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A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A卷
(新高考)2023届高三一轮单元训练卷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A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世界a、b、c、d四个地区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2.一架飞机从③地飞往⑧地,其飞行距离最短的航向是( )A.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B.先向西南,再向西北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答案】1.C2.D【解析】1.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因此下列地点中,①地理坐标为(10°S,170°E),②地理坐标为(0°,160°E),③地理坐标为(60°N,100°W),④地理坐标为(80°N,120°W),⑤地理坐标为(40°S,125°W),⑥地理坐标为(50°S,110°W),⑦地理坐为标(0°,45°E),⑧地理坐标为(60°N,180°)。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因此位于南半球的有①、⑤、⑥;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位于西半球的有①、③、④、⑤、⑥;我们把南北纬0°~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之间称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之间称为高纬度,因此位于中纬度的有⑤、⑥。综上可知,位于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⑤⑥,C正确,故选C。2.根据上题分析已知③地理坐标为(60°N,100°W),⑧地理坐标为(60°N,180°)。两地纬度相同,为正东正西的关系;由于西经越往西数值越大,因此可知,⑧位于③的正西。因此根据所学可知,当飞机从③地飞往⑧地时,其飞行距离最短的航线是:连接两点且凸向高纬的弧,因此最短航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D正确,故选D。四川大凉山深处的阿土勒尔村位于悬崖之上,被叫做“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道路。下左图为阿土勒尔村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下右图为阿土勒尔村学生攀爬藤梯上学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左图中B河流的流向为( )A.西北流向东南 B.西南流向东北 C.东北流向西南 D.东南流向西北4.下列四幅图为四位同学手绘的沿图中EF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与实际最吻合的是( )A. B.C. D.【答案】3.B4.B【解析】3.该图无指向标和经纬网以及其他指示方向的信息,因此图上方向的判断应该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河流发育于山谷,应该从高处流向低处,通过判读图中河流流经的等高线的数值可知,河流应该由西南流向东北,B正确,故选B。4.由图上等高线数值可知,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A错误;EF之间要经过一处明显的陡崖,C错误;由图上等高线数值判断,F处应该为一个上坡,D错误;等高线地形图中A处为山峰,C处为陡崖,E点应为剖面线上最高处,F处为一个上坡,B图符合,故选B。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350米 B.400米 C.450米 D.550米6.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5.D6.C【解析】5.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地势最高点在此图西南角,海拔在950-1000米之间,而地势最低点在此图的西北角,海拔在400-450米之间,因此图示地区相对高度在500-600米之间,D正确,故选D。6.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山谷中,我国南方夏季多降水,可能有山洪暴发,丙地是最不适合宿营的,C符合题意,甲在缓坡处、乙位于山脊处、丁位于缓坡,都不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适合宿营,排除A、B、D,故选C。下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西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a点的地理坐标为( )A.(30°N,70°E) B.(30°N,110°E)C.(30°S,70°W) D.(30°S,110°W)8.a点位于b点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答案】7.D8.B【解析】7.已知图示区域为西半球(160°E—180°—20°W)局部经纬网,两条相邻经线经度差为30°,则b点所在经线为160°E以东30°,即170°W;a点所在经线为160°E以东90°,即110°W,因此图示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该极点为南极,a点所在纬线为30°S,故a点的地理坐标为(30°S,110°W),D正确,故选D。8.由上题分析可知,a点的地理坐标为(30°S,110°W),b点所在纬线大致为15°S,即b点的地理坐标约为(15°S,170°W),根据南纬度数越大位置越南,西经度数越小位置越东,故a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B正确,故选B。我国某镇利用当地主产的粮食制作粮画,打造粮画小镇。图a是M学校设计的小镇地理位置指示牌,其中北京的经纬度为(40°N,116°E),图b是该校设计的四条“行走的思政课”精华路线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该镇( )A.水路交通便捷 B.地处三江平原 C.粮画原料主要是稻米 D.位于北京西南方向10.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里程约为( )A.20千米 B.15千米 C.10千米 D.5千米【答案】9.D10.C【解析】9.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粮画小镇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由图可知,该镇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陆路交通便捷,水运不便利,故A错误;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故B错误;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粮画原料主要是小麦,不是稻米,故C错误;该地纬度较北京纬度低,故该地位于北京南方,该地经度较北京经度小,故该地位于北京西侧,因此,该粮画小镇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D正确,故选D。10.据图可知,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为丁线路,即为学校到传统民居保护地。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估算出,图中最短的精华路线约为10千米,C正确,故选C。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下列问题。