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章近代物理初步第2课时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学案
展开1.[α粒子散射实验]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这是因为与α粒子相比,电子的( )
A.电量太小 B.速度太小 C.体积太小 D.质量太小
解析:选D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由于电子的质量太小,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的eq \f(1,7 300),它对α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就像灰尘对枪弹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故D正确,A、B、C错误。
2.[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如图是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在一个小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它发出的α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一束射线,射到金箔上,最后打在荧光屏上产生闪烁的光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卢瑟福建立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重要依据
B.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
C.α粒子与原子中的电子碰撞会发生大角度偏转
D.绝大多数的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解析:选A 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假设,从而否定了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选项B错误;电子质量太小,对α粒子的影响不大,选项C错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仍沿原方向前进,选项D错误。
3.[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
(2021·南昌一模)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偏转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库仑力作用而发生的,其中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反向弹回。假定一个速度为v的高速α粒子(24He)与金原子核(eq \\al(197, 79)Au)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前金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则( )
A.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
D.当它们的距离最小时,α粒子与金原子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4∶197
解析:选D 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库仑力做负功,电势能逐渐增加,选项A错误;α粒子散射实验是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的基础,并不能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选项B错误;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分布在原子内部很小的区域内,即原子的内部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选项C错误;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当它们的距离最小时,两者的速度相等,则α粒子与金原子核的动量大小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即为4∶197,选项D正确。
[系统归纳]
1.α粒子散射实验
(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
必备知识(二) 能级跃迁
1.[能级跃迁与光子能量值]
(2019·全国卷Ⅰ)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
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1 eV
[系统归纳]
定态间的跃迁——满足能级差
(1)从低能级(n小)eq \(――→,\s\up7(跃迁),\s\d5( ))高能级(n大)―→吸收能量,hν=En大-En小
(2)从高能级(n大)eq \(――→,\s\up7(跃迁),\s\d5( ))低能级(n小)―→放出能量,hν=En大-En小
2.[谱线条数的确定]
(多选)氢原子各个能级的能量如图所示,氢原子由n=1能级跃迁到n=4能级,在它回到n=1能级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能激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只有6种
B.可能激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
C.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 eV
D.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0.66 eV
谱线条数的确定方法
(1)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最多为(n-1)。
(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的光谱线条数的两种求解方法。
①用数学中的组合知识求解:N=Cn2=eq \f(nn-1,2)。
②利用能级图求解:在氢原子能级图中将氢原子跃迁的各种可能情况一一画出,然后相加。
3.[受激跃迁与电离]
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2.8 eV(光子) B.43.2 eV(电子)
C.41.0 eV(电子) D.54.4 eV(光子)
1.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
(1)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hν=ΔE。
(2)碰撞、加热等: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外≥ΔE。
2.电离:由基态或低能级→电离态
(1)基态→电离态:E吸=0-(-13.6 eV)=13.6 eV电离能。
(2)n=2→电离态:E吸=0-E2=3.4 eV
(3)如吸收能量足够大,克服电离能后,获得自由的电子还携带动能。
[精解详析]
1.选A 可见光光子能量范围为1.63 eV~3.10 eV,则氢原子能级差应该在此范围内,可简单推算如下:2、1能级差为10.20 eV,此值大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3、2能级差为1.89 eV,此值属于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符合题意。氢原子处于基态,要使氢原子达到第3能级,需提供的能量为-1.51 eV-(-13.60 eV)=12.09 eV,此值也是提供给氢原子的最少能量,选项A正确。
