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第二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第二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第二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34451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第二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ABC中,∠ACB=90°,∠A=30°,AB=1.点P是斜边AB上一点.过点P作PQ⊥AB,垂足为P,交边AC(或边CB)于点Q,设AP=x,△APQ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
A. B.
C. D.
2.如图,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处练习发球,将球从O点正上方2m的A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m)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m)满足关系式y=a(x﹣k)2+h.已知球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6m时,达到最高2.6m,球网与D点的水平距离为9m.高度为2.43m,球场的边界距O点的水平距离为18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球不会过网 B.球会过球网但不会出界
C.球会过球网并会出界 D.无法确定
3.(2017•鄂州)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CD=90°,AB=BC+AD,∠DAC=45°,E为CD上一点,且∠BAE=45°.若CD=4,则△ABE的面积为( )
A. B. C. D.
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
AB于G,连接DG,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②;③∠GDE=45°;④
DG=DE在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共有( )个
A.1个 B.2 个 C.3 个 D.4个
5.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DB=6,DH⊥AB于H,则DH=( )
A. B. C.12 D.24
6.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如图,这是根据某班40名同学一周的体育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可得到该班40名同学一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A.8,9 B.8,8.5 C.16,8.5 D.16,10.5
8.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直线a与b平行的是( )
A.∠1=∠2 B.∠2=∠3 C.∠3=∠5 D.∠3+∠4=180°
9.观察下面“品”字形中各数之间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得出a的值为( )
A.23 B.75 C.77 D.139
10.如图,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图象相交于P、Q两点,则函数y=ax2+(b-1)x+c的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所示,直线y=x+1(记为l1)与直线y=mx+n(记为l2)相交于点P(a,2),则关于x的不等式x+1≥mx+n的解集为__________.
12.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每分钟红灯亮30秒,绿灯亮25秒,黄灯亮5秒,当你抬头看信号灯时,是绿灯的概率为____.
13.如图,直线y=kx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1,a),则k=_____.
14.△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A=_ ▲ .
15.在Rt△ABC中,∠C=90°,AB=6,cosB=,则BC的长为_____.
16.为响应“书香成都”建设的号召,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人文阅读风尚,成都市某中学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在本次调查中,阅读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___小时.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草莓是云南多地盛产的一种水果,今年某水果销售店在草莓销售旺季,试销售成本为每千克20元的草莓,规定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40元,经试销发现,销售量y(千克)与销售单价x(元)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是y与x 的函数关系图象.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18.(8分)某青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给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赠送甲、乙两种树苗让其栽种.已知乙种树苗的价格比甲种树苗贵10元,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求甲、乙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各是多少元?在实际帮扶中,他们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棵,此时,甲种树苗的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乙种树苗的售价不变,如果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那么他们最多可购买多少棵乙种树苗?
19.(8分)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BCD=∠EDC=90°,BC=ED,AC=AD.求证:△ABC≌△AED;当∠B=140°时,求∠BAE的度数.
20.(8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部,分别以CD,AD为底作等腰Rt△CDE、等腰Rt△DAF,连接AE、CF,交点为O.
(1)求证:△CDF≌△ADE;
(2)若AF=1,求四边形ABCO的周长.
21.(8分)某校诗词知识竞赛培训活动中,在相同条件下对甲、乙两名学生进行了10次测验,他们的10次成绩如下(单位:分):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1)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数据:
成绩x
学生
70≤x≤74
75≤x≤79
80≤x≤84
85≤x≤89
90≤x≤94
95≤x≤100
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乙
1
1
4
2
1
1
(2)两组数据的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学生
极差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
______
83.7
______
86
13.21
乙
24
83.7
82
______
46.21
(3)若从甲、乙两人中选择一人参加知识竞赛,你会选______(填“甲”或“乙),理由为______.
22.(10分)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 = AF.
求证:BE = DF;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 = OA,连接EM、FM.判断四边形AEMF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3.(12分)某校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读书活动.“放飞梦想”读书小组协助老师随机抽取本校的部分学生,调查他们最喜爱的图书类别(图书分为文学类、艺体类、科普类、其他等四类),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结合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求被调查的学生人数;补全条形统计图;已知该校有1200名学生,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有多少人?
