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授课ppt课件
展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前,中国是某 品牌鞋最大的生产基地,生产份额超过 全球 40%。但到2015年,越南生产份额 最大。21 世纪初,美国市场上该品牌 鞋基本都是“中国制造”,如今却更多 地看到“越南制造”。【思考题】 什么原因导致了该品牌鞋生产地的变化?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目的、基本规律。2.运用资料,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3.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对产业转出区和承接区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二、东亚、东南亚的产业转移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的影响
1、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方向、目的
方向:发达区域到欠发达区域
分类:国内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较小;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2、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思考:①如图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工业化之初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什么?②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国家或地区变成转出国或地区?
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劳动力丰富廉价。
制鞋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地因劳动力价格提升而不断向劳动力价格低的地区转移
①为了开辟国际市场;②为了避开限制。
原因:产品的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者国内市场满足不了其发展壮大的需要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表现: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国家政策的不同,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企业为了避开跨国销售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就直接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欧洲西部、北美经济不振,市场疲软,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
转出地:政府调整政策迫使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承接地:政府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企业进驻
(3)政策因素(调节作用)
近些年,受政策因素推动,我国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近百家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开展业务。
转出地:项目审批、价格管制、紧缩信贷等方式迫使一些落后产业向外转移。
承接地:通过优惠的土地、税收、区域补贴政策以及改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等来吸引企业进驻。
【总结归纳】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2、市场因素3、政策因素4、其他因素:①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地价昂贵;用地紧张③原材料短缺④运输成本增加⑤环境污染等
案例:我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厂(书本P78)
①为什么我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的企业多为制鞋等企业?②为什么新建工厂主要分布在亚吉铁路沿线?③我国企业去埃塞俄比亚建厂主要受哪些政策因素的影响?
制鞋等企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程度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我做在埃塞俄比亚建厂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分布在铁路沿线,交通便利,且吉布提为沿海国家,已形成海陆联运,有利于拓展欧洲市场。
主要考虑欧美国家对产自我国和来自非洲的许多工业产品的政策差异性(如关税政策和限量政策)。
二、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
●◯自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开始向国外转移产业,推动东亚、东南亚持续、大规模的产业转移。●◯20世纪80年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充足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境外投资。●◯21世纪以来:更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中西部地区,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成为服装、制鞋、家电等产业转移的新的承接地。
近代纺织工业化生产起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
美国在1900年前后成为新的纺织制造中心
二战后全球纺织制造中心转向日本
1960年代后转移到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区。2001年后中国成为纺织制造中心。
近年来,东南亚地区成为全球纺织制造业中心。
①时间规律:率先转移____________工业和轻工业,接着转移重化工业,最后转移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②空间规律:由______国家或地区向______国家或地区转移。
●结合课本内容,总结产业转移的一般时空规律。
思考:为什么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而东亚国家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价格便宜,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为经济发展积累资金。
三、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产业转出区而言: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对于产业承接区而言:承接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日本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案例:分析日本通过产业废旧建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思考:1.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迁出了哪些产业?2.迁出后日本的工业如何发展,企业迁出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日本将轻纺、机电等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迁到成本较低的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
日本重点发展化工、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电子、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利影响:①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②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③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不利影响:①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即原有产业萎靡萧条,新兴产业又未能发展起来。
转出地:发展处于开发期和增长阶段的产业, 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组织营销。承接地:发展处于成熟期或衰退阶段的产业,从事产品加工。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问题:按照不同国家在产品生产环节价值链的分工,发展中国家总是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发展中国家为了改变现状,在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要加强技术引进或自主研发;其次,要考虑转入企业是否适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最后,要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利弊,特别要关注环境污染。
转出地:随着产业移出,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承接地: 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加 缓解就业压力
3、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总结归纳】东亚、东南亚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总结归纳】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利: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减少;利:环境污染减少,环 境质量提高。
利:①优化产业结构(二转三)②提高国民经济收入;弊:失业人口增加。
弊:经济发展,加速自然 资源消耗;弊:环境污染加剧, 生态质量下降。
利:①优化产业结构(一转二) ②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提高国民收入;③缓解就业压力。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请你试着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活动:分析新疆纺织工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书本P81-82)
认真阅读书本P81-82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新疆承接东部棉纺织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原料:新疆作为优质棉花重要产区,生产原料充足,原料运输成本低;自然条件: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自然条件一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地形平坦;③社会经济有利条件:政策优势,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低。
2、说出“东锭西移”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①纺织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②可以减少外来务工人员涌入东部发达地区,降低城市人口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3、新疆大力发展棉纺织业,会面临哪些困难?请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①基础设施的完善问题,产业链发展需要相关基础实施的配套完善;②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③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技术等需要提高;④相应的政策及政府服务需要完善。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考题,产业转移2,资本+技术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图文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产业转移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产业转移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中国制造,越南制造,印度尼西亚制造,①劳动力,21世纪以来,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