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word版含解析),共21页。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2·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某河流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中P处滑坡灾害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两处地貌分别是( )
A.河漫滩、阶地 B.阶地、江心洲
C.阶地、河漫滩 D.河漫滩、江心洲
2.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 )
A.牛轭湖 B.冰蚀湖
C.堰塞湖 D.火山湖
3.为减轻上题所述湖泊溃坝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撤离上游居民 B.开挖溢流泄洪通道
C.直接爆破摧毁 D.上游紧急开闸放水
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4~5题。
4.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
5.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
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
下图是位于四川省的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海拔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幺妹峰壁立千仞,多角峰、刃脊、U形谷。据此完成6~7题。
6.幺妹峰为(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7.幺妹峰顶部角峰、刃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022·浙江温州市期末)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9.图中乙景观属于(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积地貌
(2021·浙江A9协作体联考)多宝沙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多宝西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实为壮观。读图完成10~12题。
10.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位于( )
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
B.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凹岸
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
D.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
11.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河漫滩
C.V形谷 D.沙滩
12.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于( )
A.东部海岸海滩 B.庐山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我国西北沙漠
(2022·江西南昌月考)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4.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向 B.东北—西南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在河口地区,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流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17.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20题。
1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溶蚀
19.该地地面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幔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2022·山东烟台期中)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1月17日 晴13 ℃ 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孤山寨
石花洞
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
地下溶洞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①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以石灰岩为主
以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而形成
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考察小组搜集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报告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选)(2分)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考察报告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双选)(2分)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2分)
2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下表为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直径/mm
0.01
0.03
0.1
1
10
100
流速/(cm·s-1)
0
0.1
1
10
100
1 000
(1)图示流域甲、乙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表中信息,在图2中绘制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图,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沉积物质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若①处岩石为石灰岩,则该地可能有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3.(2021·湖北黄冈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图1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2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4分)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
(3)分析图2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中,有一石柱群,高30~45米左右,富含化石,澳大利亚政府在1950年将其命名为十二使徒岩。当初命名时,十二使徒岩也许真有12块,现今只有7块了。图1示意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位置(箭头表示夏季风向),图2示意十二使徒岩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海蚀柱形成过程素描图。
(1)推测十二使徒岩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海蚀柱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3)描述十二使徒岩倒塌并消失的过程。(6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2·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某河流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中P处滑坡灾害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两处地貌分别是( )
