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展开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之教案课题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班级高一年级时间10min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掌握分泌蛋白的概念和实例2、 能对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推断3、 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并分析实验图文资料,培养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教材分析在这一章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因此在教学上,因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细胞,研究细胞的各组分是怎样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在《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这一节中,通过对各细胞器的功能及特点的教学,再以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为例,进一步体现细胞器的协调配合,最后借助膜面积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学情分析在前面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对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脂质等分子及其重要作用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只有当这些分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的各种结构时,细胞才能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因此,本章有利于学生建立细胞的基本结构框架,通过本节的学习,利于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教学重点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教学难点1、 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中各细胞器的作用2、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中膜面积的转化与变化教学用具CAI课件、幻灯机、投影仪、黑板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练习法学生学法小组讨论法、观察思考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1mim) 创设情境、问题探讨工厂一般都由若干个车间个部分组成。例如,有采购原料的部门,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的车间,生产产品的车间,质检部门,销售部门,为产品的生产提供设计图的部门,负责动力供应的部门,等等 1.分泌蛋白的概念及实例A.概念: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B.实例: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C.教师提问:性激素、呼吸酶、血红蛋白是分泌蛋白吗?为什么? 2.实验: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教师提问:(1)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如何?(2)所有的核糖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吗?(3)经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外呢?(4)这一过程,需要能量吗?由哪提供能量? 3.膜面积的变化A.教师提问:分泌蛋白由什么进行运输?囊泡是怎样形成的?其作用是什么?囊泡的形成使得各膜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 B.让学生画一画随着时间的变化,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
随着时间的变化,有关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小组讨论(1)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生产出来的?(2)细胞内也存在类似的部门或车间吗?你能举出例子吗? 带着问题,观察、分析并思考实验图文资料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动手画一画思考曲线图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 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主题,将细胞类比为工厂,形象生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处理实验图文资料,培养了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及合作学习精神 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在画图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讲解(5min) 巩固练习(3min) 让学生完成CAI课件上的课堂同步练习,对课堂练习进行点评并解答学生的疑惑 完成CAI课件上的课堂同步练习,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提问 通过练习进行查缺补漏,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并引发思考以达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的作用 小结(1min) (1).分泌过程: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2)膜面积的变化:(3)研究方法:同位素标记法(4)供能:线粒体(5)运输:囊泡 (6)板画: 课堂小结上有些简短,没有很好地构建起知识脉络 教学反思1、 板书不够工整美观2、 教学语言不够凝炼3、 在膜面积变化的教学中,忘记对囊泡该概念的提问,学生动手画图前,没有通过囊泡该概念来引导学生 作业布置1、 完成《同步练习》第三、五题2、 思考:为什么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转换?3、 预习第三节《生物膜系统》,完成导学案 板书设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