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课文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作者了解,朱自清,作品集,文体知识,背景解读,预习检测,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构建与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理清文章结构,掌握景物描写的写法。 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作者感情。 反复朗读,感知、体会散文的语言美。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研究家。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笔名余捷、柏香、白水、知白等。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东海;因祖父、父亲长期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幼年在私塾读书,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912年进中学习,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升入本科哲学系,于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毕业。
著名的诗集有《踪迹》散文集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绿》《春》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朱自清散文的特点:感情真挚醇朴;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具有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国的前途命运如何?凡正义的有志之士无不在思索。作为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的朱自清自然也在思考、探索。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在当时他既做不到投笔从戎,又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产生的不满和憎恶,因而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想用超然尘世的中和主义来排遣解脱自己的不安和彷徨。本文是朱自清付诸行动的艺术表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蓊( )蓊郁郁 袅( )娜 踱( )步 颤( )动 纤( )腰 含情脉脉( ) 寒颤( ) 煤屑( ) 脉( )络 纤( )夫 斑( )驳 媛( )女 櫂( )桨 敛( )裾( ) 幽僻( )
幽僻: 蓊蓊郁郁: 踱: 弥望: 袅娜: 脉脉: 风致: 斑驳: 一例:
2.词语解释见文下注释
丰姿: 消受: 意境: 萧索:
默默,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
这里表示深浅不一的样子
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荒凉,冷落,萧条、凄凉
一、自由朗读全文,思考:
1.朱自清为什么要去荷塘?
2.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作者如此“不宁静”呢?
联系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可知道,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自己面对抉择而产生的苦闷。
明线(游踪): 暗线(情感):
3.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作者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 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4、5两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
1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3段: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6段: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8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10段:这令我到底惦记着江南了。
(一) 阅读鉴赏第4段
1、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这段文字围绕荷塘写了哪些景物?(提示: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弥望 田田 出水很高 (比喻)
零星点缀(拟人、比喻 博喻)
颤动(比喻、拟人)
( ) ( )( ) ( ) ( )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2,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2,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全方位,多角度描写,起到加强语意,增添气势的作用,使读者印象深刻。
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觉。例: (1)她笑得很甜。 (2)人靓歌甜。 (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二)诵读鉴赏第5段(仿照第4段的鉴赏方法) 本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月色本是难写之景,作者借哪些景物,写出荷塘上月色的特点?
( )( )
如流水 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灌木的黑影 杨柳的倩影
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远远近近 高高低低 阴阴的 乍看像烟雾般
1、月色本是难状之景,作者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如:“泻”“浮”“洗”“画”等),描绘出了可感的月光形象,试结合语境分析这些动词的特点。
(一)诵读、鉴赏第5、6段,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2、本段写月下荷塘的景色,作者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如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隐隐约约等),试结合语境,说说这些词语的妙处。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叶色的浓重气氛。
1,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2,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应。3,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突破语言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踱(duò)步 幽僻(pì) 煤屑(xiè)B.蓊(wēng)郁 弥(mí)望 点缀(zhuì)C.渺(miǎ)茫 倩(qiàn)影 脉脉(mài)D.参差(cēn cī) 袅娜(nuó) 媛(yuán)女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踱步 袅娜 脉脉 斑驳 B.倩影 寂漠 风流 消受C.嬉游 旋律 和谐 分辨 D.采莲 彩练 霎时 刹那
3.下面对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风致:写出了叶子的神态,这神态是做给流水看的,叶子与流水便沟通了感情。)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脉脉:本是形容人与人之间含情不语的神态,这里用在流水与叶子之间,赋予了它们人情味。)C.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这里把一闪即过的情景固定化,形成一幅恬静的画面,但静中有动。) D.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点缀:写出了满塘碧荷、荷花稀少的特点,与花相映成趣,更增添了荷塘的美。)
4、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B.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5、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6、对“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白天的应酬太多,交际太多,夜晚终于可以安闲了,所以就放下心来欣赏荷塘月色。B.在黑暗笼罩下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白天必须说些违心的话,做些违心的事,感到很累;只有到了夜晚漫步的时候,才觉得轻松了些。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D.白天从事地下工作,必须加倍小心地同周围的敌人周旋,到了晚上才可以放松一下,感到淡淡的喜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荷塘月色,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替换法,一览无余,轻飘柔美,塘上月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图片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背影》,《匆匆》,名人的评价,灵活的圆型构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4.2 *荷塘月色课文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荷塘月色,学习目标,“朱自清”名字的由来,正字音,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炼字品味美,荷塘四周,月夜遐想,任务二体悟情,文章结构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