A.河漫滩、阶地 B.阶地、江心洲
C.阶地、河漫滩 D.河漫滩、江心洲
2.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 )
A.牛轭湖 B.冰蚀湖
C.堰塞湖 D.火山湖
3.为减轻上题所述湖泊溃坝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撤离上游居民 B.开挖溢流泄洪通道
C.直接爆破摧毁 D.上游紧急开闸放水
答案 1.A 2.C 3.B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a处地貌在枯水位时出露,在洪水位时被淹没,说明其为河漫滩。b处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且在洪水位时不能被淹没,说明其为河流阶地,A正确。第2题,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堰塞湖,C正确。牛轭湖是曲流被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而形成的湖泊。冰蚀湖为冰川侵蚀而形成的。火山湖与火山活动有关。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堰塞湖主要对下游居民造成危害,A错误。开挖溢流泄洪通道可使湖水慢慢流出,降低堰塞湖溃坝的危害程度,B正确。直接爆破摧毁会导致湖水迅速下泄,造成危害,C错误。上游紧急开闸放水,会导致堰塞湖湖泊水位短时间内升高,易导致溃坝,危害程度增加,D错误。
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4~5题。
4.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
5.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
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沙坝的位置在近海和外海之间,距离陆地较远,受流水作用的影响较小,A错误;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因此沙坝主要是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波浪挟带泥沙堆积是因为海水运动,不是因为风力作用,C错误;波浪挟带泥沙堆积与冰川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B。第5题,沙坝位于近海和外海之间,当外海水位高于沙坝时,沙坝顶部被侵蚀,沙坝不会被抬高,A错误;海水进入近海之后,流速减慢,挟带的泥沙在沙坝内侧沉积,导致未来沙坝最可能向近海方向扩展,B错误,D正确;沙坝内侧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沙坝面积增大,C错误。故选D。
下图是位于四川省的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海拔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幺妹峰壁立千仞,多角峰、刃脊、U形谷。据此完成6~7题。
6.幺妹峰为(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7.幺妹峰顶部角峰、刃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幺妹峰海拔为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多角峰、刃脊,这些都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正确。第7题,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高处的冰川会缓慢地向低处滑动,冰川的侵蚀力主要依赖于所挟带的坚硬岩块,与冰川一起运动,在强大的挤压下而表现出巨大的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造成的冰蚀地貌有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B正确。
(2022·浙江温州市期末)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9.图中乙景观属于(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积地貌
答案 8.A 9.B
解析 第8题,甲是流水侵蚀地貌,该地区山高谷深,植被丰富,A对。乙是牛轭湖,没有茂密雨林,也不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B错。丙为山麓冲积扇,多位于山地向平原的转换地带,地形起伏大,C错。丁是海蚀地貌,没有雪山连绵,D错。第9题,乙是牛轭湖,属于流水地貌,故选B。
(2021·浙江A9协作体联考)多宝沙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多宝西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实为壮观。读图完成10~12题。
10.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位于( )
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
B.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凹岸
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
D.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
11.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河漫滩
C.V形谷 D.沙滩
12.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于( )
A.东部海岸海滩 B.庐山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我国西北沙漠
答案 10.D 11.A 12.C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多宝沙山位于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凹岸一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沙源物质少,不易形成沙山。故选D。第11题,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与新月形沙丘的成因相似,A正确。第12题,读图分析,注入鄱阳湖的河流每年挟带大量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下降,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出露地表,该地盛行东北风,风力大,裸露的泥沙被东北风搬离地面,受地形、植被阻挡,风力减弱,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多宝沙山,C正确;当地离东部海岸海滩和西北沙漠距离远,且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不利于泥沙长距离搬运,A、D错误;该地的盛行风为东北风,庐山位于多宝沙山的西北部,不可能成为沙源地,B错误。
(2022·江西南昌月考)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4.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向 B.东北—西南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答案 13.B 14.A 15.B
解析 第13题,沙丘地貌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广泛,内蒙古地区该类地貌分布较广,B正确。第14题,沙丘地貌中,迎风坡的坡度更缓,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的坡度更陡,等高线密集。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的西北侧等高线稀疏,为迎风坡,东南侧等高线密集,为背风坡,结合图中方向信息可知,①正确。故选A。第15题,在新月形沙丘中,新月形沙丘翼角彼此相连形成新月丘链,其走向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东北-西南向,故选B。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在河口地区,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流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17.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答案 16.D 17.D
