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地形图(达标训练)(二)-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中图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3794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第三节 地形图精品复习练习题
展开七年级 上册 第三节 地形图 (达标训练)(二)
一、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地理事物,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地地形部位为鞍部
B.乙山峰海拔一定是500米
C.丙地东侧地形部位为陡崖
D.河流的汛期比较长
2.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
B.农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C.村庄间欲修建公路,应选在a、b线中的b线
D.雨季时,三村庄中的王村最易受到山洪威胁
【答案】1.B 2.C
【解析】1.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乙山峰的海拔位于500-600米之间,不一定就是500米;丙地东侧地形部位多条等高线重合,为陡崖;由经纬度及海陆位置可判定,本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雨季长,所以河流的汛期比较长,故选B.
2.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该地区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且海拔高于500米,为山地;且位于24°N左右,属于亚热带地区,该地区不适合种植小麦,适合种植水稻;该地的农作物为一年两熟;村庄间欲修建公路,应选在a、b线中的b线,因为b线基本上是在同一等高线上,坡度平缓,容易修建,a线经过海拔较高的山地,施工困难;王村位于山脊处,不容易被洪水淹没,故选C.
水稻适合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环境下生长,读下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区域的气候统计图,思考回答下列各题
3.估算山顶的海拔高度
A.600-700米 B.等于700米 C.800-1000米之间 D.1000米以上
4.关于上图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地形有山地和平原 B.耕地分布在平原地区,水源充足
C.甲为山脊,乙为山谷 D.耕地地区适合种植水稻
5.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 B.温带海洋性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
【答案】3.C 4.C 5.A
【解析】3.图中的等高距为200米,所以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是800-1000米之间。
4.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5.读图可知:图中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阅读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6.运动员计划去A地进行攀岩比赛,你认为准备的安全绳多长最合适
A.50米 B.120米 C.220米 D.400米
7.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①地开垦梯田,种水稻 B.②地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发展林业,种松树 D.④地宜种甜菜、大豆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河流大致沿山脊流下
C.站在甲村能看到③地 D.甲村位于乙村东南方
【答案】6.C 7.A 8.D
【解析】6.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米,A地是陡崖,崖低的海拔在150米~200米之间,崖顶的海拔在300米~350米之间,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约为150米,所以运动员计划去A地进行攀岩比赛,准备220米的安全绳最合适,故选C。
7.读图可知,①地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适宜开垦梯田,种植水稻,A正确;②地是山脊,不临海,不能发展海水养殖业,B错;③地等高线稀疏,地势较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C错;④位于河流上游,等高线较密,坡度较陡,适宜发展林业,D错。故选A。
8.读图可知,该地海拔低于500米,地形以丘陵为主,A错;山脊是分水线,山谷发育河流,B错;甲村海拔低于50米,③地海拔在150米~200米之间,而甲村与③地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对视,C错;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可知,甲村位于乙村东南方,D正确。故选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地形E代表( )
A.山顶 B.盆地
C.山脊 D.鞍部
10.若E-C处有一条河流,那么河流的流向是( )
A.由东流向西 B.由西流向东
C.由北流向南 D.由南流向北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1000米的高地
C.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盆地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
【答案】9.D 10.A 11.B
【解析】9.读图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E处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故答案选D。
10.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处,由图中的指向标可得,若E-C处有一条河流,那么河流的流向是由东流向西,故答案选A。
1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丘陵是指海拔200-500米的高地;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盆地具有中间低四周高的特点;故答案选B。
