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图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陶渊明,学习目标,知人论世,整体感知,从何而归,喻--官场生活,情--厌恶悔恨,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白描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的情感,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本文的学习,进一步提高鉴赏诗歌的水平和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本文的学习,体察陶渊明的真情,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陶渊明(约 365 年—427 年),字元亮,晚年更名为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被誉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开创了田园诗,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共传世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诗人曾几度出仕做官、归隐,在官僚与隐士中徘徊。直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 。辞彭泽县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zhuō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yìnaì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诗歌,把握节奏,并思考: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全诗围绕这一字,写了哪些内容?
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指什么?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
误落、久在:对进入官场的悔恨之深
三十年:夸大,表达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特点: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
既然陶渊明要守拙,那为何还要出仕?“误落尘网中”,真的是误落尘网中吗?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五次做官第一次:393年(29岁),任江州祭酒。“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去”。 (不久解归)第二次:400年(35-36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做官一年多, 母亲去世,归家居丧。其间,先后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为借口,两次回浔阳老家探亲。第三次:404年(40岁),居丧期满,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六月做官,次年三月辞职。第四次:405年(41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刘敬宣派他持辞职表出使京城。陶渊明完成使命之后,“参军”一职自然解除。第五次:405年,陶渊明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再次做官任江西彭泽县令,80多天后不辞而别,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请同学们同座对读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思考:景物描写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田园风光的?请简要赏析。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特点:恬静幽雅朦胧和谐
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以动衬静白描融情于景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指用简笔勾勒,朴实语言,来写景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的艺术手法。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工笔: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工整,注重细节的描绘,层层渲染。在文学创作上,即细节描写,注重对描写对象进行精细刻画,使读者有清晰深刻的印象。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现实中的归隐生活真的如此美好吗?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作者为何刻意隐去现实生活的艰难困顿,将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呢?
厌恶的官场生活与热爱的田园生活相对比,艰难和困顿都是微不足道的,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
返璞归真(【解释】: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有人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消极避世,不敢直面现实,不思进取的表现。有人认为他的归隐是对自我本性的皈依,他在感受自然万物和艰难的躬耕生活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新的意义。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呢?陶渊明的选择是否值得赞赏?为什么?联系背景分析,陶渊明的选择是偶然的吗?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其一,走近作者,文本研读,有声衬无声,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背景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田园诗,从何而归,归向何处,为何而归,归去如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