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229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229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229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
新高考)2023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B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开展实地高程测量,按一定等高距绘制了下面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并在图中按相同比例大致绘出学校的范围(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图中阴影区域可能是( )A.水域 B.洼地 C.城市 D.山丘【答案】1.A【解析】1.图中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阴影区域是河流注入的地方,可能是水域,如海洋或者湖泊,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该阴影区域海拔为0米,最可能为海域。河流不会往高的山丘流,也不会注入城市,洼地如果汇集了水就叫做水域。故选A。2.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C.五千分之一 D.【答案】2.C【解析】2.A选项为五十万分之一;B选项化成数字式为五十万分之一;C选项为五千分之一;D选项化成数字式为十万分之一,C正确,故选C。3.下图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D【解析】3.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图中显示四条登山路线中,④线路的等高线最稀疏,因此坡度最缓,D正确,故选D。4.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有可能到达( )A.北极 B.南极 C.北京 D.赤道【答案】4.C【解析】4.纬线形态是圆,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最终有可能回到北京,C正确;飞机沿北京所在的纬线(约40°N)飞行,始终不可能飞离该纬线,不可能到达纬度为90°的北极和南极,也不可能到达纬度为0°的赤道,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位于甲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徒步活动,行进过程中(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沿途看见成群的牦牛6.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A.乙处 B.丙处 C.丁处 D.戊处【答案】5.B6.D【解析】5.读图,乙地位于山坡上,不在河谷中,感受不到飞流直下,A错误;丙地南北两侧地势高,等高线密集,属于峡谷,B正确;丁地海拔在300米,丁看向甲的方向上存在一个海拔大于600米的山峰,因此不能看到学校甲,C错误;牦牛分布在平均海拔在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而此地区海拔700米以下,不是青藏高原,看不到牦牛,D错误;故选B。6.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是戊处,原因是戊地西南是一个盆地,属于口袋形地形,适合作库区,而戊处盆地出口处,口小适合建坝,D正确,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比例尺为1:10000),规划部门计划在2地和5地之间修建玻璃栈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湖心岛最高处高出湖面可能为( )A.48米 B.148米 C.150米 D.258米8.若图中2地和5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玻璃栈桥实际长度( )A.等于500米 B.小于500米 C.大于500米 D.等于5千米【答案】7.B8.C【解析】7.从图中可知,等高距为50米,图中湖面的海拔是大于500米小于550米,湖心岛最高处海拔是大于600米小于650米,因此湖心岛与湖面的高差是大于50米小于150米,湖心岛最高处高出湖面可能为148米,B正确,故选B。8.根据比例尺为1:10000,2地和5地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水平距离为500米,结合图中2地海拔大于900米,而5地海拔在800米左右,因此连接2 地和5地的栈桥不是水平的,所以两地玻璃栈桥实际长度应大于500米,C正确,故选C。已知甲地坐标为(30°S,45°W),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9.与甲地地理坐标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图示四点位于印度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9.C10.D【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①坐标为(30°N,100°E),②坐标为(50°S,160°W),③坐标为(30°S,45°W),④地坐标为(0°,90°E),因此③地与甲地地理坐标相同,C正确,故选C。1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题1结论可知,印度洋经纬度范围大致为:30°N(红海)到66.5°S,30°E(红海)到135°E,是否位于印度洋上,要看印度洋的轮廓以及精确的经纬度坐标。印度洋位于东半球,而②坐标为(50°S,160°W)、③坐标为(30°S,45°W),因此②③位于西半球,B、C错误;①地坐标为(30°N,100°E),位于陆地之上,并未属于印度洋,A错误;而④地坐标为(0°,90°E),正好位于印度洋上,D正确,故选D。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图中a点位于b点的方向(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12.与图中c点相对于赤道的对称点位于( )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11.A12.B【解析】11.读图可知,左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因此为南半球的俯视图,所以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0°S,90°W),右图为北半球经纬网图,b点的经纬度坐标为(55°N,140°E),两地经度和大于180°,所以a点位于b点的方向是东南方向,A正确,故选A。12.读图,c点的地理坐标为(30°S,90°E),与c点相对于赤道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30°N,90°E),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北纬地点位于北半球,南纬地点位于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点属于东半球,因此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飞机由P地飞往Q地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先向东北,再向东南C.