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魏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魏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二历史期末参考答案docx、高二历史期末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度高二历史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东晋建立后,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局面。下列与此局面有关的是
A.曲辕犁使用范围扩大 B.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
C.政府安置南迁的流民 D.田庄经济增加政府收入
2.春秋时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据此表明天人合一思想是
A.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 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3.唐中宗若不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装置诏书的封袋改用斜封,所书“敕”字改用墨笔,称为“斜封墨敕”,即表示命令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其私下所封之官,时人称为“斜封官”,因其未经正式敕封手续而为一般人所看不起。这表明当时()
A.中书和门下的权力受制于皇权 B.中枢机构的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专制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约束力
4.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7000—5000年,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并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下列哪一文化遗址最可能是考古学家研究仰韶文化类型的对象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5.《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 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
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 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
6.《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7.唐朝许多女性的服装仿照中亚粟特人的男装款式改造而成,她们穿胡服戴胡帽,刘禹锡也有诗句描述:“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这反映出唐朝
A.诗歌以描写服饰为主 B.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 D.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8.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孙、叔孙、孟孙“三桓”各自在封邑筑城,发展势力,最终形成“公室卑,三桓强”“三分公室”“四分公室”的局面。到了春秋晚期,卿大夫采邑筑城已成了普遍的现象。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地方已摆脱周王室控制 B.卿大夫政治独立性增强
C.城市成为政治军事中心 D.城邑布局具有务实色彩
9.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收回郡国铸钱权,并在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由水衡都尉的属官,包括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钱。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权威 B.控制了地方命脉
C.统一了铸币范式 D.消除了地方割据
10.唐代的两税法“将租庸调以及户税、地税、青苗钱等合并,统一开征两税,纳税项目减少,缴纳时间集中,省去了原来的‘旬输月送’的麻烦和税吏催缴的痛苦”。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
A.大大减轻百姓税额负担 B.降低了赋税征纳的成本
C.放松了对农民人身控制 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11.战国时,魏国温城有一个人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他便吟诵《诗经》中的“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并说自己是天子之臣,不是客人,最终得以入城。材料反映出
A.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C.周代制度仍有一定影响力 D.政治生活稳定有序
12.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签署了征收十八岁以下体壮者当兵的敕书,但魏征不肯属敕。魏征只是门下省正五品的给事中,却有权阻止最高指示的下达。这主要是因为
A.中枢决策程序制度化 B.大臣操纵了朝政
C.门下省成为权力中心 D.宰相权力被削弱
13.孟子劝诚“为政者”接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给予民众以福利,使“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才能赢得天下。这表明孟子
A.开启儒家民本思想的先河 B.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C.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D.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
14.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反映了分封制
A.使亲贵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B.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C.构架了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15.有学者认为,从汉代起,先秦儒家高标入世的姿态及对世界冷静理性的思考始有缺失。这种缺失
A.导致儒家逐步脱离社会实际 B.使儒学统治地位进一步削弱
C.与儒学政治地位的变化有关 D.表明儒家亟须重建信仰理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
16.(13分)材料一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左传》
材料二 不过应该注意到,周天子当时并没有真正的统治权,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实行哪些制度促成材料三中国家形态的稳定性优于西周时期。(3分)
(3)试评价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6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秦朝统治者实行“上本除末”的政策,正式把商人及商人活动贬为末等之民和末业。秦在商鞅变法之后,国家为了加强对商人的监管,将城市商人户口进行专项登记,列入“市籍”,以区别一般编户齐民的“户籍”。秦朝多次将六国的大手工业主迁徙到边远地区。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目的在于彻底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使反抗者失去经济基础。同时又将许多私营工商业主迁徙到秦朝统治地区咸阳、巴蜀一带,允许他们继续经营手工业,也有加强秦朝经济的目的。这与摧毁六国经济势力并不矛盾。另外,商人被抑制还表现在徭役征发上。此目的也在于摧毁六国的经济势力。由于秦朝短祚,富商们只是受到暂时的压制,很快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迅速复兴。
材料二:汉武帝时,通过行政干预和经济剥夺来削弱高货、富商大贾的势力,使抑商政策达到极端:实行盐铁酒专卖,迫使大商贾退出商业活动的主要阵地,起到了压制商人的目的:改币制,也在于打击“不佐国家之急”的商人:均输、平准的实行更是以官办贩运货易排除私商,并由政府垄断物价,而征收财产税及算缗、告缗几乎使全国所有富商大贾陷于破产。同时朝廷任用商贾子弟东郭成阳、孔仅、桑弘羊等,相继“以费”入朝为官,就是利用其固有经验,从商贾发财致富的经济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以支持对外用兵。虽然国家出台了许多与民争利的措施,但到昭帝时,文学言:“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忠茗《论秦汉时期的抑商政策与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汉两朝抑商的手段。(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汉两朝实施抑商政策的目的。(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西周的封建政治以“亲亲”“尊尊”为骨髓,大宗包含小宗,而大宗为本,小宗为其枝。徐复观先生就曾经指出:有干则必有枝,在常情说,干枝本是一体,干强者枝茂,枝茂者亦可增加干之强,这是周初封建的信念,齐桓、晋文的霸业,也证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高晓荣《秦汉时期“强干弱枝”政策考论》
材料二 《唐六典》对县官职掌明确规定:“京畿及天下诸县令之职,皆掌导扬风化,抚黎氓……养鳏寡,恤孤穷,审查冤屈,躬亲狱讼,务知百姓疾苦。”……县官的职能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自隋、唐之后,各代对于县官的文化要求都作了硬性规定……(如)明代规定:“外官知州、推官、知县,由进士选。”
——鹿谞慧《中国县制沿革述略》
材料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延续了几千年,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里,虽然王朝更替,但是政治制度还是一朝一朝延续下来。这种一脉相承的延续性和在沿袭中变化发展而形成的阶段性,以及各项具体内容之间不可分割的整体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沿革,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进行的,这个核心就是皇权。秦统一全国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和强化,官僚政治制度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成为支配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一种基本形式。中国长期的封建时代虽然不断经历改朝换代但只是更换皇帝而已。究其原因,实是顽固的人治观念在作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官吏的任免、铨选、考课、奖惩等逐渐制度化,其体系之完整,规范之详密,制度之完备,均居于同时期世界的前列。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封建政治的特点。(2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朝县令的主要职责,分析隋唐以后县官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时期,因为奴隶社会的没落,社会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现为教育由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专门享有变为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空前灿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最为丰富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基础,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整个中华文明的骨架,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请你对以上材料任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六百人,少则一,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19世纪中期,美国有学者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