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生态系统人与环境第4讲人与环境课后提能演练
展开选择性必修2 第十一单元 第4讲
A组 基础巩固练
1.(2021年湖北高三开学考试)国家统计局通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 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 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数据表明,我国人口近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B.统计局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样方法调查人口基本情况
C.据人口的年龄结构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数量变化趋势
D.全面放开三孩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数据可知,我国人口近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A正确;统计局进行全国人口普查常采用入户调查,B错误;人口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可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人口数量变化趋势,C正确;全面放开三孩政策有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D正确。
2.(2021年广东惠州模拟)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对这一政策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我国全国人口可以看成是一个种群,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B.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
C.这一举措有利于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D.这一决策是生态学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决策
【答案】B 【解析】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某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和,我国全国人口可以看成是一个种群,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无法推导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可以解决我国现阶段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B错误;这一举措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C正确;这一决策是生态学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D正确。
3.(2021年山东泰安模拟)《庄子·内篇·人间世》中,庄子对弟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从中可见,我国古人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
B.“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功能
C.《韩非子》中“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
D.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答案】B 【解析】“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题中涉及的是物理信息,A正确;“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植物的枝条能够长成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B错误;“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强调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与人口增长过快产生了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C正确;庄子的话意思是:桂树因为可以吃,所以被人砍伐;漆树因为可以用,所以被人割皮。人们只知道有用的好处,哪里知道无用的好处啊。庄子的话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体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价值,D正确。
4.(2021年广东揭阳模拟)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会加重温室效应、酸雨、水体污染等问题
C.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
D.建立博物馆、植物园等,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答案】B 【解析】物质循环具有反复性,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A错误;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会导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大量排放,会加重温室效应、酸雨、水体污染等问题,B正确;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臭氧层被破坏,C错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会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D错误。
5.(2021年浙江绍兴一中模拟)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国宣布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B.温室效应会导致我国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农业生产力下降
C.减少CO2的排放,会减少热逸散,使地球温度不再上升
D.CO2增多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被淹没,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答案】C 【解析】“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A正确;温室效应会导致我国树种分布区发生变化,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农业生产力下降,B正确;减少CO2的排放,会增加热逸散,使地球温度不再上升,C错误;CO2增多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一些岛屿被淹没,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D正确。
6.(2021年湖北武汉模拟)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系泌氧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B.水生植物根系泌氧可提高水体溶解氧,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表面聚集繁殖
C.微生物产生酶分解根系周围水体污染物,植物可吸收的有机营养物质增多
D.在一定范围内,水生植物生长越旺盛,越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
【答案】C 【解析】根系泌氧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水生植物适应水体缺氧环境的表现,A正确;水生植物根系泌氧可提高水体溶解氧,使得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表面聚集繁殖,微生物的聚集能通过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无机物,B正确;微生物产生酶分解根系周围大分子,使得植物可吸收的矿质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植物不能吸收有机营养,C错误;在一定范围内,水生植物生长越旺盛,分泌氧越多,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污染物的能力,越有利于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D正确。
7.(2021年四川凉山模拟)A、B两种植物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呈镶嵌分布的主要植物。科研人员分别模拟了温室效应加剧对两种植物各自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相对生物量=单株干重/对照组的单株干重
A.只提高CO2浓度,直接促进植物的光反应而促进两种植物的生长
B.只提高温度,直接降低了植物体的酶活性而抑制两种植物的生长
C.A、B两种植物呈镶嵌分布的现象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据图推测,温室效应加剧可能会导致B植物成为优势种
【答案】D 【解析】根据实验组1可知,仅提高CO2浓度,可通过促进植物的暗反应从而促进了两种植物的生长,A错误;通过实验2组可知,只提高温度,降低了A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B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可能降低了A植物体的酶活性,提高了B植物体的酶活性,B错误;A、B两种植物呈镶嵌分布的现象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根据图中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温室效应加剧对A植物的影响不大,但是B植物在此效应下,生长得更好,所以温室效应加剧可能会导致B植物成为优势种,D正确。
B组 能力提升练
8.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单位人口(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人排放的CO2总量可以用碳足迹来表示
B.“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C.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人类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
D.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如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答案】A 【解析】一个人排放的CO2总量不能用碳足迹来表示,因为排放的CO2总量不是一个人所需要碳的总量,A错误;“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B正确;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C正确;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低碳出行、多吃素食等可减少人类对资源的消耗,因而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D正确。
9.(2021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当日,相关部门组织了“青鸥伙伴守护长江蓝”的普法活动,在湖南省岳阳港开展普法宣传。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相关议题,3月12日,河南省内沿黄生态廊道已贯通330公里,年底实现全线贯通。保护长江、黄河是我国相关省份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因为生物多样性有各种各样的直接价值
B.长江江豚只余一千多只,可以通过就地保护与易地保护并举的措施对它种群的恢复开展相关研究
C.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针对珍稀物种我们应当首先选择就地保护的措施
D.易地保护时人工繁育成功后,就可以将人工繁育的部分野生生物放回野外
【答案】A 【解析】保护生态环境措施之一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长江江豚只余一千多只,可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也可以建立繁殖基地等进行异地保护以恢复种群数量,B正确;就地保护不改变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珍稀物种首先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C正确;易地保护时人工繁育成功后,可以将人工繁殖的部分野生动物放回野外,可以增加自然区域的种群密度,D正确。
