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比一比”的现实情境,体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一步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和运用生活中的大数的比较方法。
教具的准备
教学课件、数位顺序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了泰山(出示泰山图片),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的美誉。正是因为泰山享有这么高的赞誉,所以他有点沾沾自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天下最高的山呢?于是他踏上了比一比的路途。(板书课题:比一比)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意境,让学生有强烈的代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1.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
同学们来看一看,泰山先找到了哪座山呢?(出示课件:泰山海拔约1533米,香山海拔约575米)原来是位于首都北京的香山,秋天香山的枫叶红似火,美丽极了。同学们从图片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泰山海拔约1533米,香山海拔约575米。想比泰山和香山哪座山高,就是比他们的海拔高度,也就是比1533和575哪个数大。
师:为了方便大家比较,同学们把这两个数写入数位顺序表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小声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两数哪个更大呢?(板书:1533 575)学生可能会说1533大,因为1533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所以1533大。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指名学生回答并给与鼓励)
师: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对吗?比如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吗?学生举例说明。
师:你发现比较数的大小最先应该看什么?生:看位数,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少的大。(板书:比位数)
师:1533>575,所以我们得出哪座山高呢?
生:泰山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泰山和香山两座山的高度,自己探索发现四位数大于三位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2.四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
师:现在泰山比过了香山,更加的神气了,昂首挺胸往前走,同学们看他又找到了谁?(出示课件:华山海拔约2155米)原来是以险峻著称的华山,传说中宝莲灯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就是比较1533和2155哪个数大,哪个数大,哪座山就高。让学生先将2155写入数位顺序表中。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了什么?(板书:1533 2155)
学生观察到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四位数比三位数大,可是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么比呢?(小组、同桌之间讨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学生通过比较知道看它们最前面的数字,谁的大谁就大。
师:也就是比较它们的最高位,谁的大这个数就大。那现在2比1大了,还用往下比较其他位上的数字吗?
得出结论:位数相同,先看最高位,最高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大。(板书:比最高位)
师:2155>1533,所以我们得出哪座山高呢?
生:华山高
3.两个最高位相同的四位数的比较。
师:泰山这下输给了华山,失落极了,他想去南方碰碰运气。在路上遇到了常年烟雾缭绕的黄山。(出示课件:黄山海拔约1865米)黄山知道了泰山到处比高的事情,也激起了他的胜负欲,非拉着泰山也比一比。
师:谁能说说这两座山,哪座山高,哪座山矮呢?先让学生将数写入数位顺序表中。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这一次你只比较百位呢?
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千位相同就比较百位。
师:那你是不是就不用比较千位上的数字呢?其实我们还是比较了千位的数字,不比的话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的呢。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样比较这两个数的?
学生发现从千位比起,千位相同,就比较它们的下一位。
师:如果有这样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字一样,下一位上的数字页一样,该怎么办呢?
得出结论: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一样,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板书:依次比)
师:1865>1533,所以哪座山高呢?
生:黄山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讨论中发现规律,得出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4.多个数大小的比较。
师:泰山这一路比来有输有赢,他很想知道自己在这四座山中的排名,现在我们把这四座山都请来了,你能给他们四个排排队吗?(出示四座山图片及海拔数)
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最后小组汇报。
你们真的太棒了,经过这一次比一比的旅途,泰山也明白了山外有山的道理。同学们你们知道山外有山还有下一句是什么吗?(人外有人)对,接下来我们也来小练兵,看大家掌握的如何。
三、过关练习
1.在( )里填上“>”或“<”,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074( )846 389( )982 5102( )5184
说说你比较的方法。
师:下次小练兵你们表现的可真棒,为了奖励大家我们一块儿到泰山上看一看。
2.在泰山脚下,有一块石碑写着:泰山上,松树有5304棵,桦树有867棵,杨树有7015棵,柳树有5340棵。
你能将这些树的棵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下吗?
( )>( )>( )>( )
师:看完了泰山上的树,你们想不想看看泰山上的动物。
3.山上动物统计表:
(1)( )的只数最多。
(2)喜鹊的只数在( ) ∼ ( )只之间。
(3)野兔最多( )只,最少( )只。
(设计意图:在两个数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加深习题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多个数的比较,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学会举一反三。)
四、课堂小结
我们跟着泰山一路走来,不仅感知了泰山是心路历程,更是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相信你也一定是收获满满,谁来分享一下你这节课的收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总结中回顾新知,提升自我。
5、板书设计
比一比
1533>575 比位数
2155>1533 比最高位
1865>1533 依次比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及反思,共6页。
2021学年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授课类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