24.如图,点P是⊙O外一点,请你用尺规画出一条直线PA,使得其与⊙O相切于点A,(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解:当点Q在AC上时,∵∠A=30°,AP=x,∴PQ=xtan30°=,∴y=×AP×PQ=×x×=x2;
当点Q在BC上时,如下图所示:
∵AP=x,AB=1,∠A=30°,∴BP=1﹣x,∠B=60°,∴PQ=BP•tan60°=(1﹣x),∴ =AP•PQ= = ,∴该函数图象前半部分是抛物线开口向上,后半部分也为抛物线开口向下.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一定难度,解题关键是注意点Q在BC上这种情况.
2、C
【解析】
分析:(1)将点A(0,2)代入求出a的值;分别求出x=9和x=18时的函数值,再分别与2.43、0比较大小可得.
详解:根据题意,将点A(0,2)代入
得:36a+2.6=2,
解得:
∴y与x的关系式为
当x=9时,
∴球能过球网,
当x=18时,
∴球会出界.
故选C.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题,求范围的问题,可以利用临界点法求出自变量的值,根据题意确定范围.
3、D
【解析】解:如图取CD的中点F,连接BF延长BF交AD的延长线于G,作FH⊥AB于H,EK⊥AB于K.作BT⊥AD于T.∵BC∥AG,∴∠BCF=∠FDG,∵∠BFC=∠DFG,FC=DF,∴△BCF≌△GDF,∴BC=DG,BF=FG,∵AB=BC+AD,AG=AD+DG=AD+BC,∴AB=AG,∵BF=FG,∴BF⊥BG,∠ABF=∠G=∠CBF,∵FH⊥BA,FC⊥BC,∴FH=FC,易证△FBC≌△FBH,△FAH≌△FAD,∴BC=BH,AD=AB,由题意AD=DC=4,设BC=TD=BH=x,在Rt△ABT中,∵AB2=BT2+AT2,∴(x+4)2=42+(4﹣x)2,∴x=1,∴BC=BH=TD=1,AB=5,设AK=EK=y,DE=z,∵AE2=AK2+EK2=AD2+DE2,BE2=BK2+KE2=BC2+EC2,∴42+z2=y2①,(5﹣y)2+y2=12+(4﹣z)2②,由①②可得y=,∴S△ABE=×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勾股定理、二元二次方程组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4、C
【解析】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得AD=DF,∠A=∠GFD=90°,于是根据“HL”判定△ADG≌△FDG,再由GF+GB=GA+GB=12,EB=EF,△BGE为直角三角形,可通过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AG=4,BG=8,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求得∠GDE==45〫,再抓住△BEF是等腰三角形,而△GED显然不是等腰三角形,判断④是错误的.
【详解】由折叠可知,DF=DC=DA,∠DFE=∠C=90°,
∴∠DFG=∠A=90°,
∴△ADG≌△FDG,①正确;
∵正方形边长是12,
∴BE=EC=EF=6,
设AG=FG=x,则EG=x+6,BG=12﹣x,
由勾股定理得:EG2=BE2+BG2,
即:(x+6)2=62+(12﹣x)2,
解得:x=4
∴AG=GF=4,BG=8,BG=2AG,②正确;
∵△ADG≌△FDG,△DCE≌△DFE,
∴∠ADG=∠FDG,∠FDE=∠CDE
∴∠GDE==45〫.③正确;
BE=EF=6,△BEF是等腰三角形,易知△GED不是等腰三角形,④错误;
∴正确说法是①②③
故选:C
【点睛】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有一定的难度.
5、A
【解析】
解:如图,设对角线相交于点O,
∵AC=8,DB=6,∴AO=AC=×8=4,BO=BD=×6=3,
由勾股定理的,AB===5,
∵DH⊥AB,∴S菱形ABCD=AB•DH=AC•BD,
即5DH=×8×6,解得DH=.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
6、C
【解析】
解:A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C
7、A
【解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详解】
解: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即8;
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20,21两个数的平均数,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
故选A.
【点睛】
考查了中位数、众数的概念.本题为统计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8、C
【解析】
解:A.∵∠1与∠2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位角,∴∠1=∠2,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B.∵∠2与∠3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内错角,∴∠2=∠3,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C.∵∠3与∠5既不是直线a,b被任何一条直线所截的一组同位角,内错角,∴∠3=∠5,不能得到a∥b,∴符合题意,
D.∵∠3与∠4是直线a,b被c所截的一组同旁内角,∴∠3+∠4=180°,可以得到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难度不大.
9、B
【解析】
由图可知:上边的数与左边的数的和正好等于右边的数,上边的数为连续的奇数,左边的数为21,22,23,…26,由此可得a,b.
