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第3课时 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自主学习
一、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预测硅的性质
1.硅元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分析
原子结构 示意图 | 最高 正价 | 最低 负价 | 元素 类别 | 得电子 能力 |
|
|
| 元素 | 较 |
2.化学性质验证
(1)单质硅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只与F2、HF、强碱(如NaOH)溶液反应。
Si+ F2=== ,
Si+ HF=== ,
Si+2NaOH+H2O=== 。
②加热条件下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如O2、Cl2)发生反应。
Si+O2 。
(2)SiO2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常温下SiO2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2NaOH=== ;
b.高温下Si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iO2+CaO 。
②弱氧化性:SiO2+2C 。
③特性:与氢氟酸(HF)反应:
SiO2+ HF=== 。
此反应常被用来刻蚀 。
(3)H2SiO3的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性质,但是酸性比碳酸的弱。
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科学预测: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原子结构,预测其主要性质。
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 的交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在 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对 等非金属区域研究,生产新型农药等。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因为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的硅存在。( )
(2)硅单质不与任何酸发生化学反应。( )
(3)Si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SiO2能与H2O反应生成硅酸。( )
(4)因为SiO2能导电,所以SiO2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2.教材里提到二氧化硅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够和碱反应,还能够和氢氟酸反应,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人工合成氨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一百多年来,工业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的苛刻条件,而自然界的生物固氮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因此高效的人工模拟生物固氮成为催化科学领域的圣杯。
若要研制新型的高效催化剂,应该在元素周期表的什么位置寻找合适的元素?
合作探究
硅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材料一:当你漫步在海岸、河边,看到那些洁净的沙粒,你未必会注意它。常言道:“沙里淘金”。可是历来人们总是毫不可惜地把沙子丢弃。但你是否知道,沙子里面还含有一种比金子有用得多的元素呢?这就是硅,如果说碳是有机世界的“主角”,那么,无机世界的“主角”该算是硅了。
材料二:硅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仅次于氧。在地壳中,绝大部分的硅是以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的,大部分岩石和砂子中都含有二氧化硅。
硅的制备与提纯
(1)硅的制备与提纯可以用如下过程来进行,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上述过程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
二氧化硅的性质
(1)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性质。
(2)如何证明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举例说明。
1.硅的特性
(1)一般情况下,非金属单质熔、沸点低,硬度小,但晶体硅熔、沸点高,硬度大;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但Si为半导体,有一定的导电能力。
(2)非金属单质一般不跟非氧化性酸反应,但Si却能与HF反应:Si+4HF=== SiF4↑+2H2↑。
(3)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SiO2+2CSi+2CO↑。
(4)非金属单质跟碱液的作用一般非金属单质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且无H2放出,但Si与碱液(如NaOH溶液)反应只作还原剂,且放出H2:Si+2NaOH+H2O===Na2SiO3+2H2↑。
2.硅的化合物的特性
(1)SiO2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溶于水,不能直接用它与水反应来制取H2SiO3。
(2)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却很高。
(3)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跟HF作用:SiO2+4HF===SiF4↑+2H2O。
(4)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所以有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但在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也能发生,原因是CO2是低沸点、易挥发的气体,SiO2是高沸点、难挥发的固体。
(5)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却难溶于水。且易分解:H2SiO3SiO2+H2O↑。
思考讨论:
(1)根据反应SiO2+Na2CO3CO2↑+Na2SiO3,能判断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吗?为什么?
(2)教材中描述“硅酸可以由硅酸钠与盐酸、硫酸等反应制得”则将少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会发生反应吗?为什么?
【典例】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和土壤。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列关于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只有在高温下才能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
B.硅是构成矿物和岩石的主要元素,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在所有的元素中居第一位
C.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D.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上题C中,如何制备单质硅?制得的硅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如何提纯?(关键能力——分析与推测)
1.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硅一直扮演着主角。下面几种物质中含有硅单质的是( )
A.玛瑙 B.光导纤维
C.太阳能电池板 D.水晶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常用材料
B.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常温下硅性质活泼,可以与氯气、强酸、强碱溶液等反应
D硅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二倍
【拔高题组】
1.光缆的主要成分为SiO2。碳和硅均为第ⅣA族的元素,二者性质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递变性。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与SiO2都能跟H2O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B.SiO2与CO2都不能与酸反应
C.SiO2与CO2(干冰)都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C
2.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下列关于其有利因素的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地壳中硅的储量丰富
在食品或者鞋子等包装盒中往往会加入变色硅胶的包装袋,以防商品受潮。变色硅胶吸水前后的颜色变化如图所示:
硅胶和石英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前者是结构疏松的SiO2,后者是结构致密的SiO2。二者成分相同,结构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差别,具有不同的用途。由石英制取硅胶,经历以下三步,试写出每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NaOH(aq)溶解石英,则溶解过程中石英发生了哪些反应?
(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不再产生,此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反应?
