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后精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后精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后精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后精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后精练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时作业
展开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
1.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相权削弱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2. 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 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
B. 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D.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 在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关系中,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这带来的影响有( )
①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②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③增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
④造成官僚队伍的膨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4. 北宋为应对边疆战事,供养了大批招募的军队,但多而不精,战斗力弱,为此王安石变法实行了( )
A. 专职从事军事的募兵制
B. 工匠源于民间的雇募制
C. “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D. 自愿加入的志愿兵役制
5. 据史料记载,岳飞曾经下决心要“行复三关迎二圣,金酋席卷尽擒归”。该诗句能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靖康之变 B. 庆历新政 C. 澶渊之盟 D. 绍兴和议
素养提升(限时10分钟)
6. 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对此,宋太祖做出规定,凡“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朝廷以此“厉行赏罚”。此规定( )
A. 防止了地方官员滥用职权
B. 强化了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C. 遏制了地方官员贪污腐化
D.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官的考核
7. 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B. 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
D. 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
8.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 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 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 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 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9. “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
A. 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 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 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 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隆二年(961年)春,罢殿前都点检(注:禁军统帅)慕容延钊,此后此职不再授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材料二 太祖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 太祖即位,患方镇犹习故,常取于民无节,而意多跋扈。一日,召便殿,赐饮款曲,因问诸方镇:“尔在本镇,除奉公上之外,岁得自用,为钱几何?”方镇具陈之。上喻之曰:“我以钱代租税之入,以助尔私,尔辈归朝,日与朕相宴乐,何如?”方镇再拜,即诏给侯伯随使公使钱,虽在京,亦听半给。州县租赋,悉归公上,民无苛敛之患。
——王巩《闻见近录》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年统军将领自动交出兵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宋太祖收回兵权、财权所采取的相同手段。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采取的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基础达标
1. C 【解析】从材料看,中书省掌民政即行政,枢密院掌军事,三司使掌财政,互不统属,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强化了皇权,C项符合题意。
2. D 【解析】材料反映是北宋军队的增加,北宋军队战斗力较弱,庞大的军队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选D项。
3. C 【解析】送“岁币”有利于边境安定,促进了贸易往来,但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①②正确,C项符合题意;送“岁币”有利于加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交往,官僚队伍膨胀与“岁币”无关,故③④错误,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 C 【解析】为了加强军队战斗力,王安石变法规定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C项符合题意。
5. A 【解析】材料中提到的“行复三关迎二圣”涉及的相关历史背景是1127年金灭北宋,虏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故选A项。
素养提升
6. D 【解析】根据材料“临事简慢,所莅无状者为下;恪居官次,职务粗治者为中;治状尤异,大有殊绩者为上”可知针对官员懒政的情况对官员进行考核,D项正确。
7. C 【解析】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A项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项错误;三个机构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C项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D项错误。
8.C 【解析】司马光的评价完全否定新法,是政治攻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法的负面影响,实行过程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用人不善,导致青苗法变质为官府放高利贷的苛政,故选C项。
9. A 【解析】材料表明金军不能有效南侵,同时南宋不足以打败金国,此后一年,绍兴和议签订,因此可以说明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故选A项。
10. (1)原因:政治上,赵匡胤已称帝,掌握了国家政权;军事上,已控制了中央禁军,有强大的武力作后盾。
(2)手段:以经济收买的办法换取,允许统军将领广置田产,生活上鼓励他们享乐。
(3)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剧了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加重了北宋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浙江高考·7)有学者认为,[历史——选修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辽与西夏,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