一直向东 D.一直向西14.如果该图的比例尺增大2倍,则( )A.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 B.图幅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C.表示的内容比原来更详细 D.表示的实际范围比原来更大【答案】13.B14.C【解析】13.图中显示,P地和Q地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上,两地最短航线应沿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飞行,该大圆劣弧段纬度最高点在北半球比两地纬度高,因此,从南北方向上,飞行方向应先向北后向南,由于Q地位于P地东边,因此最短航线飞行方向应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正确,故选B。14.如果该图的比例尺增大2倍,即新图比例尺是原图的3倍,A错误;由于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3倍,则图幅面积应扩大到原来的9倍,B错误;比例尺越大,缩小的程度越低,则表示的内容比原来更详细,C正确;原图比例尺增大,并没有增大表示的实际范围,D错误;故选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河流干流流向大致是(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16.村落到山峰水平距离大约为( )A.5千米 B.15千米 C.25千米 D.35千米【答案】15.D16.B【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河流干流流经地区,北方地势较高,南方地势较低,干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D正确,故选D。16.根据图例信息可以,图中比例尺示意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km,图中村落到山峰水平距离约为3×5km=15km,B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湿地公园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P地海拔可能为( )A.180米 B.280米 C.380米 D.480米18.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答案】17.B18.D【解析】17.与河流相交的等高线数值应为250米,则P地海拔为250-300米之间,B正确,故选B。18.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D正确,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行车越野赛赛区骑行路线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该山区在每年6月下旬组织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关于该赛区骑行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赛事期间较低概率遇到风雨 B.沿线相对高差不超过1千米C.线路呈环形,多沿山谷分布 D.运动员前后半程的用时相等20.骑行线路中,补给站和医疗站设置数量最多的路段是( )A.ab段 B.bc段 C.cd段 D.da段【答案】19.C20.A【解析】19.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大巴山,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材料指出“该山区在每年6月下旬组织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降水较多,A错误;图中等高距是200米,骑行路线最高点海拔高度在2400-2600米之间,最低点在1200-1400米之间,故沿线相对高度在1000-1400米之间,B错误;读图可知,该骑行线路大致呈环形,骑行路线处等高线向高值凸出,主要沿山谷分布,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赛程后半段穿越等高线次数多于前半段,且赛程过半后体力消耗大,用时应较长,D错误;故选C。20.运动员骑行至ab段时赛程已经过半,且前半段需要连续爬坡,体力消耗大,需要补给。该段坡度大,线路曲折,多弯道、后半段下坡,安全风险大,需要医疗站,A正确;be段、cd段、da段穿越等高线少于ab段,爬坡距离短,需要的补给站和医疗站较少,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1)填写经纬度位置(坐标):甲____。(2)丁位于乙的____方向,甲位于丙的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3)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4)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位于温带的是____。(5)丙点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坐标为____。【答案】(1)(60°S,10°E)(2)正南 东北 先西南,再西北(3)小于(4)甲、丙 甲、乙(5)(70°N,170°E)【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到极点为南极,故纬线应为南纬,甲地的坐标为60°S;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甲地的经线沿顺时针方向增大,故为东经,甲地的坐标应为(60°S,10°E)。(2)从图中可以看到丁地与乙地位于同一条经线上,此图极点为南极,故丁位于乙的正南方向。丙纬度比甲纬度高,丙在南,甲在北;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甲地在东,丙地在西;故甲在丙的东北方向。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先偏向极点方向作劣弧,即先向西南,后向西北。(3)丙丁和丙乙虽纬度差与经度差相等,但由于纬线的长度并不相同,纬度越小纬线越长,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乙丙之间的距离。(4)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至160°E,乙、丁为30°W,丙为10°W,甲为10°E,故位于东半球的是甲、丙。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到极圈线之间为温带,极圈线至极点为寒带;甲、乙纬度为60°,丙纬度为70°,丁纬度为80°,故甲、乙为温带,丙、丁为寒带。(5)对跖点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经度数互补,且东西经相反。丙点的经纬度为(70°S,10°W)故其对跖点坐标为(70°N,170°E)。22.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搜集的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相关材料如下。