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7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863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7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863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7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33863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物理二轮专题习题整册
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7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7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浙江6月,10],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粒子X为中子,粒子Y为质子
B.核反应方程 eq \\al(\s\up11(6),\s\d4(3)) Li+Y―→ eq \\al(\s\up11(4),\s\d4(2)) He+ eq \\al(\s\up11(3),\s\d4(1)) H为α衰变
C.核反应生成物中的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和穿透能力
D.在 eq \\al(\s\up11(2),\s\d4(1)) H+ eq \\al(\s\up11(3),\s\d4(1)) H―→ eq \\al(\s\up11(4),\s\d4(2)) He+X核反应中,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2.
[2021·广东卷,5]截面为正方形的绝缘弹性长管中心有一固定长直导线,长管外表面固定着对称分布的四根平行长直导线.若中心直导线通入电流I1,四根平行直导线均通入电流I2,I1≫I2,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下列截面图中可能正确表示通电后长管发生形变的是( )
3.[2021·浙江6月,10]
空间站在地球外层的稀薄大气中绕行,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会发生变化.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修正.图中给出了国际空间站在2020.02~2020.08期间离地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则空间站( )
A.绕地运行速度约为2.0 km/s
B.绕地运行速度约为8.0 km/s
C.在4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D.在5月份绕行的任意两小时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
4.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行驶的v t图象如图所示,t=10 s时两车恰好相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B.t=0时,乙在甲前方5 m处
C.t=0时,甲在乙前方125 m处
D.甲追乙时,追上前甲、乙间最大距离为50 m
5.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 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为(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 eq \f(a,4) , eq \f(a,4) ).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2 V,则P点的电势为( )
A. eq \f(7,4) V B. eq \f(3,2) V C. eq \f(1,2) V D. eq \f(1,4) V
6.(多选)如图甲所示,某工厂将圆柱形工件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为防止工件滚动,在其下方垫一段半径与a相同的半圆柱体b.图乙为该装置的某一横截面,若逐渐减小斜面倾角,a、b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不计a与接触面间的摩擦,b的质量很小.则( )
A.斜面对a的弹力增大
B.斜面对a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C.b对a的弹力逐渐减小
D.b对a的弹力不变
7.(多选)如图所示,MN和PQ是两根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间距为L,导轨水平部分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水平导轨平面夹角为37°,导轨右端接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质量为m、长度为L的金属棒,垂直导轨放置,从导轨左端高h处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运动一段距离停止.已知金属棒电阻为R,与导轨间接触良好,且始终与磁场垂直,sin 37°=0.6,cs 37°=0.8,重力加速度为g,则金属棒进入磁场区域后( )
A.定值电阻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eq \f(BL\r(2gh),2)
B.金属棒在水平导轨上运动时对导轨的压力越来越大
C.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距离为 eq \f(2mR\r(2gh),B2L2)
D.定值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eq \f(1,2) mgh
8.(多选)物体a、b中间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1.2 kg,如图甲所示.开始时两物体均静止,弹簧处于原长,t=0时对物体a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F,t=1 s时撤去,在0~1 s内两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t=1 s时a的速度大小为0.8 m/s
B.t=1 s时弹簧伸长量最大
C.b物体的质量为0.8 kg
D.弹簧伸长量最大时,a的速度大小为0.6 m/s
20分钟选择题专练(7)
1.答案:D
解析:核反应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守恒,则X、Y粒子均为中子,A错误;核反应方程 eq \\al(\s\up11(6),\s\d4(3)) Li+ eq \\al(\s\up11(1),\s\d4(0)) n―→ eq \\al(\s\up11(4),\s\d4(2)) He+ eq \\al(\s\up11(3),\s\d4(1)) H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B错误;核反应生成物中的α粒子具有很强的电离本领,但其穿透能力较弱,C错误; eq \\al(\s\up11(1),\s\d4(1)) H+ eq \\al(\s\up11(3),\s\d4(1)) H―→ eq \\al(\s\up11(4),\s\d4(2)) He+ eq \\al(\s\up11(1),\s\d4(0)) n为轻核聚变,该核反应向外释放能量,则该反应存在质量亏损,则反应前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后的总质量,D正确.
2.答案:C
解析:根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的作用规律可知,左、右两导线与长管中心的长直导线相互吸引,上、下两导线与长管中心的长直导线相互排斥,C正确.
