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0张第8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图文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琵琶行,文章结构,一枝一叶总关情,主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喻诗。 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琵琶: 琵琶,弹拨乐器名。相传在秦代,百姓因“苦长城之役”,“弦鼗(ta)而鼓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犁形、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湓 pén 贾 gǔ 思 sì 嘈 cá
    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交代 、 、 和 。说明写作的原因,并为全诗定下了 的感情基调。
    听读录音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请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一段)
    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二段)
    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三段)
    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四段)
    重闻琵琶青衫湿 (第五段)
    第一段,浔阳江头闻琵琶。 此段是全诗的引子,“浔阳”两句,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着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在这段中作者着力写送别的悲凉、凄惨心情,用来反衬琵琶乐曲声强大的吸引力。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声。 这一段开头六句,极简练地交待邀请琵琶女相见的经过。之后,就细致地描写了弹琵琶的全过程。作者把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和神情、琵琶声的美妙动人、乐曲声中包含的满腹愁思以及听者的感受融合在一起,这样写,即表现了琵琶女演奏才能,又表现了乐曲的丰富感情,为下面两段琵琶女叙述自己经历和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慨作铺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
    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几处呢?
    三:叙议结合,曲中带情, 妙语点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两者相较,你以为哪处更胜一筹?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行》胜过一筹。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在这段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典型。 “沉吟”两句是过渡。“自信”以后二十句叙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分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控诉。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开头就写出了作者的感慨。头两句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后两句写产生共鸣。感到自己和琵琶女有着共同的命运,因而发出天涯沦落、同病相怜的感慨。这两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中间十二句是诗人自述。主要写迁谪后的郁闷心情,揭示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的原因。 最后,用“如听仙乐耳暂明”来赞扬琵琶女,并提出“莫辞更坐弹一曲”的请求,引出结尾段。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写诗人重闻琵琶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感我此言良久立”,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着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遭遇的同情,也有对知遇之恩的感激。“却坐促弦弦转急”,是琵琶女满腔激情的自然流露。最后,用设问从侧面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回味的余地。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用什么手法塑造的?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
    诗歌的第三部分:通过琵琶女自诉身世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没有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惋惜的态度。她的遭遇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一个现在飘泊江湖却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伎。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但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
    音乐如人生,音乐寓人生本诗不仅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更写出了人物之情感的波澜。正因我们的琵琶女不只是为音乐而奏音乐,我们的诗人也不只是为音乐而写音乐,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千般感慨、万种情思,所以聆听了这样的演奏,谁不会为琵琶女的命运掬jū一把同情泪,又如何怪我们的诗人泪湿青衫呢?这青衫之泪是同情之泪,亦是感伤之泪。同情更多是为琵琶女,感伤则是为自己。物我相容,天地永存!艺术的魅力正由此而来!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今夜闻君琵琶语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写,创作,动词wéi 
    轻:  轻拢慢捻             商人重利轻别离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因为 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 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 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 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 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悲琵琶女以自悲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诵读,三感知,小序的作用,诗作的内容,四赏析,满座皆泣,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琵琶女,白居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备课课件ppt,共1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