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3节 氮的循环学案
展开3.3.3 硝酸与环境保护
考点精讲
考点1:硝酸的性质
1.硝酸和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1)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
2.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4NO2↑+O2↑+H2O
3.硝酸和金属的反应
(1)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能氧化所有的金属。
①Ag+2HNO3(浓)AgNO3+NO2↑+H2O
②3Ag+4HNO3(稀)3AgNO3+NO↑+2H2O
(2)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3)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钝化。
4.硝酸和非金属的反应
(1)反应规律:非金属单质+浓硝酸最高价氧化物或其最高价含氧酸+NO2↑
(2)反应举例
①C+4HNO3(浓)CO2↑+4NO2↑+2H2O
②S+6HNO3(浓)H2SO4+6NO2↑+3H2O
③P+5HNO3(浓)H3PO4+5NO2↑+H2O
5.硝酸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典例1】(2021·吉林四平高一检测)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1)若反应后装置①中还有铜片剩余,则再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有什么现象?
(2)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技巧与方法】有关硝酸性质的总结
(1)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氢气。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NO2。
(2)硝酸能氧化除Au、Pt、Ti以外的所有金属。但在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钝化,因此可用铝质或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发生钝化时浓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硝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
(4)做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实验时,要注意用NaOH等碱性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针对训练】
1.(2021·安徽淮北高一上期末)向Fe(OH)2悬浊液中滴入稀硝酸,悬浊液变澄清,对这一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D.稀硝酸在反应中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
2.(2021·江苏常州高一上期末)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有下列盐:①Fe2(SO4)3;②Na2CO3;③KNO3;④FeSO4;⑤Fe3O4;⑥Fe2O3;⑦HCl,符合条件的组合为( )。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③⑤⑦ D.①③④⑦
3.(2021·江苏南京高一上期末)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可能全部被还原,也可能部分被还原,下列反应中,氧化剂被还原的比例从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C+4HNO3(浓)CO2↑+4NO2↑+2H2O
③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④3Zn+10HNO3(稀)4Zn(NO3)2+N2O↑+5H2O
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4.(2021·广州高一检测)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不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没有反应发生
B.与金属反应时,稀硝酸可能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硝酸氧化性强于浓硝酸
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D.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是+5价的氮得电子
5.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时,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2.8g铜跟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气体5.6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考点2: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硝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时一部分被还原,一部分生成硝酸盐,故硝酸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H2。
(1)硝酸与铜的反应:
在反应中硝酸的作用可用下图表示:
可以看出,随HNO3浓度的降低,还原产物会由NO2变成NO。
①由氮原子守恒可知,无论是NO2还是NO,被还原的硝酸与被还原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总是相等的;
②未被还原的NO3-与Cu2+构成Cu(NO3)2,NO3-的物质的量为Cu2+物质的量的2倍;
③运用电子守恒、原子守恒,便可顺利求解参加反应的Cu、HNO3以及产物NO2、NO之间量的关系。
(2)稀硝酸与铁的反应:
Fe+4HNO3(稀)=Fe(NO3)3+NO↑+2H2O ①
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②
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述反应首先发生反应①,若Fe剩余再发生反应③Fe+2Fe(NO3)3=3Fe(NO3)2,合并①③即可得反应②。所以,无论反应①还是反应②,被还原的HNO3皆占参与反应的HNO3的。
2.常用解题方法
(1)原子守恒:n(HNO3)=n(NO3-)+n(还原产物中氮原子)。
(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氮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3)利用离子方程式计算:
硝酸与硫酸混合液跟金属的反应,当金属足量时,不能用硝酸与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应用离子方程式计算,因为生成的硝酸盐中的NO3-借助硫酸中的H+仍能继续与金属反应。
【典例2】(2021·肇庆高一检测)在1L溶液中含有Fe(NO3)3和H2SO4两种溶质,其浓度分别为0.2mol·L-1和1.5mol·L-1,现向该溶液中加入39.2g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Fe3+物质的量为0.8mol
B.反应后产生13.44LH2(标准状况)
C.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物质的量之和为0.9mol
D.由于氧化性Fe3+>H+,故反应中先没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气体
【技巧与方法】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H2,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极稀的硝酸可被还原成NH3,生成NH4NO3。
(2)足量金属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时,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产物也发生改变。
(3)金属与硝酸反应的一般通式。
①金属+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占;表现酸性的HNO3占。
②金属+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反应中,表现氧化性(被还原)的HNO3占;表现酸性的HNO3占,生成硝酸盐。
【针对训练】
1.(2021·重庆高一上期末)将3.2g铜投入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共0.08mol,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0.08mol B.0.18mol C.0.13mol D.0.05mol
2.(2021·江苏南京高一上期末)将2.4g Fe、Mg合金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金属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硝酸被还原成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待金属元素全部沉淀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后称量,质量为3.6g。则收集到的气体体积V值可为( )。
A.0.986 B.1.12 C.3.36 D.6.72
3.7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把放出的气体与560mL(标准状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气体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银的质量为(不考虑2NO2N2O4)( )。
A.1.6g B.5.4g C.2.16g D.不能确定
4.不同浓度的HNO3分别与一定量的锌粉完全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2、NO和NH4NO3,若反应的锌物质的量相等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是( )。
A.2∶4∶5 B.1∶2∶5 C.1∶2∶2 D.24∶16∶15
合格考达标练
1.(2020•江苏学考真题)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
A.NO B.NO2 C.CO2 D.SO2
2.(2021·日照高一检测)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 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 D.温室效应