3.答案:D
解析:设空间站离地面高度为h,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中万有引力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G eq \f(Mm,(R+h)2) =m eq \f(v2,(R+h)) ,则运行速度v= eq \r(\f(GM,R+h)) ,由题图可知卫星绕地球做离地高约420 km左右的近地轨道运动,故环绕速度略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A、B错误;4月份中某时刻轨道高度突然减小,是由于受到了外层大气稀薄空气的影响,机械能减小,C错误;5月中轨道半径基本不变,故机械能可视为守恒,D正确.
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汽车甲在0~10 s内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10~20 s内以大小为1.0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A错误;速度—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0~10 s内汽车甲的位移大小为 eq \f(1,2) ×10×5 m=25 m,汽车乙的位移大小为10×10 m=100 m,由于t=10 s两汽车相遇,则t=0时汽车甲在汽车乙前方75 m处,B、C错误;t=10 s后汽车乙运动到汽车甲的前方,甲追乙过程中,当两汽车的速度相等时,甲、乙之间的距离最大,即t=20 s时两汽车之间的距离最大,10~20 s内汽车甲的位移大小为 eq \f(1,2) ×10×10 m=50 m,汽车乙的位移大小为10×10 m=100 m,则两汽车间的最大距离为50 m,D正确.
5.答案:A
解析: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的电势为0,N点的电势为2 V,故UNM=E· eq \r(2) a=2 V,将电场强度沿着-x方向和+y方向正交分解,则-x和+y方向的分量分别为Ex= eq \f(\r(2),2) E、Ey= eq \f(\r(2),2) E,设P在xOy平面上的投影为P′点,投影点的坐标为 eq \b\lc\(\rc\)(\a\vs4\al\c1(a,\f(a,4)、0)) ,则UNP=UNP′=Ey· eq \f(a,4) = eq \f(\r(2),2) E× eq \f(a,4) = eq \f(1,4) V,又因N点电势为2 V,则P′电势为 eq \f(7,4) V,即P点电势为 eq \f(7,4) V,A正确,B、C、D错误.
6.答案:AC
解析:以a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假设b对a的弹力为F1,其延长线与斜面的交点为球b的圆心C,F1与斜面的夹角为α,斜面对a的弹力为F2,由几何关系可知∠BED=90°-α-θ、∠EBD=θ、∠BDE=90°+α,则由正弦定理得 eq \f(sin (90°-α-θ),F2) = eq \f(sin (90°+α),mg) = eq \f(sin θ,F1) ,仅将斜面的倾角θ减小,而α保持不变,则斜面对a的弹力F2增大,b对a的弹力F1逐渐减小,A、C正确,B、D错误.
7.答案:BD
解析:金属棒进入磁场的瞬间,金属棒的速度最大,棒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最大,设金属棒进入磁场瞬间的速度为v,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 eq \f(1,2) mv2,金属棒中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 sin 37°,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eq \f(R,R+R) E= eq \f(1,2) BLv sin 37°= eq \f(3BL\r(2gh),10) ,A错误;金属棒进入磁场后,所受的安培力垂直磁场斜向左上方,则金属棒做减速运动,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感应电流逐渐减小,安培力逐渐减小,安培力竖直向上的分力逐渐减小,则在竖直方向上金属棒对水平导轨的压力逐渐增大,B正确;对金属棒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定理得-B sin 37°· eq \x\t(I) Lt=0-mv,又 eq \x\t(I) t=q,由欧姆定律有 eq \x\t(I) = eq \f(\x\t(E),2R) ,又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q \x\t(E) = eq \f(ΔΦ,Δt) = eq \f(B sin 37°·Lx,Δt) ,整理得x= eq \f(50mR\r(2gh),9B2L2) ,C错误;对金属棒的整个运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h=QR+Q棒,由于棒和定值电阻的阻值相等,则QR=Q棒,解得QR= eq \f(1,2) mgh,D正确.
8.答案:CD
解析:a t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如果0~1 s的时间内,图线a为倾斜的直线,则该图线与横坐标轴围成的图形为梯形,则t=1 s时a的速度大小为 eq \f(1,2) ×(0.6+1.0)× 1 m/s=0.8 m/s,故t=1 s时,a的速度小于0.8 m/s,A错误;两物体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伸长量最大,由图乙可知0~1 s的时间内,图线a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图线b与横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1 s时b的速度小于a的,即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没有达到最大,B错误;t=0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a1,t=1 s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均为0.6 m/s2,以a、b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mb)a2,解得F=1.2 N、mb=0.8 kg,C正确;由t=0到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时,由动量定理得Ft=(ma+mb)v,解得v=0.6 m/s,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10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浙江6月,6],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11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20分钟选择题专练8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1·山东卷,3],[2021·浙江6月,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