解析 第16题,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洪积扇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第17题,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河槽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20题。
1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溶蚀
19.该地地面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幔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8.D 19.A 20.C
解析 第1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处有石钟乳,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此“天窗”的形成过程为: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溶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最终形成此景观中的“天窗”落水洞。故选D。第19题,地面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故选A。第20题,喀斯特地貌区地形起伏大,土壤瘠薄,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①错。喀斯特地貌岩石裂隙发育,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极易下渗为地下水,因此地表水缺乏,②错。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2022·山东烟台期中)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1月17日 晴13 ℃ 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孤山寨
石花洞
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
地下溶洞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①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以石灰岩为主
以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而形成
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考察小组搜集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报告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选)(2分)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考察报告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双选)(2分)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2分)
答案 (1)AD
(2)规模 分布(地表植被等)
(3)CD
(4)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解析 (1)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地表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纬度、山体海拔均较低,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2)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3)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流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4)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
2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下表为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直径/mm
0.01
0.03
0.1
1
10
100
流速/(cm·s-1)
0
0.1
1
10
100
1 000
(1)图示流域甲、乙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表中信息,在图2中绘制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图,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沉积物质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若①处岩石为石灰岩,则该地可能有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1)山麓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2)绘图见下图。 甲地沉积物质颗粒大于乙地,因为甲地比乙地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沉积的颗粒物质更大。
(3)喀斯特 西南 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位于山麓地带,从地表形态可以判断甲地地貌为冲积扇;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2)根据表格中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对应关系描点连线即可绘制出关系图。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地势起伏比乙地大,甲地河流比乙地流速快,所以甲地沉积物的颗粒较大,乙地沉积物的颗粒较小。(3)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因为我国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3.(2021·湖北黄冈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图1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2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4分)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
(3)分析图2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
答案 (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向前延伸。
(2)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中,有一石柱群,高30~45米左右,富含化石,澳大利亚政府在1950年将其命名为十二使徒岩。当初命名时,十二使徒岩也许真有12块,现今只有7块了。图1示意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位置(箭头表示夏季风向),图2示意十二使徒岩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海蚀柱形成过程素描图。
(1)推测十二使徒岩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海蚀柱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3)描述十二使徒岩倒塌并消失的过程。(6分)
答案 (1)以沉积岩为主。理由:含有化石;且有层理构造。
(2)①④③②。形成过程: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3)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石柱根基逐渐变小;石柱受重力作用倒塌、破碎;在海浪侵蚀和搬运过程中逐渐消失。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2·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某河流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中P处滑坡灾害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两处地貌分别是( )