2.选AC 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可能发出的谱线条数为C42,即6种频率或能量不同的光子,A正确,B错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对应的,为(-0.85 eV)-(-13.6 eV)=12.75 eV,C正确,D错误。
3.选A 入射光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应正好等于原子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而电子使原子跃迁时,其能量大于等于原子两能级间的能量差即可,发生电离而使原子跃迁时入射光子的能量要大于等于54.4 eV,故选A。
必备知识(三) 原子核的衰变
1. [三种射线的性质和特点]
如图所示,某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中,关于三种射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④表示α射线,其速度最慢、电离能力最弱
B.②⑤表示γ射线,其穿透能力和电离能力都很强
C.②⑤表示γ射线,是原子核内释放出的高频电磁波
D.③⑥表示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可以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
[系统归纳]
三种射线的成分和性质
2.[原子核的衰变]
(2020·山东等级考)氚核eq \\al(3,1)H发生β衰变成为氦核eq \\al(3,2)He。假设含氚材料中eq \\al(3,1)H发生β衰变产生的电子可以全部定向移动,在3.2×104 s时间内形成的平均电流为5.0×10-8A。已知电子电荷量为1.6×10-19 C,在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eq \\al(3,1)H的个数为( )
A.5.0×1014 B.1.0×1016
C.2.0×1016 D.1.0×1018
1.α衰变、β衰变的比较
3.[半衰期的理解及应用]
(多选)钍 90234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 91234Pa,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 90234Th→ 91234Pa+X,钍的半衰期为24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质子
B.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γ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
D.1 g钍 90234Th经过120天后还剩0.312 5 g
对半衰期的理解
(1)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时的统计规律,对个别或少量原子核,无半衰期可言。
(2)根据半衰期的概念,可总结出公式N余=N原eq \b\lc\(\rc\)(\a\vs4\al\c1(\f(1,2)))eq \f(t,τ),m余=m原eq \b\lc\(\rc\)(\a\vs4\al\c1(\f(1,2)))eq \f(t,τ)。式中N原、m原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N余、m余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和质量,t表示衰变时间,τ表示半衰期。
[精解详析]
1.选C α射线是高速粒子流,粒子带正电,β射线为高速电子流,带负电,γ射线为高频电磁波,根据电荷所受电场力特点及左手定则可知:①④为β射线,②⑤为γ射线,③⑥为α射线。α射线的速度最小但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是由原子核内释放出的高频电磁波,其穿透能力很强,但电离能力很弱,故选项C正确,A、B、D均错误。
2.选B 由题意根据q=It,ne=q,联立解得n=1.0×1016,由13H―→-1 0e+23He可知,一个氚核13H发生一次β衰变产生一个电子,这段时间内,发生β衰变的氚核13H的个数为1.0×1016,选项B正确。
3.选BC 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电子,即X为电子,故A错误;发生β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故B正确;γ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故C正确;钍的半衰期为24天,1 g钍 90234Th经过120天即经过5个半衰期后还剩0.031 25 g,故D错误。
必备知识(四) 核反应与核能的计算
1.[核反应生成物的确定]
(1)(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辽宁卷)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通过“熔合蒸发”反应合成超重核eq \\al(271,110)Ds并辐射出中子。下列可能合成该超重核的原子核组合是( )
A.eq \\al(64,28)Ni、eq \\al(208, 82)Pb B.eq \\al(62,28)Ni、eq \\al(209, 83)Bi
C.eq \\al(64,28)Ni、eq \\al(207, 82)Pb D.eq \\al(62,28)Ni、eq \\al(210, 83)Bi
(2)(2018·天津高考)国家大科学工程——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可以为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先进的研究平台。下列核反应中放出的粒子为中子的是( )
A.eq \\al(14, 7)N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17, 8)O并放出一个粒子
B.eq \\al(27,13)Al俘获一个α粒子,产生eq \\al(30,15)P并放出一个粒子
C.eq \\al(11, 5)B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8,4)Be并放出一个粒子
D.eq \\al(6,3)Li俘获一个质子,产生eq \\al(3,2)He并放出一个粒子
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湖南卷)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首次实现利用核聚变放电,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
A.eq \\al(2,1)H+eq \\al(3,1)H→eq \\al(4,2)He+eq \\al(1,0)n
B.eq \\al(238, 92)U→eq \\al(234, 90)Th+eq \\al(4,2)He
C.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144, 56)Ba+eq \\al(89,36)Kr+3eq \\al(1,0)n
D.eq \\al(4,2)He+eq \\al(27,13)Al→eq \\al(30,15)P+2eq \\al(1,0)n
[系统归纳]
1.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2.核反应方程的书写
(1)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规律。
(2)掌握常见的主要核反应方程式,并知道其意义。
(3)熟记常见的基本粒子的符号,如质子、中子、α粒子等。
3.[核能的计算]
(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湖北卷)用粒子加速器加速后的质子轰击静止的锂原子核,生成两个动能均为8.919 MeV的α粒子(eq \\al(4,2)He),其核反应方程式为:eq \\al(1,1)H+eq \\al(7,3)Li→eq \\al(4,2)He+eq \\al(4,2)He。已知质子质量为1.007 825 u,锂原子核的质量为7.016 004 u,α粒子的质量为4.002 603 u,1 u相当于931 MeV。若核反应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的动能,则入射质子的动能约为( )