11.站在朝阳峰顶不能看到的村镇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若在B点最窄处修一座坝顶海拔为700m的大坝,则坝长为( )A.100m B.500m C.750m D.1500m【答案】11.D12.C【解析】1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站在朝阳峰顶,位置较高,其中甲、乙、丙并未被任何阻挡,能够被看到,故A、B、C错误;但丁位于朝阳峰视线山脊之后,被山脊阻挡,因此不能被看到,D正确,故选D。12.观察图中信息,若要在B点最窄处修建一座坝,且海拔高度为700m,测量B两侧700m等高线对点距离,大致为1.5cm,对照图中比例尺1cm代表实地距离500m,计算可得坝长为750m,C正确,故选C。读地表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3.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100km,则其最终位置是( )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答案】13.B【解析】13.图中给出了网格状经纬网,根据图中纬度的递变特点,判断该区域是北半球,根据纬线长度变化特点,可知北半球越往北纬线越短,因此东西移动相同的距离,纬度越低所跨经度差越小,又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可推知南北移动相同距离所跨纬度相同。因此,某人南北移动100km后南北方向不变,东西移动100km后,低纬度地区移动相同距离后所跨经度差小,故其最终位置应该在起点M正东,B正确,故选B。下图为某山脉脊线示意图,甲、乙两地相对高差为3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丙地海拔最可能是( )A.300米 B.400米 C.800米 D.900米15.影响图示等温线凸出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气候类型C.地形地势 D.人口分布【答案】14.A15.C【解析】14.据材料可知,甲、乙两地相对高差为300米,甲、乙两地之间有一山峰,山峰左侧等高线与乙地所在等高线数值相同且与甲地所在等高线相差两个等高距,所以该图等高距为150米,丙地海拔大于202米小于352米,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图示等温线向地势低处(或气温高值处)凸出,说明气温比两侧低,由图可知该处为脊线,海拔高,气温低,C正确,无法判断海陆位置、气候类型和人口分布的影响,A、B、D错误,故选C。家住某市的中学生小明周末想去当地新华书店看书,他在骑行去新华书店的途中,看到如下交通指示牌(下图),此时大约为10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书店位于贤士一路与阳明路路口处,小明想走贤士一路去往书店,当前他的行进路线应为( )A.走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 B.走贤士二路向北后沿贤士一路向西C.过贤士二路向西至贤士一路后向南 D.过贤士二路继续向前至贤士一路后向北【答案】16.D【解析】16.本题考查交通指示牌的判读。由图中指向标可知,此时小明正向西骑行,南北走向的贤士一路,位于小明前方,根据交通指示牌可以画出街区平面图(下图)。书店位于小明当前所在位置的西北方向,且小明想经过贤士一路去往书店,因此小明可以选择的路线是过贤士二路继续前行,到下一个路口右转沿贤士一路向北,故选D。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正在太原(37°27′N,111°30′E)附近某地研学的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研学过程中拍摄了瀑布的照片,并发现附近的山上有正在打造的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图1为该地等高线图,图2为此时在瀑布附近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中的指向标箭头指向( )A. B. C. D.18.该地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17.B18.A【解析】17.根据材料“2021年9月13日15点40分······拍摄了瀑布的照片”可知,此时太阳应为南偏西,照片面向瀑布拍摄,则瀑布朝向北偏东。读图1,根据等高线凸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可判断瀑布朝向,结合前边分析,可知图1中方位是上北下南,B正确,故选B。18.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要求地形坡度较小,可铺设面积大,同时要保证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读图可知,根据等高线分布,综合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甲地位于山地的南坡,太阳辐射能的强度大,等高线稀疏,坡度小,面积广,适宜大面积集中铺设太阳能发电设备,A正确;乙地位于山脊,坡度大,且两侧紧邻山谷,可铺设面积小,B错误;丙地位于山地的阴坡,太阳辐射不足,C错误;丁地位于河谷,空气较为湿润,太阳辐射不足,且受河流影响,无法大面积集中铺设,D错误;故选A。国庆节假日期间,烟台一中学研学小组到湖北某山地进行考查,并设计了登山线路。在山顶上他们领略了优美的湖光山色,当地人告诉他们,雨季M湖湖水经常外泄。下图示意他们绘制的该山地等高线地形图和登山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M湖湖水上涨外泄处的海拔可能是( )A.1280米 B.1480米 C.1520米 D.1620米20.登山线路上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19.C20.D【解析】19.根据题意,从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m,M湖水位上涨后,将从湖泊缺口处流出,图中的③处的西侧的鞍部就是该缺口。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图中M湖四周的等高线值为1500m,则鞍部的海拔范围为1500m-160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根据题意,由材料可知该时期为国庆节期间,是北半球秋分日-次年春分日时段,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根据方向标指示,图中下为北,上为南,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登山线路上的①、②两处都位于区域北部的山谷中,东南侧被山脊所挡,③处位于湖泊北侧的山脊上,但该处的东南方向上有高达1800m以上的高山,因此阻挡了观看日出的视线,因此①②③处的日出比较晚,A、B、C错误;④处位于该区域的东侧,且位于山脊上,视野开阔,能最早看到日出。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2022年4月16日上午9点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带)成功着陆。巴丹吉林沙漠,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平均每10平方千米不到1人。下图为额济纳旗等高线地形图。(1)描述额济纳旗境内的地形特征。(4分)(2)评价额济纳旗境内东风着陆场的区位条件。(6分)【答案】(1)该地东侧以高原为主,西侧以山地为主;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2)有利条件: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天气干燥稳定;地处沙漠和戈壁带,人烟稀少,地形平坦开阔。不利条件:沙漠地区,风沙大,不利于开展搜救。【解析】(1)根据题意,需要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出区域地形特征。