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
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题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三)课内文言文阅读(5分)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翻译下列句子。(3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8.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动态和静态。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三)课内文言文阅读:(5分)7、(3分)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或: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加点字自非、曦没有翻译出来各扣1分)8、B (2分)上海市杨浦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6-8题(10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甲、乙两文皆写于___________(朝代)时期。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3分)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_______和_______(4分)A.甲、乙两文都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书信。B.甲、乙两文的创作都与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C.甲、乙两文在写景时皆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顺序。D.甲、乙两文在写景时运用了或比喻、或拟人、或借代的修辞手法。E.甲、乙两文在写景时皆通过对声音的描绘来烘托内心的喜悦之情。F.甲、乙两文皆卒章显志,饱含对友人的劝勉之意。(3分)6、南北朝 《答谢中书书》 吴均(3分)7、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4分)8、C F上海市普陀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7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人名)。(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用法)(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开头记叙,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中间描写,展现了一幅隽永洁净的月色美景。C.结尾议论,表露了甘做“闲人”的人生志趣。D.作者自嘲,表达了压抑、无奈的苦闷心情。8.宋朝、苏轼(2分)9.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2分)10.C(3分)上海市虹口九校联考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二)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解释加点字(4分) (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念无与为乐者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8.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这篇短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D.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6. (1)但:只是(2)念:考虑、想到7.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8.B 上海市第二工业大学附属龚路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8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 、 (2分) 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晓雾将歇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文称赞三峡山水之美,传达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甲文结尾句带有自豪之感,希望自己与谢公一样,能够真正品味出山川之美。乙文写作者漫步中庭,但见月光如水,竹柏疏影摇曳,有动有静,相映成趣。乙文语言凝练传神,富有表现力。如开头“至”、“寻”、“步”等字,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甲文中可用一个字“美”总领全文的景色特征,其中“清流见底”写出了水的清澈;乙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写出了 (2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6-9题(8分)陶弘景、苏轼(苏东坡)(2分)(1)歇:消散 (2)但:只是 (2分)A(2分)月光(如积水一般)清澈(澄澈)(2分)上海市廊下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语文检测卷(一) 阅读诗歌,完成第5——7题(6分)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 这首律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他的号是 居士。 (2分)6.“大荒”指的是 (2分)7.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送别的地点、人物及诗人从楚地而来。
B.颔联写景,其中“随”、“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作者渡过荆门后看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见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的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紧扣景物特征进行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2分)9.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 ”之美,乙文描写了“ ”之美。(每方框填一字) (2分)10.两文都表达了热爱山水,为自然所陶醉的情感,细细品味,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分别体会这两文各自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甲文 乙文 (三) 阅读诗歌,完成第5——7题(6分)5. 李白 青莲 (2分)6. 辽远无际的原野(2分)7. A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8.描写,议论(2分)9.山川,月色 (2分)10.甲文 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分)乙文 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2分)上海地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二)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甲】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6.诗中“早莺”“新燕”“ ”等事物充分体现早春的季节特征。(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歌描绘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 B.诗歌表达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C.诗歌以“行”为线索展现西湖的景色。 D.诗歌呈现了早春时节喧闹的游湖场景。【乙】《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8.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2分)
(1)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 (2)属引凄异 属:_________。
(3)略无阙处 阙:_________。 (4)乘奔御风 奔: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第三段写春冬景色时,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态景物描写,又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态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原文中的话回答)(4分)1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中找出一条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这条理由的原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古诗文,完成下列小题(16分)【参考答案】6.浅草7. D8.解释下列语句中词的意思。(2分)【答案】(1)逆流而上;(2)连接;(3)同“缺”,空隙,缺口;(4)飞奔的马【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语释义。重点关注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注意释义的精准。课内文言文词语释义应该关注课本上的注释,做到准确无误。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答案】(1)若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每到天刚放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寂静。【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段翻译。翻译的时候要注重实词虚词的翻译。句(1)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有“自”“曦月”;句(2)中需要注意的词语有“旦”“肃”。此外,翻译的同时要注意语句通顺,无错别字。10.(4分)【答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段分析能力。题干中要求找出文中写的静态和动态的景物,所以需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完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的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所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的是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在之上飞流冲荡。所以是动态景物描写。1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从本文中找出一条理由,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这条理由的原句。(2分)【答案】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 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理由3:夏天水量暴涨,发电多 原句:夏水襄陵,沿速阻绝。【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段分析能力。首先找到文中写三峡的特点,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流是很湍急的,水流急有利于发电。“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出了三峡的水的落差大,落差大,发电量就较足。“夏水襄陵,沿速阻绝”写出了三峡的水量很多,所以发电就多。任答一点就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综合运用专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名著导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