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地球自转的意义—— 自转特征、产生昼夜交替(精品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1.1.2地球自转的意义—— 产生时差、使地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精品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1.2.1地球公转的意义—— 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精品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1 次下载
- 1.2.2地球公转的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精品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 3 次下载
- 1.2地球公转的意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精品同步练习题
展开1.1地球自转的意义(练习)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80°25′S,77°06′E),已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胜利建成。读图回答。
1.在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纬度高,气温低 B.全天候,观测广
C.极夜期长,空气稀薄 D.极昼期长,海拔较高
2.根据图和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 B.此时昆仑站可见美丽的极光
C.三个科考站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 D.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00千米
3.这里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最主要原因是( )
A.多暴风雪 B.极寒烈风 C.降水稀少 D.日照强烈
【答案】
1.C 2.D 3.B
【分析】
1.昆仑站地区纬度高,极夜时间长,而且晴天时间高达90%以上,且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透明度高,利于观测,C正确,气温低不是观测优势,A错误。观测角度广,但不是全天候,极昼期间就不便于观测,B错误。极昼期间就不便于观测,D错误。故选C。
2.根据经纬网可知,昆仑站比长城站更靠近南极点,所以位于南方,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东方,所以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A错误。极光出现在两极地区的夜空,题干信息告诉我们此时为2009年1月27日,南极地区为极昼期,不可能看见极光。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包括自转线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而自转的线速度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至两极点为零。所以三个科考站的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是不同的,C错误。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千米。中山站和昆仑站经度相近,纬度相差约11°,距离相差约1200千米,D正确。故选D。
3.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因极寒烈风被学者称为“不可接近之极”,B正确。多暴风雪、降水稀少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C错误。南极地区地处高纬度,太阳高度角小,日照并不强烈,D错误。故选B。
【点睛】
地球自转速度包括自转线速度和自转角速度。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而自转的线速度却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至两极点为零。
王老师某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示意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4.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5.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地和降落地的经度差异
【答案】
4.B 5.D
【分析】
4.旧金山位于西八区,与北京时间时差为16小时,飞机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时,旧金山时间为1月1日00:15-16小时=12月31日8:15。由材料可知,到达旧金山时间为12月31日19:20分,因此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为:19:20-8:15≈11小时。B选项正确。A、C、D选项排除。故选B。
5.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同一纬度上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所以东早西晚产生时差,旧金山与120°E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且两地时差16小时,因此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所以D正确。与飞行方向、半球位置和公转速度快慢关系小,A、B、C可排除。故选D。
【点睛】
两个时区标准时间(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同减异加,东加西减。“同”指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两时区相减,(例如东八区和东五区都在东时区,则8-5=3。)“异”则相反。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完成下面小题。
6.该岛的经度可能为( )
A.160°W B.160°E C.80°W D.40°E
7.此时,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 )
A.1:2 B.1:1 C.2:1 D.1:3
【答案】
6.B 7.B
【分析】
6.根据“当地报时为上午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上午8时”可知,该岛与东八区相差三个时区,该岛应位于东十一区,而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为165°E,东十一区的经度范围为157.5°E向东至172.5°E,所以该岛的经度可能为160°E,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7.根据东十一区的区时为上午11时,可知东十二区的区时为中午12时,此时0时区区时为0时,从0时区至东12区为新的一天,从西12区向东到0时区为旧的一天,所以全球新的一天与旧的一天的范围之比为1:1,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日期分界线有两条,分别是0时经线和180°经线,从0时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从180°经线向东至0时经线为旧的一天。
下图为某河流一段较平直河道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此段河流可能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9.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东岸 B.南岸 C.西岸 D.北岸
【答案】
8.A 9.B
【分析】
8.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根据题意,该河段较平直,因此两岸的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读图可知,该河段左岸受侵蚀更加明显,右岸泥沙沉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左,此段河流可能位于南半球。故选A。
9.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南半球,若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南岸为左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堤需要特别加固。B正确。北岸是沉积作用明显的一侧,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没有东西岸,ACD错误。故选B。
【点睛】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
据报道,美国航母战斗群于当地时间2018年4月11日18时离开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基地(36°54'N,76°18'W),经大西洋前往欧洲和地中海执行部署任务,24日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航母战斗群出发时,北京时间为( )
A.11日5时 B.12日5时 C.11日7时 D.12日7时
11.下列诗句与航行期间描述的时间相符合的是( )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ー人。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12.航母战斗群出发时,与美国弗吉尼亚州同属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小于一半 B.大于一半 C.等于一半 D.全部
13.下列关于18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80°经线与日界线吻合 B.180°经线西侧是西十二区,东侧是东十二区
C.国际日界线西侧是旧的一天,东侧是新的一天 D.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一天
【答案】
10.D 11.B 12.B 13.D
【分析】
10.76°18'W位于西5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因此西五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3个时区,东时区的时间比西时区的时间早,用“东加西减”即可得出为北京时间为4月11日18时+13时=12日7时。故D正确,A、C、B错误。
11.4月为北半球的属于春季。A项描写的应是夏季;B项出自孟浩然的《春晓》,为春季;C项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秋季,错误;D项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雪》,为冬季。故选B。
12.将全球分在两个日期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与180°经线。0时经线以东、180°经线以西为今天,0时经线以西、180°经线以东为昨天。由航母出发的时间及出发地的经度位置可求出0时经线应为13°42'E。因此,与美国弗吉尼亚州同属同一天的范围由13°42'E向西至180°经线,超过地球的一半多一点,故选B。