A.河漫滩、阶地 B.阶地、江心洲
C.阶地、河漫滩 D.河漫滩、江心洲
2.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 )
A.牛轭湖 B.冰蚀湖
C.堰塞湖 D.火山湖
3.为减轻上题所述湖泊溃坝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撤离上游居民 B.开挖溢流泄洪通道
C.直接爆破摧毁 D.上游紧急开闸放水
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4~5题。
4.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
5.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
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
下图是位于四川省的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海拔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幺妹峰壁立千仞,多角峰、刃脊、U形谷。据此完成6~7题。
6.幺妹峰为(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7.幺妹峰顶部角峰、刃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2022·浙江温州市期末)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9.图中乙景观属于(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积地貌
(2021·浙江A9协作体联考)多宝沙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多宝西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实为壮观。读图完成10~12题。
10.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位于( )
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
B.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凹岸
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
D.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
11.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河漫滩
C.V形谷 D.沙滩
12.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于( )
A.东部海岸海滩 B.庐山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我国西北沙漠
(2022·江西南昌月考)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4.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向 B.东北—西南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在河口地区,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流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17.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20题。
1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溶蚀
19.该地地面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幔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2022·山东烟台期中)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1月17日 晴13 ℃ 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孤山寨
石花洞
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
地下溶洞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①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以石灰岩为主
以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而形成
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考察小组搜集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报告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选)(2分)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考察报告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双选)(2分)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2分)
2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下表为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直径/mm
0.01
0.03
0.1
1
10
100
流速/(cm·s-1)
0
0.1
1
10
100
1 000
(1)图示流域甲、乙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表中信息,在图2中绘制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图,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沉积物质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若①处岩石为石灰岩,则该地可能有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3.(2021·湖北黄冈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图1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2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4分)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
(3)分析图2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中,有一石柱群,高30~45米左右,富含化石,澳大利亚政府在1950年将其命名为十二使徒岩。当初命名时,十二使徒岩也许真有12块,现今只有7块了。图1示意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位置(箭头表示夏季风向),图2示意十二使徒岩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海蚀柱形成过程素描图。
(1)推测十二使徒岩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海蚀柱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3)描述十二使徒岩倒塌并消失的过程。(6分)
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 章末检测试卷(二)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2·山东潍坊期中)下图为“某河流河谷横剖面示意图”,图中P处滑坡灾害多发。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a、b两处地貌分别是( )
A.河漫滩、阶地 B.阶地、江心洲
C.阶地、河漫滩 D.河漫滩、江心洲
2.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 )
A.牛轭湖 B.冰蚀湖
C.堰塞湖 D.火山湖
3.为减轻上题所述湖泊溃坝危害,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撤离上游居民 B.开挖溢流泄洪通道
C.直接爆破摧毁 D.上游紧急开闸放水