A.0.5 MeV B.8.4 MeV
C.8.9 MeV D.17.3 MeV
核能的计算方法
(1)应用质能方程解题的流程图
eq \x(\a\al( 书写,核反应方程))―→eq \x(\a\al( 计算,质量亏损Δm))―→eq \x(\a\al(利用ΔE=Δmc2,计算释放的核能))
①根据ΔE=Δmc2计算时,Δm的单位是“kg”,c的单位是“m/s”,ΔE的单位是“J”。
②根据ΔE=Δm×931.5 MeV计算时,Δm的单位是“u”,ΔE的单位是“MeV”。
(2)根据核子比结合能计算核能:
原子核的结合能=核子比结合能×核子数。
[精解详析]
1.(1)选A 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有Z1+Z2=110,A1+A2=271+n(n=1,2,3,…),将选项代入检验只有A正确。
(2)选B 根据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各选项核反应方程如下:eq \\al(14,\a\vs4\al( 7))N+eq \\al(4,2)Heeq \\al(17,\a\vs4\al( 8))O+eq \\al(1,1)H,故A错误。eq \\al(27,13)Al+eq \\al(4,2)Heeq \\al(30,15)P+eq \\al(1,0)n,故B正确。eq \\al(11, 5)B+eq \\al(1,1)Heq \\al(8,4)Be+eq \\al(4,2)He,故C错误。eq \\al(6,3)Li+eq \\al(1,1)Heq \\al(3,2)He+eq \\al(4,2)He,故D错误。
2.选A 核聚变反应是两轻核反应变成质量较大的核。eq \\al(2,1)H+eq \\al(3,1)H→eq \\al(4,2)He+eq \\al(1,0)n,是轻核聚变,故A正确;eq \\al(238, 92)U→eq \\al(234, 90)Th+eq \\al(4,2)He,此核反应属于α衰变,故B错误;eq \\al(235, 92)U+eq \\al(1,0)n→eq \\al(144, 56)Ba+eq \\al(89,36)Kr+3eq \\al(1,0)n,此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故C错误;eq \\al(4,2)He+eq \\al(27,13)Al→eq \\al(30,15)P+2eq \\al(1,0)n,此反应质量数不守恒,是错误的核反应方程,故D错误。
3.选A 该反应放出能量ΔE=(1.007 825 u+7.016 004 u-2×4.002 603 u)×931 MeV/u=17.34 MeV,入射质子的动能EkH=2Ekα-ΔE≈0.5 MeV,故A正确。
必备知识(五) 两类核衰变在磁场中的径迹
静止的原子核在磁场中自发衰变,其轨迹为两相切圆,α衰变时两圆外切,β衰变时两圆内切,根据动量守恒m1v1=m2v2和r=eq \f(mv,qB)知,半径小的为新核,半径大的为α粒子或β粒子,其特点对比如下表:
[集训冲关]
1.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图如图,则( )
A.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轨迹1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解析:选D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原子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与电子的动量大小相等,设为p。根据qvB=eq \f(mv2,r),得轨道半径r=eq \f(mv,qB)=eq \f(p,qB),故电子的轨迹半径较大,即轨迹1是电子的,轨迹2是新核的。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选项D正确。
2.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放出一个α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今测得两个相切圆半径之比r1∶r2=1∶44。则
(1)图中哪一个圆是α粒子的径迹?(说明理由)
(2)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是多少?
解析:(1)因为动量守恒,所以轨道半径与粒子的电荷量成反比,所以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圆轨道1是新生核的径迹,两者电性相同,运动方向相反。
(2)设衰变后新生核的电荷量为q1,α粒子的电荷量为q2=2e,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衰变后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所以原来原子核的电荷量q=q1+q2。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eq \f(v2,r),
则eq \f(r1,r2)=eq \f(\f(m1v1,Bq1),\f(m2v2,Bq2))=eq \f(m1v1q2,m2v2q1),
又由于衰变过程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则
m1v1=m2v2,
联立解得q=90e。
即这个原子核原来所含的质子数为90。
[答案] (1)圆轨道2是α粒子的径迹,理由见解析
(2)90
eq \a\vs4\al([易错提醒])
由以上两例解答过程可知,当静止的原子核在匀强磁场中发生衰变时,大圆轨道一定是释放出的带电粒子(α粒子或β粒子)的,小圆轨道一定是反冲核的。α衰变时两圆外切,β衰变时两圆内切。如果已知磁场方向,还可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绕行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名称
构成
符号
电荷量
质量
电离
作用
穿透
能力
α射线
氦核
eq \\al(4,2)He
+2e
4 u
最强
最弱
β射线
电子
eq \\al( 0, -1)e
-e
eq \f(1,1 836) u
较强
较强
γ射线
光子
γ
0
0
最弱
最强
α衰变
ZAX→Z-2A-4Y+24He
匀强磁场中轨迹
两圆外切,α粒子半径大
β衰变
ZAX→Z+1 AY+-10e
匀强磁场中轨迹
两圆内切,β粒子半径大
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江苏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原子结构和原子核课时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氢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核的组成,核力和核能,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原子核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5章第2节原子核课时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天然放射现象 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核力和结合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章近代物理初步第2节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2章近代物理初步第2节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原子结构,天然放射现象和原子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