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
展开湖北省宜昌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7实验题
一、实验题
1.(2022·湖北宜昌)氧气是人类不可离开的物质。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发生装置可选用(填字每序号,下同):___________,用C装置收集氧气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按图F所示方法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收集所需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做硫燃烧实验,收集所需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由此可见,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应考虑气体的性质,此外往往还要考虑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
C.红磷太少
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
2.(2021·湖北宜昌)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1)如图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①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当火焰变得微弱时,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②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
③可见,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______,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______。
3.(2020·湖北宜昌)下列是常用实验仪器,据图作答
(1)认识仪器: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表明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探究性质:
实验一,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2019·湖北宜昌)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量取液体:量取5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分离物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_____。
5.(2019·湖北宜昌)利用物质的性质能帮助我们开展科学探究。判断化学变化
如图,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是_____。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呢?智慧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一 | 取一定量稀盐酸于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有新物质生成 |
实验二 |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
实验三 |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_____________。 | _____ |
实验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6.(2018·湖北宜昌)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
(1)仪器G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___________ (填序号) 。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___________。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分别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 填序号)。
7.(2018·湖北宜昌)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 加入的试剂 | 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二氧化碳 |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 A是_______溶液, B是另一种溶液。 |
方案2 | 碳酸钠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方案3 | 试剂X | …… |
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感悟】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pH试纸 ③镁 ④氧化铜
⑤稀硝酸 ⑥氢氧化铜 ⑦氯化镁溶液 ⑧硝酸钡溶液
(3)小华同学对方案2进一步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溶液C和溶液D混合,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①有沉淀产生时,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写出所有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 A 将集气瓶放平,向其中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然后倒置在水槽中
(2) D C 操作是否优化
(3) 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 ABD
【解析】(1)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其发生装置可选用:A。用C装置收集氧气,应先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尽,其方法是:将集气瓶放平,向其中灌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然后倒置在水槽中。
(2)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某同学欲按图F所示方法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一层细沙,目的是防止燃烧时生成物熔化后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收集氧气前就必须把细沙放入瓶底,故所需氧气最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做硫燃烧实验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但二氧化硫能溶于水,所以实验时瓶底需预留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为了便于预留水,故此时收集所需氧气最好采用排水法,选用的装置是:C。由此可见,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主要应考虑气体的性质,此外还要考虑:操作是否优化。
(3)
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红磷在瓶内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装置中玻璃管上端套有气球,整个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故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ABD。
A.如果装置漏气,燃烧过程中瓶内压强增大,会有气体逸出,但冷却后不能回到瓶内,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红磷燃烧产生的热使得瓶内气体体积膨胀,部分气体从瓶内逸出,冷却后不能再回到瓶内,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C.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红磷太少,瓶内发生的反应很快就会停止,但瓶内与瓶外没有发生物质交流,天平平衡,不符合题意;
D.实验时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此时气球还处于膨胀状态,产生浮力,天平不再平衡,符合题意。
2.产生蓝紫色火焰 S +O2 SO2 氧气的密度大 2KMnO4 K2MnO4+MnO2+O2↑ A B 氧气不易溶于水 反应条件 气体的密度及常温下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的溶解性及能否与水反应
【详解】(1)①观察到火焰的颜色是产生蓝紫色火焰;故答案为:产生蓝紫色火焰。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 +O2 SO2;故答案为:S +O2 SO2。
③当火焰变得微弱时,说明上层的氧气基本耗尽,将燃烧匙进一步伸入瓶底,火焰又变旺,说明下方有氧气,可得出氧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氧气的密度大;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大。
(2)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该反应是固体和固体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因此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还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气体,因此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故答案为:2KMnO4 K2MnO4+MnO2+O2↑;A;B。
②可以选择装置C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③可见,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要依据气体的密度及常温下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的溶解性及能否与水反应;故答案为:反应条件;气体的密度及常温下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气体的溶解性及能否与水反应。
3. 试管 集气瓶外有气泡冒出或集气瓶里水被排完 大理石和稀盐酸 ABDE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详解】(1)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表明氧气已集满的现象是集气瓶外有气泡冒出或集气瓶里水被排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并和水反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需选择的仪器是ABDE;
(3)实验一,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知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CO2的密度大于空气;
实验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三,通入二氧化碳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4. 铁架台 DI 2KMnO4K2MnO4+MnO2+O2↑ 酒精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2H2O22H2O+O2↑ ACFG
【分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量取液体:量取5mL水,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处,故选择的仪器是DI。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因此还需要酒精灯;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分离剩余的物质需进行过滤,过滤需选择的仪器是: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故选ACFG。
5. 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氯化镁溶液 无明显现象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
【详解】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滴加氯化镁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一 | 取一定量稀盐酸于小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有新物质生成 |
实验二 |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
实验三 | 取实验一所得溶液少量,滴加氯化镁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实验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6. 烧杯 2H2O2 32H2O+O2↑ ACDF CaCO3+2HCl=CaCl2+H2O+CO2↑ 氧气不易溶于水 导管口有气泡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ABEGHI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仪器G的名称是蒸发皿,仪器E的名称是烧杯。(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ACDF。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均不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可用它来制取另一种气体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3)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导管口有气泡就开始收集,这样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4)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要对剩余的两种固体进行分离并回收。分别回收得到两种固体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ABEGHI,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溶于水,可通过过滤,结晶法回收得到两种固体。
点睛∶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制取装置,根据生成物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
7.闻气味 Ca(OH)2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 Ca(OH)2+CO2=CaCO3↓+H2O ①②③④⑥⑦ Ca(OH)2+Na2CO3= CaCO3↓+2NaOH Na2CO3 NaOH NaCl NaCl、CaCl2、Ca(OH)2、NaOH
【详解】(1)在实验室鉴别白酒与白醋,可采用的方法是闻气味,白醋有刺激性酸味,白酒有一种醇香气味。(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
| 加入的试剂 | 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二氧化碳 |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 A是Ca(OH)2 溶液,二氧化碳可以使Ca(OH)2 变浑浊, B是另一种溶液。 |
方案2 | 碳酸钠溶液 |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 | |
方案3 | 试剂X | …… |
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拓展应用】完成方案3,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①②③④⑥⑦。(3) ①有沉淀产生时,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Na2CO3= CaCO3↓+2NaOH。②有气泡冒出时,可通过现象反推出溶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和 NaOH。③无明显现象时,混合物E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混合物E中所含溶质种类最多时,所有溶质的化学式是NaCl、CaCl2、Ca(OH)2、NaOH。
点睛∶在鉴别物质时,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荆门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 这是一份湖北省荆门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化学实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7实验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