答案 1.A 2.C 3.B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a处地貌在枯水位时出露,在洪水位时被淹没,说明其为河漫滩。b处地貌呈阶梯状分布,且在洪水位时不能被淹没,说明其为河流阶地,A正确。第2题,若图中P处发生滑坡,大量土石堵塞河道易形成堰塞湖,C正确。牛轭湖是曲流被裁弯取直后,弯曲河道被废弃而形成的湖泊。冰蚀湖为冰川侵蚀而形成的。火山湖与火山活动有关。第3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堰塞湖主要对下游居民造成危害,A错误。开挖溢流泄洪通道可使湖水慢慢流出,降低堰塞湖溃坝的危害程度,B正确。直接爆破摧毁会导致湖水迅速下泄,造成危害,C错误。上游紧急开闸放水,会导致堰塞湖湖泊水位短时间内升高,易导致溃坝,危害程度增加,D错误。
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下图为“某地海岸地貌简图”,图中沙坝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近海水域,近海水域有潮汐通道与外海相连。据此回答4~5题。
4.形成沙坝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海水堆积
C.风力堆积 D.冰川堆积
5.下列关于沙坝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
A.沙坝的高度不断增加
B.沙坝向外海方向扩展
C.沙坝的面积在不断萎缩
D.沙坝向近海方向扩展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沙坝的位置在近海和外海之间,距离陆地较远,受流水作用的影响较小,A错误;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形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因此沙坝主要是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波浪挟带泥沙堆积是因为海水运动,不是因为风力作用,C错误;波浪挟带泥沙堆积与冰川作用无关,D错误。故选B。第5题,沙坝位于近海和外海之间,当外海水位高于沙坝时,沙坝顶部被侵蚀,沙坝不会被抬高,A错误;海水进入近海之后,流速减慢,挟带的泥沙在沙坝内侧沉积,导致未来沙坝最可能向近海方向扩展,B错误,D正确;沙坝内侧泥沙不断沉积导致沙坝面积增大,C错误。故选D。
下图是位于四川省的四姑娘山的主峰—幺妹峰,海拔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幺妹峰壁立千仞,多角峰、刃脊、U形谷。据此完成6~7题。
6.幺妹峰为( )
A.冰川地貌 B.火山地貌
C.喀斯特地貌 D.丹霞地貌
7.幺妹峰顶部角峰、刃脊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
A.冰川堆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答案 6.A 7.B
解析 第6题,幺妹峰海拔为6 250 m,发育有现代山岳冰川,多角峰、刃脊,这些都属于冰川侵蚀地貌,A正确。第7题,在地球重力作用下,高处的冰川会缓慢地向低处滑动,冰川的侵蚀力主要依赖于所挟带的坚硬岩块,与冰川一起运动,在强大的挤压下而表现出巨大的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造成的冰蚀地貌有冰斗、刃脊、角峰、U形谷,B正确。
(2022·浙江温州市期末)下图为“四地景观图”。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四地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B.乙—雨林茂密,千沟万壑
C.丙—地形平坦,红壤广布
D.丁—地表崎岖,雪山连绵
9.图中乙景观属于( )
A.冰川地貌 B.流水地貌
C.海岸地貌 D.风积地貌
答案 8.A 9.B
解析 第8题,甲是流水侵蚀地貌,该地区山高谷深,植被丰富,A对。乙是牛轭湖,没有茂密雨林,也不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B错。丙为山麓冲积扇,多位于山地向平原的转换地带,地形起伏大,C错。丁是海蚀地貌,没有雪山连绵,D错。第9题,乙是牛轭湖,属于流水地貌,故选B。
(2021·浙江A9协作体联考)多宝沙山位于都昌县多宝乡,是江南最大的沙山(下图)。鄱阳湖畔沙山很多,南北绵延数百里,面积达三万六千多亩。多宝西山黄灿灿的“沙滩”与隔河相望的葱绿庐山形成两条独具此处水道特色的色带,实为壮观。读图完成10~12题。
10.多宝沙山所在的位置位于( )
A.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凹岸
B.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凹岸
C.流水侵蚀形成的河流凸岸
D.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
11.与多宝沙山的成因相似的是( )
A.新月形沙丘 B.河漫滩
C.V形谷 D.沙滩
12.该沙山的沙源直接来自于( )
A.东部海岸海滩 B.庐山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我国西北沙漠
答案 10.D 11.A 12.C
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多宝沙山位于流水堆积形成的河流凸岸;凹岸一侧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沙源物质少,不易形成沙山。故选D。第11题,多宝沙山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与新月形沙丘的成因相似,A正确。第12题,读图分析,注入鄱阳湖的河流每年挟带大量泥沙沉积,枯水期水位下降,附近沙洲和河漫滩出露地表,该地盛行东北风,风力大,裸露的泥沙被东北风搬离地面,受地形、植被阻挡,风力减弱,挟带的泥沙沉积形成多宝沙山,C正确;当地离东部海岸海滩和西北沙漠距离远,且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不利于泥沙长距离搬运,A、D错误;该地的盛行风为东北风,庐山位于多宝沙山的西北部,不可能成为沙源地,B错误。
(2022·江西南昌月考)下图为“某地沙丘景观图”,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类地貌在我国分布较广泛的地区是( )
A.大兴安岭地区 B.内蒙古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4.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向 B.东北—西南向
C.东西向 D.南北向
答案 13.B 14.A 15.B
解析 第13题,沙丘地貌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较广泛,内蒙古地区该类地貌分布较广,B正确。第14题,沙丘地貌中,迎风坡的坡度更缓,等高线稀疏,背风坡的坡度更陡,等高线密集。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的西北侧等高线稀疏,为迎风坡,东南侧等高线密集,为背风坡,结合图中方向信息可知,①正确。故选A。第15题,在新月形沙丘中,新月形沙丘翼角彼此相连形成新月丘链,其走向与当地主导风向垂直。该区域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所以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东北-西南向,故选B。
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在河口地区,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流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
17.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
答案 16.D 17.D
解析 第16题,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洪积扇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第17题,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河槽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
下图示意某地常见的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8~20题。
18.形成图中“天窗”的主要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板块张裂 D.流水溶蚀
19.该地地面可能发育的地貌有( )
