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学设计
展开1.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初步认识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性及当代水资源危机。
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学生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与方法
4.知道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5.了解电冰箱的致冷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宏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水资源现状,培养学生关心爱护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意识。
2.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电冰箱的致冷原理。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从前面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中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出示挂图)自然界中水的循环。
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运动,它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吸热融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当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够大时,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时,高空中会有冷空气团存在,空中悬浮的小冰晶在冷空气团的作用下,凝固成小冰块。有些小冰块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融化成水,这就是冰雹。
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比较多,气温足够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液化,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初秋季节,空气比较湿润,在夜间温度下降,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植物枝叶表面放热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到深秋和初冬季节,晚上气温可降低到0℃以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的茎叶上放热凝华成小冰晶,这就是霜。
一部分雨、雪、冰雹、露、雾、霜吸热后发生汽化或升华,成为水蒸气,另一部分则吸热融化为水汇入河流、湖泊、大海,或者被土壤和植物吸收,然后经过蒸发重新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水在自然界中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
既然水是循环的,我们在生活中还需要节约用水吗?
(投影水资源数据资料)
由于陆地上的淡水会因日晒而蒸发,或通过滔滔江流回归大海,地球可供陆地生命使用的淡水量不到地球总水量的千分之三,有人比喻说,在地球这个大水缸里可以用的水只有一汤匙。
从而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要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进行思想教育。
二、高压锅
提出问题:为什么高压锅煮饭这么快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演示实验)
从实验中我们看到,当我停止加热,水已经停止沸腾了,但是为什么我用抽气筒抽气时,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呢?
(学生回答)水的沸点降低了。
总结: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这是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这就是高压锅的工作原理。
教师出示高压锅,介绍高压锅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并简单讲解高压锅的工作原理。同时要求学生回家时认真观察自己家中的高压锅,了解它的工作情况。
三、电冰箱
教师要求学生看书,了解电冰箱的结构,同时讲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电动压缩机用压缩气体体积的方法将气态致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同时被液化了的致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器,在蒸发器里迅速吸热汽化,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蒸发器中汽化了的致冷物质又不断被压缩机抽出,重新压入冷凝器中液化,并且放出在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通过致冷物质这样的循环,不断地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从而使电冰箱达到致冷的效果。
四、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运载火箭的液态燃料与助燃剂
在实际中有些火箭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用氧气作为助燃剂。但由于气体的体积较大,所以人们采用将氢气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的体积。(联系家中的液化气)
2.整流罩及其作用
为了减少与空气的摩擦而产生的热,整流罩的表面做得十分光滑,同时在整流罩的内部要加装隔热层,并在外表面上涂有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火箭或返回式卫星与空气摩擦升温时会迅速熔化和汽化,在熔化和汽化的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整流罩的温度不再升高,从而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五、本课小结
1.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和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
2.高压锅利用了大气压与液体沸点的关系。
3.简单介绍电冰箱的原理和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三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三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汽化,液化,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节 运动的快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五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五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