3.久置的硝酸呈黄色的原因是( )。
A.硝酸露置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了
B.硝酸露置在空气中被氮气还原了
C.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产生的NO2再溶于硝酸中
D.硝酸是强氧化性酸
4.(2021·湖南株洲高一上期中)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 )。
A. B.
C. D.
5.在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中浓硝酸表现出( )。
A.酸性 B.挥发性 C.强氧化性 D.不稳定性
6.(2021·福建泉州高一上期末)将浓HNO3滴在石蕊试纸上,产生的现象是( )。
A.变红色 B.先变红,后变黑
C.变蓝色 D.先变红,后褪色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Zn与稀硝酸反应:Zn+2H+Zn2++H2↑
B.Fe与过量稀硝酸反应:3Fe+8H++2NO3-3Fe2++2NO↑+4H2O
C.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Fe+4H++NO3-Fe3++NO↑+2H2O
D.Cu与稀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8.(2021·榆林高一检测)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A.只有NO2 B.只有NO C.NO2和NO D.NO2和H2
9.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H2S+2HNO3(浓)=S↓+2NO2↑+2H2O
B.Fe2O3+6HNO3=2Fe(NO3)3+3H2O
C.4HNO34NO2↑+O2↑+2H2O
D.3Cu+8HNO3=3Cu(NO3)2+2NO↑+4H2O
10.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作还原剂,HNO3作氧化剂
B.HNO3在该反应中只有部分表现出了氧化性
C.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NO有3mol电子转移
D.如果有8molHNO3被还原,则生成了2molNO
11.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还原产物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甲能否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气体(填“能”或“不能”)______,请简述理由(包括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装置乙能否证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气体(填:“能”或“不能”)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21·南京高一检测)Cu2S和稀HNO3反应生成Cu(NO3)2、H2SO4、NO和H2O,试回答下列各题:
(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Cu2S+22HNO3=6Cu(NO3)2+3H2SO4+10NO↑+8H2O
(2)当产生0.1molNO时,转移电子总数为________,被还原的HNO3为_____mol,共消耗HNO3_______mol。
(3)被1molCu2S中+1价亚铜离子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等级考提升练
1.(2021·泉州高一检测)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绿矾五斤,硝(硝酸钾)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五金入强水皆化,惟黄金不化强水中,加盐则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强水”主要成分是硝酸
B.“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是指绿矾脱水
C.“锅下起火,取气冷定”描述了蒸馏的过程
D.“五金入强水皆化”过程产生的气体都是H2
2.(2021·福建厦门高一上期末)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稀硝酸使石蕊试液变红
B.稀硝酸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稀硝酸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浓硝酸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C.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元素得电子
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4.(2021·四川攀枝花高一上期末)下列方法中不宜用浓HNO3作试剂的是( )。
A.判断黄金首饰中是否掺有铜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配制溶解金的王水
5.现有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浓盐酸;③浓硝酸;④稀盐酸;⑤稀硝酸;⑥稀硫酸,其中在常温时能用铝或铁容器盛放的一组物质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
6.(2021·四川德阳高一上期末)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探究Cu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气体为红棕色,证明Cu与稀HNO3反应有NO2生成
B.②的作用是净化①中导出的气体
C.③中气体为红棕色,证明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
D.用NaOH溶液吸收NO,防止污染
7.(双选)(2021•福建南平高一上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水沿导管缓慢上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体积会发生变化
B.广口瓶内中液体的pH增大
C.广口瓶中有化合反应发生
D.试管中不可能发生分解反应
8.(双选)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反应不全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可生成NO2
9.(2021·四川雅安高一上期末)木炭屑与浓HNO3共热,产生的气体X等分为①和②两份,将两份气体分别按下图实验:
则石灰水的变化可能是( )。
A.①不变浑浊②变乳白色
B.①变为乳白色浑浊②不变浑浊
C.①、②均变为乳白色浑浊
D.①、②都不变浑浊
10.(2021·浙江宁波高一上期末)1.92g铜与过量的浓硝酸反应,收集到1.344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A.0.05mol B.0.06mol C.0.68mol D.0.12mol
11.(2021·北京东城区高一上期末)以空气中的氮气为原料制备硝酸,合成线路如下:N2NH3NONO2HNO3(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已知空气中含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若用100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空气制备硝酸,则理论上可制得硝酸的量的计算式正确的是( )。
A. B.mol
C.2××63g D.2×100×78%L
12.25.6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若干,这些混合气体恰好能被500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2和Na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 )。
A.2∶1 B.1∶1 C.4∶1 D.1∶3
13.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了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实验时,先向注射器内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排净注射器内的空气,迅速将带有铜丝的橡皮帽盖上,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有无色气体产生。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证明无色气体是NO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用氨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5N2+6H2O,每有10molN2生成,被还原的氧化剂为______mol。
(3)若将上述稀硝酸换成浓硝酸,其生成的气体为______,将此气体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校为了改进碳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先预热盛有无水氯化钙的烧瓶,然后投入几小块红热的炭块,再缓缓向炭块上滴加浓硝酸(最好用发烟硝酸),反应即可连续发生。请完成下列空白:
(1)红热的炭块投入烧瓶中后先是由红变暗,滴入浓硝酸后又由暗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若在反应结束后,在试管中得到20g沉淀(假设各步反应均进行完全),若要使气球中所得气体完全被水吸收(4NO+3O2+2H2O4HNO3),则需要再通入O2的体积为__________L(标准状况,装置中的空气在此处计算时,可忽略)。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学案及答案,文件包含132气体摩尔体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132气体摩尔体积-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文件包含231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231认识氧化还原反应-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 铁的多样性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3章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第1节 铁的多样性导学案,文件包含311铁与铁盐-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311铁与铁盐-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精讲精练新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