【详解】
∵上边的数为连续的奇数1,3,5,7,9,11,左边的数为21,22,23,…,∴b=26=1.
∵上边的数与左边的数的和正好等于右边的数,∴a=11+1=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观察出上边的数与左边的数的和正好等于右边的数是解题的关键.
10、A
【解析】
由一次函数y1=x与二次函数y2=ax2+bx+c图象相交于P、Q两点,得出方程ax2+(b-1)x+c=0有两个不相等的根,进而得出函数y=ax2+(b-1)x+c与x轴有两个交点,根据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函数y=ax2+(b-1)x+c的对称轴x=->0,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
点P在抛物线上,设点P(x,ax2+bx+c),又因点P在直线y=x上,
∴x=ax2+bx+c,
∴ax2+(b-1)x+c=0;
由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x与二次函数y=ax2+bx+c交于第一象限的P、Q两点,
∴方程ax2+(b-1)x+c=0有两个正实数根.
∴函数y=ax2+(b-1)x+c与x轴有两个交点,
又∵->0,a>0
∴-=-+>0
∴函数y=ax2+(b-1)x+c的对称轴x=->0,
∴A符合条件,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x≥1
【解析】
把y=2代入y=x+1,得x=1,
∴点P的坐标为(1,2),
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当x≥1时,y=x+1的函数值不小于y=mx+n相应的函数值,
因而不等式x+1≥mx+n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
12、
【解析】
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据此用绿灯亮的时间除以三种灯亮的总时间,求出抬头看信号灯时,是绿灯的概率为多少即可.
【详解】
抬头看信号灯时,是绿灯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随机事件A的概率P(A)=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2)P(必然事件)=1.(3)P(不可能事件)=2.
13、1
【解析】
解:∵直线y=kx与双曲线y=(x>0)交于点A(1,a),∴a=1,k=1.故答案为1.
14、
【解析】
在直角△ABD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然后利用正弦的定义求解.
【详解】
在直角△ABD中,BD=1,AB=2,
则AD===,
则sinA= ==.
故答案是:.
15、4
【解析】
根据锐角的余弦值等于邻边比对边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
∵∠C=90°,AB=6,
∴,
∴BC=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Rt△ABC中, , ,.
16、1
【解析】
由统计图可知共有:8+19+10+3=40人,中位数应为第20与第21个的平均数,
而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都是1(小时),则中位数是1小时.
故答案为1.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y=-2x+31,(2)20≤x≤1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点(20,300)和点(30,28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1元,结合草莓的成本价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
(1)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
解得: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x+31,
(2) ∵试销期间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也不高于每千克1元,且草莓的成本为每千克20元,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20≤x≤1.
18、(1)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2)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解析】
(1)可设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元,则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10)元,根据等量关系: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可设他们可购买y棵乙种树苗,根据不等关系: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1)设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元,则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x+10)元,
依题意有 ,
解得:x=30,
经检验,x=30是原方程的解,
x+10=30+10=40,
答: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
(2)设他们可购买y棵乙种树苗,依题意有
30×(1﹣10%)(50﹣y)+40y≤1500,
解得y≤11,
∵y为整数,
∴y最大为11,
答: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准等量关系与不等关系列出方程或不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9、(1)详见解析;(2)80°.
【分析】(1)根据∠ACD=∠ADC,∠BCD=∠EDC=90°,可得∠ACB=∠ADE,进而运用SAS即可判定全等三角形;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运用五边形内角和,即可得到∠BAE的度数.
【解析】
(1)根据∠ACD=∠ADC,∠BCD=∠EDC=90°,可得∠ACB=∠ADE,进而运用SAS即可判定全等三角形;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运用五边形内角和,即可得到∠BAE的度数.
【详解】
证明:(1)∵AC=AD,
∴∠ACD=∠ADC,
又∵∠BCD=∠EDC=90°,
∴∠ACB=∠ADE,
在△ABC和△AED中,
,
∴△ABC≌△AED(SAS);
解:(2)当∠B=140°时,∠E=140°,
又∵∠BCD=∠EDC=90°,
∴五边形ABCDE中,∠BAE=540°﹣140°×2﹣90°×2=80°.