①洼地 ②峰林 ③石幔 ④石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该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②地表水源丰富,生产生活供水充足 ③地貌景观丰富独特,适合发展旅游业 ④地表破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8.D 19.A 20.C
解析 第18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此处有石钟乳,为典型的喀斯特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此“天窗”的形成过程为:地表水沿岩层裂隙不断向下溶蚀,形成落水洞,地下溶洞不断扩大,顶部不断坍塌,最终形成此景观中的“天窗”落水洞。故选D。第19题,地面喀斯特景观主要有:石芽、溶沟、石林、溶丘、峰丛、峰林、孤峰、溶蚀漏斗和溶蚀洼地、溶蚀平原等,故选A。第20题,喀斯特地貌区地形起伏大,土壤瘠薄,不适合发展种植业,①错。喀斯特地貌岩石裂隙发育,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极易下渗为地下水,因此地表水缺乏,②错。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21.(2022·山东烟台期中)阅读考察报告,回答下列问题。(8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1月17日 晴13 ℃ 风力2~3级
考察地点概况: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北京市西南与河北省交界处,有丰富的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景观,是北方地区喀斯特地貌的典型代表。
考察记录单:
地点
孤山寨
石花洞
类型
地表岩溶地貌
地下溶洞
地貌景观
地貌景观描述
形态
①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物质组成
以石灰岩为主
以石灰岩为主
色彩
岩石呈灰褐色,可见漫山红叶
岩石呈灰色、乳白色,有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
地貌形成条件
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而形成
拓展学习: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多种多样。考察小组搜集了四幅地貌景观图,描述其景观特点并进行分类。
(1)考察报告中①处最可能记录的是________。(双选)(2分)
A.奇峰林立 B.冰川广布
C.地势平坦 D.地表崎岖
(2)除考察报告中所列项目之外,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
(3)根据地貌形成条件判断,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双选)(2分)
A.植被 B.土壤
C.岩石 D.水文
(4)对“拓展学习”四幅景观图中的地貌进行分类,并说出理由。(2分)
答案 (1)AD
(2)规模 分布(地表植被等)
(3)CD
(4)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解析 (1)由考察报告可知,①处地表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奇峰林立。故A、D正确,C错误。图中信息未见冰川发育,而且房山世界地质公园所在地区纬度、山体海拔均较低,无冰川发育,故B错误。(2)地貌景观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形态、物质组成、色彩、规模、分布、植被等。(3)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流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因此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及特点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故C、D正确。(4)分类并说出理由,合理即可。
22.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下表为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直径/mm
0.01
0.03
0.1
1
10
100
流速/(cm·s-1)
0
0.1
1
10
100
1 000
(1)图示流域甲、乙两地的地貌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据表中信息,在图2中绘制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关系图,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地貌沉积物质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若①处岩石为石灰岩,则该地可能有________地貌,该地貌在我国________地区分布较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1)山麓冲积扇 河口三角洲
(2)绘图见下图。 甲地沉积物质颗粒大于乙地,因为甲地比乙地坡度大,河流流速快,沉积的颗粒物质更大。
(3)喀斯特 西南 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降水丰富
解析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位于山麓地带,从地表形态可以判断甲地地貌为冲积扇;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口处,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2)根据表格中河流沉积物颗粒直径与流速的对应关系描点连线即可绘制出关系图。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地势起伏比乙地大,甲地河流比乙地流速快,所以甲地沉积物的颗粒较大,乙地沉积物的颗粒较小。(3)石灰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喀斯特地貌;我国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因为我国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23.(2021·湖北黄冈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科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形成后,沙丘背风地带地面水平方向上出现风速差异,风速差异引起气压差异,风速与气压呈负相关。在干旱的气候、丰富的地下水和盛行风向的影响下,沙漠中会出现沙丘与湖泊共存的独特景观。图1为新月形沙丘形态及其背风地带地面水平风速分布。图2是月牙湖沙漠湖泊景观。
(1)简述风向与新月形沙丘形态特征的关系。(4分)
(2)简析风蚀方向由a到b的原因。(4分)
(3)分析图2月牙湖形成的过程。(6分)
答案 (1)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顺风向向前延伸。
(2)a地风速小,气压高,b地风速大,气压低,a、b间的气压差导致风从a流向b,风沿ab方向侵蚀。
(3)在东北风作用下,沙粒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在沙丘背风坡,沿着风蚀方向发生风蚀作用,形成月牙形湖盆;持续的风蚀作用后,地下水出露,形成月牙湖。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在澳大利亚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中,有一石柱群,高30~45米左右,富含化石,澳大利亚政府在1950年将其命名为十二使徒岩。当初命名时,十二使徒岩也许真有12块,现今只有7块了。图1示意坎贝尔港国家公园位置(箭头表示夏季风向),图2示意十二使徒岩景观。
材料二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海蚀柱形成过程素描图。
(1)推测十二使徒岩的岩石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海蚀柱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形成过程。(6分)
(3)描述十二使徒岩倒塌并消失的过程。(6分)
答案 (1)以沉积岩为主。理由:含有化石;且有层理构造。
(2)①④③②。形成过程: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
(3)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石柱根基逐渐变小;石柱受重力作用倒塌、破碎;在海浪侵蚀和搬运过程中逐渐消失。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