12.下列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
A. B.
C. D.
【答案】12.B
【解析】12.在等高线地形上包括山脊、山谷、盆地、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以上四个地形类型中,A是中间高、四周低的山地地形,B是中间低、四周高的盆地地形,C是位于两座山之间的鞍部,D是不同海拔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陡崖,故选B。
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3.图中最大高差约为
A.600米 B.500-600米
C.400-600米 D.500-700米
14.图中甲、乙、丙、丁4个居民点,最可能受到泥石流侵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3.D 14.D
【解析】13.读图可知,该图海拔最低处为300米-400米,海拔最高处为900米-1000米;最大高差约为500-700米;故答案选D。
14.图中甲、乙、丙、丁4个居民点,最可能受到泥石流侵袭的是山谷处;读图可知,丁处位于山谷处,故答案选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图中ABCD四地降水量最少的是
A.A B.B C.C D.D
16.图中C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000米 B.2000米
C.3000米 D.4000米
【答案】15.D 16.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观察地图结合相对高度的计算可得出答案。
15.读图可知,在A、B、C、D四地中B地处于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遇到山地的阻挡,沿着山坡爬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形成的降水,叫做地形雨。所以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D处于背风坡。故选D。
16.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C地的海拔是3000米,D地的海拔是10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0-1000=2000米。所以选B。
2013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先后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7.习近平主席于3月22日当地时间12时抵达俄罗斯莫斯科机场,而我们却是在北京时间16时观看到直播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纬度差异 D.季节差异
18. 要想了解习近平主席本次访问国的具体位置,需要查看的地图是( )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亚洲政区图 D.亚洲气候图
【答案】17.B 18.A
【解析】17.习近平主席当地时间12时抵达俄罗斯时,我们却是北京时间16时,是因为两地的经度不同,受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影响,东部的时间比西部更早,出现了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更早,故选B.
18.习主席先后访问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这些国家涉及到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要了解这些国家的具体位置,需要查看的地图是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不能看出国家和地区的具体位置,亚洲政区图不能看到非洲国家的位置,气候图同样不能看到国家及地区的位置,故选A.
19.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谷、山脊、山顶、陡崖 B.山顶、山谷、陡崖、山脊
C.山顶、陡崖、山谷、山脊 D.山顶、陡崖、山脊、山谷
【答案】19.C
【解析】19.由图可知,图中甲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乙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丙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丁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C对,ABD错。故选C。
二、解答题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图中山峰A在山峰B的________方向.
(3)假如图示地区天然降水足够,在图中________处易形成瀑布景观.
(4)从河流发育的地形条件分析,图中F处相对D处易发育形成河流,其理由是________.
(5)小明在地图上量得两个山顶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________km.
【答案】20.(1)陡崖 山脊 鞍部
(2)东南
(3)C
(4)F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容易形成河流
(5)1.5
【解析】20.(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C处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为陡崖,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E处是两山顶之间的部位为鞍部;
(2)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北方,可知A在B的东南方向;
(3)图中C处是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陡崖处易形成瀑布景观;
(4)图中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为山谷,山谷处易形成河流;
(5)小明在地图上量得两个山顶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是3×500米=1.5km.
2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D 处地形部位是______。
(2)三座山峰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其海拔不超过_____米;若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千米。
(3)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当地规划了攀岩、激情漂流等旅游项目,图中字母表示的区域中,适合攀岩的是______地;①②两河段的漂流项目中,更刺激的是______ 河段,理由:________。
(4)甲、乙两村镇更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
【答案】21.(1) 山脊 陡崖
(2)E 700 3
(3)D ① ①河段等高线较(更)密集,坡度较(更)陡,水流较(更)急,漂流更刺激
(4)甲 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两河交汇处,水源充足等(言之有理并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2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1)图中可知,A 处的等高线向低值凸出是山脊,D 处的等高线,多处重叠,其地形部位是陡崖。
(2)三座山峰中海拔最高的是E,其海拔不超过700米(600-700米之间);若量得山峰B到E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是3千米(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实际距离100000厘米=1千米,故图上3厘米,实际距离是3千米)。
(3)攀岩活动一般适合在陡崖附近进行,图中可知,D地有陡崖适合攀岩;;①②两河段的漂流项目中,更刺激的是① 河段,主要原因是①河段等高线较(更)密集,坡度较(更)陡,水流较(更)急,漂流更刺激。
(4)聚落的发展与地形,交通,气候有密切关系,图中甲、乙两村镇更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甲,主要是甲地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位于两河交汇处,便于人和物的集散,水源充足。
初中中图版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中图版第三节 多民族的国家练习题,文件包含第二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达标训练原卷版doc、第二章第三节多民族的国家达标训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天气与气候原卷版doc、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天气与气候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达标训练原卷版doc、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达标训练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