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下图为该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材料二 下表示意该区域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1)在M、N两条河流中,哪一条更适合开展竞速漂流活动?并简述原因。(4分)(2)在甲、乙两城镇中,哪一个更适合建海港?并简要分析其建港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3)根据图示内容,简要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4)简要分析1997-2007年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的调整,并分析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答案】(1)N河,N河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有一定的落差,流速较快,而M河的等高线过于稀疏,流速太慢。(2)甲,原因:①处在海湾中,避风;②等深线密集,水深,利于停泊。(3)①西部主要为丘陵地形,东部沿海主要为平原地形;②西部高,东部低,总体地形起伏较小;③海岸线较为曲折,北部有港湾。(4)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影响:①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②河流含沙量减少。【解析】(1)在M、N两条河流中,因为N河等高线较密集,河流有一定的落差,流速较快,而M河的等高线过于稀疏,流速太慢,不适合竞速漂流。所以应该选N河。(2)港口应修建在避风且水深地区,有利于船舶停靠。读图可知,图中甲位于海湾之中,且等深线密集,水位深,而乙地区海岸线平直,不避风且海水较浅,不利于修建海港。(3)区域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分布、特殊地形地貌等方面进行描述。读图可知,该地地形类型是丘陵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势起伏较小,西高东低;该地位于沿海,特殊地形地貌是海岸线较为曲折且北部甲城镇附近有优良港湾。(4)读材料二中表格进行分析该地在土地利用结构方面的调整,从表中数据变化可知,比例增加的有林地、草坡、草山、湖泊,而比例减小的是耕地及其他用地。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及植被、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即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森林涵养水源,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植被增加,保持水土,河流含沙量减少。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2022年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结伴前往南方城市一景区旅游,下图为该市景区示意图。(1)几位同学欲在甲、乙、丙三地选取一处进行攀岩,请你为其推荐合适地点,并说明理由。(4分)(2)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了一条旅游步道,指出其布局特点的成因。(4分)(3)若P处有一艘小船,指出甲、丙、丁哪一处能够看见小船,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乙地;理由:乙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坡度陡,适合攀岩。(2)旅游步道总体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弯曲,有利于降低坡度,便于游客步行。(3)甲;理由:甲处位于山脊处,视线无遮挡;丙、丁两地有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几位同学想要攀岩,攀岩的地形应该是地势非常陡峭,几乎呈垂直陡崖状的地形最适合攀岩,图中甲处和丙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而乙地等高线重合,出现陡崖的地形,坡度非常陡峭,最适合攀岩。(2)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MN线穿越多条等高线,且中途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为方便游客步行观赏风景,选择“之”字型,沿等高线修建,可以降低步道的坡度,故该旅游步道总体上沿等高线修建。(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山脊的东侧,P点处到甲处,无任何较高的事物阻挡,因此甲处可以看见小船;而丙位于山峰后面,被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丁处至P点处,被山峰阻挡,无法看到小船。故甲处能看见。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下图为“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6分)(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分)【答案】(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800~1 200米之间。(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阻挡视线。【解析】(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中间低,周边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差在1000米以上,因此地势起伏较大。根据指向标建立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得到AB河段河流流向为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图中等高距为200米,甲聚落在300~500米之间,朝阳峰海拔大约在1300~1500米。利用交叉相减法可计算出两地相对高差为800~1 200米之间。(3)从朝阳峰向甲、乙、丙、丁四个村镇引线会发现,朝阳峰到丁村中间有山脊阻挡视线,不能看到,但其他三个村镇与朝阳峰之间无视觉障碍。年份耕地林地草坡、草山湖泊其他197745.248240.8200730.811420.310.824.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A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训练卷 A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甲岛位于乙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训练卷 B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中山站,雪龙2号向中山站驶进期间,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有关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