【点睛】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0、(1)详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出△CDF≌△ADE;
(2)连接AC,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四边形周长解答即可.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AD,∠ADC=90°,
∵△CDE和△DAF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FD= AD,DE=CD,∠ADF=∠CDE=45°,
∴∠CDF=∠ADE=135°,FD=DE,
∴△CDF≌△ADE(SAS);
(2)如图,连接AC.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D=∠DAC=45°,
∵△CDF≌△ADE,
∴∠DCF=∠DAE,
∴∠OAC=∠OCA,
∴OA=OC,
∵∠DCE=45°,
∴∠ACE=90°,
∴∠OCE=∠OEC,
∴OC=OE,
∵AF=FD=1,
∴AD=AB=BC=,
∴AC=2,
∴OA+OC=OA+OE=AE= ,
∴四边形ABCO的周长AB+BC+OA+O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点在于(2)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
21、(1)0,1,4,5,0,0;(2)14,84.5,1;(3)甲,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折线统计图数字进行填表即可;
(2)根据稽查,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求得甲成绩的极差,中位数,乙成绩的极差,众数即可;
(3)可分别从平均数、方差、极差三方面进行比较.
【详解】
(1)由图可知:甲的成绩为:75,84,89,82,86,1,86,83,85,86,
∴70⩽x⩽74无,共0个;
75⩽x⩽79之间有75,共1个;
80⩽x⩽84之间有84,82,1,83,共4个;
85⩽x⩽89之间有89,86,86,85,86,共5个;
90⩽x⩽94之间和95⩽x⩽100无,共0个.
故答案为0;1;4;5;0;0;
(2)由图可知:甲的最高分为89分,最低分为75分,极差为89−75=14分;
∵甲的成绩为从低到高排列为:75,1,82,83,84,85,86,86,86,89,
∴中位数为(84+85)=84.5;
∵乙的成绩为从低到高排列为:72,76,1,1,1,83,87,89,91,96,
1出现3次,乙成绩的众数为1.
故答案为14;84.5;1;
(3)甲,理由: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方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稳定;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极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变化范围小.
或:乙,理由:在90≤x≤100的分数段中,乙的次数大于甲.(答案不唯一,理由须支撑推断结论)
故答案为:甲,两人的平均数相同且甲的方差小于乙,说明甲成绩稳定.
【点睛】
此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极差,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以及会用这些知识来评价这组数据.
22、(1)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EMF是菱形,证明见解析.
【解析】
(1)求简单的线段相等,可证线段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即证△ABE≌△ADF;
(2)由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易得∠ECO=∠FCO=45°,BC=CD;联立(1)的结论,可证得EC=CF,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证得OC(即AM)垂直平分EF;已知OA=OM,则EF、AM互相平分,再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判定四边形AEMF是菱形.
【详解】
(1)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D=90°,
在Rt△ABE和Rt△ADF中,
∵,
∴Rt△ADF≌Rt△ABE(HL)
∴BE=DF;
(2)四边形AEMF是菱形,理由为: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A=∠DCA=45°(正方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C=DC(正方形四条边相等),
∵BE=DF(已证),
∴BC-BE=DC-DF(等式的性质),
即CE=CF,
在△COE和△COF中,
,
∴△COE≌△COF(SAS),
∴OE=OF,
又OM=OA,
∴四边形AEMF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E=AF,
∴平行四边形AEMF是菱形.
23、(4)60;(4)作图见试题解析;(4)4.
【解析】
试题分析:(4)利用科普类的人数以及所占百分比,即可求出被调查的学生人数;
(4)利用(4)中所求得出喜欢艺体类的学生数进而画出图形即可;
(4)首先求出样本中喜爱文学类图书所占百分比,进而估计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数.
试题解析:(4)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4÷40%=60(人);
(4)喜欢艺体类的学生数为:60-44-44-46=8(人),
如图所示:
全校最喜爱文学类图书的学生约有:4400×=4(人).
考点:4.条形统计图;4.用样本估计总体;4.扇形统计图.
24、答案见解析
【解析】
连接OP,作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MN交OP于点K,以点K为圆心OK为半径作⊙K交⊙O于点A,A′,作直线PA,PA′,直线PA,PA′即为所求.
【详解】
解:连接OP,作线段OP的垂直平分线MN交OP于点K,以点K为圆心OK为半径作⊙K交⊙O于点A,A′,作直线PA,PA′,
直线PA,PA′即为所求.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2年重庆巴川量子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巴川量子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那曲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那曲市重点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若=1,则符合条件的m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安徽宣城古泉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安徽宣城古泉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数学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