图中等高线数值主要在1000m以上,东侧等高线稀疏,为高原地形,西侧等高线密集,为山地地形。西部等高线值比东部等高线值大,因此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2)根据题意,着陆场应该人烟稀少,地形空旷,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最好有利于仓内人员的搜救。根据材料可知,有利条件为:额济纳旗境内东风着陆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人烟稀少,对地面人员的生命财产威胁小;沙漠中,植被稀少,对返回舱着陆影响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天气晴朗为主,能见度高。不利条件为沙漠中风沙大,不利于搜救行动。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雅鲁藏布江江水季节变化大。材料二 下图示意丹娘沙丘位置。(1)描述沙丘所在河谷的特征。(4分)(2)推测沙丘所在河谷段的主导风向和沙丘的沙源地,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河谷宽广弯曲,谷底平坦,分布有河漫滩和沙洲。(2)风向:偏东风。理由:“丹娘沙丘”的沙源来自江心沙洲,沙丘应位于沙源地的下风向,江心沙洲位于“丹娘沙丘”东南方向,因此该段河谷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沙源:江心沙洲和河滩。理由:此处河道弯曲,泥沙沉积;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解析】(1)由图中等高线分析,沙丘所在河谷附近的等高线较稀疏,说明该河谷较宽,谷底较平坦;从图上看,河道中分布着沙洲。(2)由图可知“丹娘沙丘”的沙源来自江心沙洲,沙丘应位于沙源地的下风向,江心沙洲位于“丹娘沙丘”东南方向,风从江心沙洲将泥沙搬运到“丹娘沙丘”处堆积,由此推测该段河谷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从图中河道特征可判断出此处河道弯曲,泥沙容易沉积;由材料“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份,冬春季多大风。”可知,该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冬春季节,河流处于枯水期,水位低,沙洲露出面积大,且缺少植被覆盖,沙源多且易被搬运。23.读坦桑尼亚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据图描述坦桑尼亚的地理位置特征。【答案】①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②位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③位于南半球、东半球;④东临印度洋,北部与肯尼亚、乌干达相临、西部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相临、南部与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相临。【解析】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要从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几方面回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坦桑尼亚大部分地处赤道和南纬10°之间,纬度位置较低,属于热带地区;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坦桑尼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海陆位置表现为东临印度洋,位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北部与肯尼亚、乌干达相邻;相对位置是西部与刚果民主共和国相邻;南部与莫桑比克和赞比亚相邻。交通位置表现为地处非洲印度洋沿岸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为中部非洲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位置。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M村落多明清古建筑,是著名的旅游景点。(1)简述图示该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2)某游客想拍摄一张M村的全景,在①②③④四处位置中最合适的位置为___处,并说明理由。(6分)(3)该村在甲处修坝建设山塘水库,试分析其合理性。(10分)【答案】(1)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小,整体由西、南向北降低(倾斜)。(2)④;与M村距离适宜,海拔较高,前方视野开阔,视线通透,可以俯视全村。(3)坝长较短,工程量较小,且坝址两端地势和缓,施工难度小,总体投入较小;甲处位于“肚大口小”的口袋形地形,口小(甲处)处为水库坝址的理想位置,修坝可以使水库库容(蓄水)量最大;在甲处修坝可以最大限度调控河流,实现农田灌溉便利,同时也能减少洪涝灾害对M村落的影响。【解析】(1)读图并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地区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等高线较稀疏,且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为平原地形;西部、东北部、南部等高线较密集,但一般不超500米,为丘陵地形,因此该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从起伏大小来说,平原丘陵地形的地势起伏较小;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及河流的流向可推测出,该地区整体由西、南向北降低(倾斜)。(2)据图可知,①处于M村之间有山丘阻挡视线;②处海拔较低,难以俯视全村;结合指向标可知,③处正南有山脊,阻挡③地以南区域视线,无法拍摄到村庄的全景。因此①②③都不合适。④地与M村有一定的距离,且海拔比M村高,站在④处,前方视野开阔,视线通透,可以俯视全村,拍摄出M村的全景,因此④处最合适。(3)据图可知,甲处附近的两条100米等高线距离较近,在此建坝,坝长较短,工程量较小;坝址两端位置地势和缓,便于建坝施工,节省建设投入;甲处附近的地形为典型的口袋形地形,甲正好出于“肚大口小”的出口位置,在甲处建坝蓄水,水库的库容(蓄水)量最大;我国南方为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甲处位于山区与平原交界处附近,在甲处修坝可以最大限度调控河流水量,便于缺水季节进行农田灌溉;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该地多洪涝灾害,在甲处修坝建设山塘水库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M村的威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1地球和地图——【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01地球和地图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01地球和地图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3届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训练卷地理B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图训练卷 A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甲岛位于乙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