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设计
展开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等温线的概念,会看等温线图。
(2)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等温线图的阅读方法。
(2)学会通过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地理知识指导生活。
(2)形成运用分析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讲述气温的分布,教材以等温线图的阅读为核心展开教学内容,首先是如何读懂等温线图,教材以图文结合,说图析图的方式,解读等温线图中气温分布和变化的规律;然后是如何应用。教材设计了活动式课文,让学生练习阅读等温线图的一般方法;进而学会分析归纳气温分布的规律。
学情分析
关于等温线图阅读方法虽有一定难度,但与已学过的等高线图类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忆等高线图阅读的要领,然后分析等温线模式图,接着将学过的读图要领运用于实际等温线的阅读之中,这一步一步的迁移便于学生的掌握。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导入新课 | 复习引入 | 同学们观看世界不同地方气温分布不同对当地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发对气温分布的思考。 |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
探究新知(授新课) | 一、等温线图的阅读
| 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等温线? 幻灯片出示: 1.观察等温线图,同学们能解够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等温线模式图,B点的气温是_____;A地的气温是_____至_____,这是一个______中心;C地的气温是____至_____,这是一个______中心。 2、图中①区域等温线比较密集,温差约____℃;②区域等温线稀疏,温差约____℃。 3、如果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_____方向存在气温差异。
|
观察幻灯片出示的等温线图,分析回答问题
|
二、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 请同学们将刚学到的读图要领运用于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之中,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活动总结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 (活动1)1月份,生活在刚果的小朋友凯文梦想去南极考察,却不知道沿途要穿什么衣服,请你帮他出谋划策,并说明理由。 (活动2)7月份,生活在郑州(图中A位置)的小明给正在海上探险(图中B位置)的爸爸打电话说:“今天郑州特别热。”可爸爸却说:
| 读图分析 回答归纳
观察思考 小组合作 完成活动
| |
3.气温的垂直分布 |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也有“高处不胜寒”,这说明气温与海拔高度有什么关系? (活动3)玲玲在"九寨沟(104°E,33°N,海拔2000米以上)夏令营活动方案"中除了提示大家要携带防晒用品、雨具之外,还专门强调:切记预备稍厚外套。你觉得有必要吗?为什么? |
观察思考 小组合作 完成活动
| |
归纳总结 | 本节知识结构 | 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 思考回答 |
展示多媒体课件 | 梳理知识点 | ||
巩固练习 | 练习题 | 展示多媒体课件 | 回答问题 |
布置作业 | 拓展延伸 |
|
|
[板书设计]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共3页。
人教版八上地理 专题复习“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上地理 专题复习“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共5页。
初中地理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4.1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