丙、甲.
故选B.
5.下列估侧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dm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
【考点】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冰箱中冷藏室的温度高于0℃,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情况下,健康成年人的腋下温度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实际;
C、一只新铅笔的长度为17.5cm=1.75dm,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次数在20次左右,所以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6.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音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的;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振幅决定的,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A、心脏的振幅是不变,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的振幅,不能改变心脏的响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心脏的频率是不变的,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的频率,不能改变心脏的音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心脏的材料和结构是不变,材料和结构影响声音的音色,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的结构和材料,不能改变心脏的音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使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减少了声音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B.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
C.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考点】声速;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1)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2)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米/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故A错误.
B、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B错误.
C、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调节音量按钮会改变声音的强弱,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C.
8.如图,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
【解答】解:甲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乙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甲和丙.
故选D.
9.在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
A.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B.夏天阴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潮湿,这是液化现象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D.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熔化现象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分析】(1)物质由固态吸热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干冰与樟脑丸都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都发生了升华现象;
(2)物质由气态遇冷放热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石头湿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导致的;
(3)物质由气态放热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电冰箱里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根据以上知识答题.
【解答】解:A、“云雾”实际上就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阴凉的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衣柜中的樟脑丸,由固态吸热变为气态从而使樟脑丸变小,这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10.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考点】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分析】(1)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凝固点不同;气压增大,凝固点降低;有杂质掺入凝固点降低.
(2)液体的沸点跟液体的种类、气压、杂质有关.种类不同沸点不同;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有杂质掺入沸点升高.
【解答】解:防冻液中掺入了专门的物质,使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D.
11.一位护士用体温计给一个发烧病人测了温度,温度计示数是39.7℃,之后粗心的护士直接用这个温度计给一个体温大概是38℃病人测量体温,则她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
A.38℃ B.39.7℃ C.76.7℃ D.无法读数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分析】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解: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
没有甩的体温计原来的读数是39.7℃,直接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
若病人的体温高于39.7℃,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准确的;
此时病人的体温是38℃,不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7℃.
故选B.
12.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 )
A.会减小 B.不变 C.会增大 D.都有可能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分析】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真空中的速度.
【解答】解:光在越稀疏的介质中传播越快,在真空中最快,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在空气里的;所以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
故选A.
13.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
A.日食 B.山的倒影
C.水中筷子“弯折” D.小孔成像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A、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日食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与题意不符;
B、平静湖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
D、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14.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耳有故障
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
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
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波声,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解答】解:蝴蝶在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故选D.
15.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1)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便会在物体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即是影子.
(2)人由远而近经过路灯时,人的身高和路灯的高度都是不变的,但因为人和光线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所以影子的长度也会发生变化.
【解答】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
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
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
故选 D.
二、填空题(本题有四小题,每空1分,共8分)
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 乙 (选填“乙”或“丙”)车静止;甲车的运动时间如图(c)所示,则秒表记录的时间为 156 s,甲车通过的路程为 624 m.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间的测量;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可知甲车的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情况,由速度公式可求得两物体的速度,则可知甲、乙及甲、丙两物体的相对运动情况;
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可知所经历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得甲车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第一个图为速度﹣时间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
第二个图为距离﹣时间图象,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的速度v乙===4m/s;丙车的速度V丙===1m/s;
则甲、乙两车速度相同,若以甲车为参照物,故乙车相对于甲车静止;而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后运动;
小盘的最小分度值是1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而大盘指针指36,故示数为:2min+36s=2.6min=156s;
则甲车通过的路程s=vt=4m/s×156s=624m;
故答案为:乙;156;624.
17.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 汽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 吸收 (吸收/放出)热量.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在汽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解答】解: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挥发,即会发生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会从身上吸收热量,这样会降低身上的温度;
故答案为:汽化,吸收.
18.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 快 (选填“快”或“慢”).
【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
【分析】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解答】解: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米/秒,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经过相同的路程,光需要的时间短,声音需要的时间长,闪电先到达观察者,雷声后到达观察者,因此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故答案为:快.
19.晚上,小李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如图所示,若手电筒从侧面照射平面镜,人从正面观看,可观察到平面镜较 暗 ,白纸较 亮 .(填“暗”或“亮”)
【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
【分析】(1)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解答】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正面观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白纸发生漫反射,所以在正面看到的纸是亮的;
故答案为:暗;亮.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两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0.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 使冰受热均匀 .
(2)冰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发现冰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冰的熔点是 0℃ ,熔化了 4 分钟.
(3)若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试管中的水最终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2)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根据图象分析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结论.晶体在熔化前是固态;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混合态;熔化完后处于液态.
(3)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
【解答】解:(1)利用烧杯中的水给试管里的冰加热的目的是使冰受热均匀.
(2)由乙图知,从第3分钟到7分钟,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是晶体,熔点是0℃;从图象可以看出,在第6分钟,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混合态.冰从第3min开始熔化,第7min熔化结束,熔化过程为4min;
(3)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使冰受热均匀;(2)晶体;固液共存;0℃;4;(3)不会.
21.小亮用图中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 40 度.
(2)将纸板B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在B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3)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反射角为 0 度.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
(2)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入手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入射角,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4)若光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
【解答】解:
(1)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反射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图中反射角=入射角=40°;
(2)由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当纸板B转过一定的角度后,两块纸板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在纸板B上就无法呈现出反射光线了;
(3)让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入射角会变小,所以反射角也会变小;
(4)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三线合一,反射角=入射角=0°.
故答案为:(1)40;(2)不能;(3)变小;(4)0.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
22.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听到“咣当”响声.小华共数出81次车身振动时,所用时间是40s.若每节铁轨长12.5m,求:
(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车和铁轨接口处撞击81次,实际上是经过了84根铁轨的长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车速.
【解答】解:(1)每节铁轨长12.5m,则车在40s内行驶的距离:
s=(n﹣1)s1=(81﹣1)×12.5m=1000m,
(2)火车的速度:
v===25m/s.
答:(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是1000m;
(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2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
(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山崖返回货车时,汽车以20m/s的速度已经前行了2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
(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鸣笛时汽车与山崖距离.
【解答】解:
(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2s=4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40m+680m)=360m;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
(2)鸣笛处距山崖360m.
2017年4月23日
2023-2024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学分校物理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学分校物理九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学分校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北京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物理: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物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