13.日界线是以180°经线为基础的日期分界线,与180°经线不完全吻合,A错误;180°经线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B错误;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一天,经过国际日界线向东,日期减一天,向西,日期加一天,因此国际日界线西侧为是新的一天,东侧是旧的一天,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某经度所在的时区计算:经度/15°=商……余数。如果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商数;如果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商数+1。已知经度求地方时:①计算两地经度差:(同减异加);②把经度差转化为地方时差:经度相差1°,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就相差1小时;③根据要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东加西减”。
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关于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丁
B.甲、乙、丙、丁中只有乙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C.甲、乙、丙、丁中只有甲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D.四幅图中只有④图是表示冬至日的光照图
15.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晨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1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14.D 15.D 16.C
【分析】
14.图中甲地昼弧在所处纬线圈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甲、乙、丙、丁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甲,A错误;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能被太阳直射两次,因此甲、乙、丙、丁中乙、丁两地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B错误;甲、丙位于北半球,且甲、丙图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两图为夏至日,因此甲、丙两地昼长全部达到一年中最大值,C错误;A、B、C中北极圈为极昼,为夏至日,D中北极圈为极夜,为冬至日,D正确。故选D。
15.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晨线上太阳处于日出状态而昏线上太阳处于日落状态,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晨昏线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只有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其它日期均不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16.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部分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①③正确;昼夜更替的产生与是否存在生命无关,②错误;昼夜更替主要是地球自转的结果,与公转无关,排除④。故选C。
【点睛】
晨昏线和极圈的位置关系是解答第一小题的关键,解答第二小题是注意题干要求选择“错误”的一项。
二、综合题
17.下图是一幅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表示______(节气)的光照情况,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图上各点角速度变化规律。______
(3)A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C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B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点钟。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A点所在时区是________。
(5)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炮弹将落在A地偏________方向。
(6)0时所在经线为________,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2) C、A、B 各点相等
(3) (23°26'N、0°) 6 3
(4) (23°26'N、45°W) 中时区
(5) 西
(6) 135°E 7/8
的135°E。135°E往东到180°,与北京120°E处于同一天的日期,占全球的范围是(135+180)/360=7/8。
【分析】
(1)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
(2)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三点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C、A、B,因此A、B、C三点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C、A、B。除极点外,全球自转角速度相等。
(3)据图可知A地位于北回归线上,因此纬度为23°26'N;A点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相对,为0°;所以A地的坐标为(23°26'N、0°)。C点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所以C点日出时间为6点。据图可知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点,1格3小时,再结合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很容易判断B点地方时为21点;B点位于昏线上,因此B点21点日落,则日出时间为3点。
(4)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地方时为12点经线,根据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12点这一特点及180°经线的位置,可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23°26'N、45°W)。A点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相对,为0°;0°经线所在时区是中时区。
(5)地球逆时针自转,为北半球俯视图。北半球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右偏;由H地向A地发射炮弹,右偏后炮弹将落在A地偏西方向。
(6)读图可知,45°W为12时,则0时所在经线为与之相对
18.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与D点区时相差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2)B点总是比E点的地方时早________小时,说明原因。
(3)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方向向D点运动,其方向将向________(南或北)偏移。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图中E点随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一次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说明其长短适宜,对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有利影响。
【答案】
(1)8 A点位于90°W,属于西六区,经计算可知D点位于30°E,属于东二区,二者相差8个时区,故区时相差8小时。
(2)6 B点所在经线位于E点所在经线的东边,且经度相差90°。
(3)南物体沿CD方向自西向东运动,由于位于北半球,其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向南偏移。
(4)24使得地球表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分析】
本大题以太阳光照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时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调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素养。
【详解】
(1)图中两条相邻经线经度相差30°,根据A点经度为90°W和经度变化特点,可推知D点经度为30°E。然后根据经度推算时区,A点在西六区,D点在东二区,根据时区求出时区差8个时区,得到区时差8小时。
(2)两条相邻经线经度相差30°,据此得出B点与E点经度相差90°,推出地方时相差6小时。观察B点与E点的相对位置可知,B点所在经线偏东,地方时较早。
(3)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在该力作用下,北半球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南物体沿CD方向是自西向东运动,由于CD位于北半球,其运动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即向南偏移。
(4)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即1个太阳日,这使得地球上白昼和黑夜的长度都不是很长,地表白天获得太阳辐射增温不至于过高,夜晚降温不至于过低,昼夜温差小,对于生命生存非常有利。
19.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表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第一天20: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那么第二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同一位置时应是____。
(3)a、b、c、d四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有什么规律?
(4)若e为位于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人造卫星,则e围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与地表的自转速度相比____。
【答案】
(1)北半球。
(2)19时56分4秒
(3)b、c、d相等,都为15°/时,a点角速度为0。
(4)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比地表大。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自转的意义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步练习解析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docx、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同步练习原卷版-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精品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1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