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课件43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09473/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学年8.3* 琵琶行并序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8.3* 琵琶行并序教课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介绍,序+翻译+重点字词,第二年,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忧郁的样子,漂泊流落,宁静安适的样子,序有什么作用,②概述琵琶女的身世,③说明写作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白居易(772-846)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作品通俗易懂,题材广泛。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诗魔”、“诗王”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琵琶行》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歌:《长恨歌》引:《李凭箜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元和十年,我贬官到九江当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第二年秋天,(我)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在夜色中弹琵琶,
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听那声音,铮铮的样子,有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
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女,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嫁给一个商人。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
(我)于是叫人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
她弹奏完毕,十分忧郁,自己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可是如今漂泊流落,在江湖中辗转流浪。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我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有两年,宁静安适,安于现状,有感于她的话,这天晚上才开始觉得有被贬谪的意味。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诗,作歌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琵琶行》。
①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④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白居易任左拾遗期间,对时政提出了强烈批评,写下了大量讽喻诗,得罪了不少权贵。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左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却上书请求缉捕凶手。当朝权贵便攻击他“越职言事”,又诬陷他不顾母亲看花坠井而死,竟然写了“新井”和“赏花”的诗,“有伤名教”,最终朝廷将其贬为江州(“蛮瘴之地”)司马。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客人,枫叶和荻花在秋风里瑟瑟作响。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酒喝得不痛快,即将凄惨离别,分别的时候明月浸在茫茫的江水里。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见水面上传来琵琶的声音,我忘记了回去客人也不肯出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寻着声音低声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将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我们移近船只邀请那个人相见,添酒,重新掌灯,重新开始酒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再三呼唤她才走出来,仍然抱着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调弦校音三两声,还没有弹成曲调,就已经充满了情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每一弦都声音低沉,每一声都充满深长的情思,好像在诉说她一生的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低头随手连续弹奏,说尽心中那无限的伤心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开始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后来弹的是《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粗弦声音沉重舒长,如同疾风骤雨,细弦声音清细急促,如同儿女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嘈嘈切切,错杂成一片,如同大珠小珠落满了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过。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声音也暂时停止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琴声中另外流露出一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仇怨,此时声音暂歇却比有声更动人。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像银瓶突然破裂,水浆迸射一样;像铁骑突然冲出,刀枪齐鸣一般。
曲中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乐曲终了,用拨子在琵琶的中心部位划过四弦,四根弦同时发出好像撕裂绸帛的声音。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边和西边的船舫里都静悄悄的,没人说话,只看见江心中的秋月泛着白光。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琵琶女)深思了一会儿,放下拨子又插到弦中,整理好衣裳,站起来显出端庄的脸色。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她自我介绍说本来是京城里的姑娘,家住在虾蟆陵附近。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的技艺,名字登记在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里。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弹罢曲子,曾赢得乐师的赞扬,梳妆打扮起来,常引起善歌貌美的歌伎的妒嫉。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京城富家豪族子弟争先恐后地赠送锦帛,一支曲子就换来无数轻美的丝织品。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镶着花钿的银质发篦(随着音节)打拍子敲碎了,血色罗裙(因为)泼翻了酒被沾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年复一年都在欢笑中度过,秋去春来白白消磨时光。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兄弟从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门前的车马越来越稀少,年纪大了嫁给一个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商人只看重利,轻视别离,上个月又到浮梁去买茶做生意了。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他)走了以后,我在江口守着空荡荡的船,绕船的月光很明亮,江水也很寒冷。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深夜里忽然梦见少年时代的往事,从梦中哭醒,搽了胭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气,又听了这番话更加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样是流落在天涯的失意人,彼此遇见,从前不认识那又何妨!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我自从去年辞别了京城,就贬官卧病在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居住在湓江附近,低洼潮湿,黄芦苦竹环绕着院子生长。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在这儿从早到晚听见的都是什么?除了杜鹃的哀鸣,就只有猿猴的悲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春江清晨和秋季月夜,常常拿出酒来,却还是独自饮酒。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声音嘈杂刺耳,实在难听。
ōuyā zhāzhā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今晚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忽然清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不要推辞,请坐下再弹一支曲子,我替你谱写《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琵琶女)听了我的话长久地站立,又回到(原处)坐下,把琴弦拧紧,弦声更加急促。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凄凄切切,不像以前的声音,满座的听众重新听曲都忍不住掩面哭泣。
座中泣(眼泪)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在座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眼泪已经湿透了黑色单衣。
仿照示例,概括各段内容
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2.“听其音……转徙于江湖间”3.“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读:自由朗读诗歌,找出描写琵琶女的相关句段;思: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展:学生展示个人思考成果。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历尽繁华、美人迟暮、技艺高超的歌伎。
年轻时: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年长色衰孤苦伶仃生活凄清
才貌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笑,日日醉生梦死
现在: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从性格上说,琵琶女羞涩腼腆、多愁善感,面对诗人及朋友的相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对自己昔日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态度?
琵琶女既是一个才貌双全的歌女,也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读:自由朗读诗歌,找出描写音乐的相关句段;思:文中有三次对音乐进行了描写,试赏析相关诗句。展: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侧面烘托:音乐之美,琴技之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将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
适当运用叠字,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弦弦”“声声” “嘈嘈”“切切”
粗弦、细弦在音质上的区别
“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为何“泪湿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 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苦,意义深刻。
“同是天涯沦落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感情体验,引起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不朽名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8.3* 琵琶行并序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悲琵琶女以自悲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备课课件ppt,共1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说课ppt课件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