10.(2021年江苏徐州模拟)为治理城市某区域被污染的水体,科研人员通过引进河水、设计湿地景观、优化植物种植等,建成了城市湿地景观公园(如下图),其中箭头代表水流方向,折水涧为阶梯式进水道。一段时间后,污染的水体环境明显改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出水口水样中溶氧量比进水口低
B.该湿地景观公园未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该系统的维持需要外界能源的持续输入
D.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以为A、B、C区域植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C 【解析】该湿地公园对引进的河水有净化作用,则与进水口水样相比,出水口水样中溶氧量比进水口高,A错误;该湿地景观公园能净化水质,调节生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要维持生态系统,需要从系统外能量的持续输入,C正确;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物质,但不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能量,D错误。
11.2021年,广州市执行垃圾分类回收政策,对于垃圾中的有机废弃物将按照“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进行处理。下图为“无废化生态社区”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相关方案。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协调原理
B.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③优于④
C.有机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
D.“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无废化生态社区”主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循环原理,A错误;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通过多层分级利用有机废弃物中的物质,既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又减少环境污染,因此途径②、③优于④,B正确;有机肥料被分解者分解后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物质,但不能为农作物提供能量,C错误;“无废化生态社区”模式提高了物质循环速率和能量利用的效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12.(2021年辽宁大连模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丙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微生物在城市污水的净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其生态功能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人工湿地的建设需要遵循自生原理和循环原理等
【答案】C 【解析】丙代表消费者,其能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帮助生产者传粉、传播种子等,A正确;微生物一般作为分解者,可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净化城市污水,B正确;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其生态功能体现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人工湿地的建设遵循自生原理、循环原理等,可以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13.(2021年山西运城新康国际实验学校月考)2021年3月1日起,《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长江江豚已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过度捕捞、水上航运以及水体污染等原因,使之成为濒危物种。因此我国非常重视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
(1)长江江豚数量的减少与水体污染有关。下图是长江某流域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过程示意图。
在该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________稳定性。
(2)为保护鱼类资源,国家规定渔民捕鱼时,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的产量,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更好地保护长江流域保留的鱼类资源,国家规定对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
(3)水上航运对长江江豚的影响主要是大型船舶的噪音对江豚的声学定位系统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其探测环境等活动,这体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豚共有三个物种:印度洋江豚、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不同的三个江豚物种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
(4)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他指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离不开“青山”,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价值。
(5)目前,立体型综合生态农业不仅效益高,而且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如运用群落的__________原理,在果园的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农业。该农业能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提高____________。
【答案】(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 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NH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大量繁殖 恢复力 (2)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3)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遗传、物种 (4)间接 (5)空间结构 能量利用率
【解析】(1)图1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由于生活污水的大量流入,有机物含量增加,AB段由于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溶解氧大量减少;BC段由于有机物的分解,NH等无机盐增多,有利于藻类繁殖,所以藻类数量增加;相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比较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弱,但具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2)捕鱼时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鱼种群数量会减少,故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3)江豚受噪音干扰不能正常探测环境,体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江豚共有三个物种:印度洋江豚、长江江豚和东亚江豚,不同的三个江豚物种体现了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4)“绿水”离不开“青山”,这主要体现了植物资源在保持水土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5)立体型综合生态农业,在果园的果树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形成“果树—草菇结构”的立体结构,是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垂直结构)。果树对光的需求大,草菇对光照的需求低,这样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草菇属于真菌类生物(分解者),还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C组 压轴培优练
14.(2021年辽宁锦州模拟)人类活动排放的CO2引起海水中CO2浓度上升、pH下降,导致“海洋酸化”。科研人员研究了海洋酸化对束毛藻的影响。
(1)在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束毛藻属于________。束毛藻还是海洋中最主要的固氮藻类之一,它能将N2转化成NH3、NO2等,用于合成______________两类大分子有机物。
(2)国外学者证实,CO2浓度增加能促进束毛藻光合作用,有利于其生长。我国学者进行了四组实验,测定束毛藻的增长率,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我国学者试图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改变CO2浓度时,pH也会改变,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控制pH相对稳定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束毛藻(蓝藻门)比较,小球藻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科学家利用小球藻进行了以下实验:
结合②和③实验,说明造成②结果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生产者 蛋白质和核酸 (2)CO2浓度升高和pH下降两个因素共同对束毛藻增长的影响 分别使用pH7.8和8.1的缓冲溶液(或加入缓冲物质稳定pH变化) CO2浓度升高对束毛藻增长的促进作用小于海水pH下降对其增长的抑制作用 (3)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没有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
【解析】(1)束毛藻在海洋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固定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两类大分子有机物。(2)①我国学者进行了四组实验,测定束毛藻的增长率,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pH的不同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由于二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即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引起pH下降,因此,该实验研究的是CO2浓度升高和pH下降两个因素共同对束毛藻增长的影响。②实验中改变CO2浓度时,pH也会改变,为了遵循实验设计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可用缓冲液保证pH相对稳定,因此实验中应该分别使用pH7.8和8.1的缓冲溶液(加入缓冲物质稳定pH变化)。③分析实验结果不难看出,CO2浓度升高对束毛藻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pH下降对束毛藻增长有抑制作用,而且后者效果明显,即CO2浓度升高对束毛藻增长的促进作用小于海水pH下降对其增长的抑制作用。(3)束毛藻属于原核生物,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在光照条件下,小球藻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而在黑暗条件下,小球藻没有产生有机物,在黑暗条件下,给予NADPH和ATP,则有机物能继续合成,因此通过三组实验的比较可知黑暗条件下不能产生有机物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暗反应无法进行,则有机物也无法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