(3)微热,浓缩硅酸溶液,加热蒸干溶液,并使固体完全分解,加热蒸干后固体物质的成分是什么?中间发生了什么变化?
预测元素性质的基本方法
材料一: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该诗句描述了端午节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的情景。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四硫化四砷,A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ⅤA族,第ⅥA族元素Se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
材料二:砷是灰色的晶体, 砷形成的化合物,大多都是有毒的。比如,在古代时,很多地方都有这样一个习俗,人们清扫了房屋之后,常常要往酒中放些雄黄,喷洒在屋脚墙缝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样可以杀死各种害虫,赶走蛇鼠。砷还有一种重要化合物,人们把它称做砒霜。谁都知道,砒霜是剧烈的毒药。我国有句成语叫“饮鸩止渴”,意思是自取灭亡。这“鸩酒”,就是指放了砒霜的酒。
推测“位—构—性”关系
(1)已知砷的原子序数是33,推测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写出As的氢化物的化学式,预测其还原性与NH3的大小关系。
(3)你能比较砷的原子半径和磷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吗?
掌握“位—构—性”关系的应用
(1)砷元素的最高价态是多少?试比较As、Se的氢化物哪个热稳定性强。
(2)砷化氢和溴化氢相比谁的稳定性更强?
(3)砷酸的酸性比硫酸的弱,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1.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
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由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推出主族元素的位置。
(1)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88-86=2,则应在第7周期ⅡA族;
(2)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6周期第ⅥA族;
2.性质与位置互推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
(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4)金属与H2O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问题是解题的要素:
(1)最外层电子数是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主要原因。
(2)原子半径决定了元素单质的性质;离子半径决定了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性质。
(3)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典例】锗(Ge)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门捷列夫把它命名为类硅,处于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各种电子装置。主要的终端应用为光纤系统与红外线光学,也用于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电子用途与太阳能电力等。铜矿、铁矿、硫化矿以至岩石、泥土和泉水中都含有微量的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
D.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1)写出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键能力——分析与推测)
(2)已知锗的性质与铝相似,请写出二氧化锗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关键能力——理解与辨析)
(2021·南京高一检测)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O2在常温下是气体,SiO2在常温下是固体
B.C、Si、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拔高题组】
1.(2021·西宁高一检测)已知15P、33As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s>Cl>P
B.非金属性:Cl>S>As
C.热稳定性:HCl>AsH3>PH3
D.酸性:H3AsO4>H2SO4>H3PO4
2.(2021·芜湖高一检测)碲(Te)是与O、S同族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据此,推断碲的相关性质错误的是( )
A.碲的单质在常温下是固态
B.碲的常见化合价是-2、+4、+6
C.碲可能作半导体材料
D.碲的氢化物H2Te很稳定
镓是1871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编制元素周期表时曾预言的“类铝”元素。镓的原子序数为31,属ⅢA族。镓的熔点为29.78 ℃,沸点高达2 403 ℃。镓有过冷现象(即冷至熔点下不凝固),它可过冷到-120 ℃。
由此判断下列有关镓的性质及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镓是制造高温温度计的上佳材料
②镓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③镓与锌、锡、铟等金属制成的合金,可用在自动救火的水龙头中
④近年来镓成为电子工业的新宠,其主要用途是制造半导体材料,被誉为“半导体家族的新成员”,这是利用了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性质
课堂测评
1.(水平1)现在含有生命元素硒(Se)的保健品已经进入市场,已知硒与氧同族,与钾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硒单质在常温下是固体
B.硒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强
C.硒是金属元素
D.硒酸(H2SeO4)的酸性比硫酸强
补偿训练:
碲(Te)是52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ⅥA族,处于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碲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B.碲化氢(H2Te)比H2S更稳定
C.碲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碲(TeO2)
D.H2TeO4的酸性比H2SO4弱
2.(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可以跟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B.根据SiO2+CaCO3CaSiO3+CO2↑的反应,可推知硅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强
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制得硅酸
D.二氧化硅可以制取光导纤维
3.(水平2)借助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递变性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已知Ca是第四周期ⅡA族的元素,故C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弱
B.已知As是第四周期ⅤA族的元素,故AsH3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强
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
D.已知Cl的核电荷数比F的核电荷数多,故Cl的原子半径比F的原子半径大
4.(水平1)指出下列反应中二氧化硅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在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①SiO2+ 2NaOH===Na2SiO3+H2O( )
②SiO2+ Na2CO3Na2SiO3+ CO2↑( )
③SiO2+2CSi+2CO↑( )
④SiO2+3CSiC+2CO↑( )
⑤SiO2+4HF===SiF4+2H2O( )
A.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而使玻璃被腐蚀
B.氧化性
C.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将挥发性的酸酐从其盐中“置换”出来
E.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根据同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学案,文件包含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学案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第1章第3节第2课时研究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学案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导学案,文件包含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教师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第1章第3节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案学生版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