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5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5752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备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备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民法,名词点击P4,教材P5探究与分享,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特别提醒】 民法调整的主体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民法调整的内容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主体不平等不适用民法)
法人不是“人”而是“组织”
自然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公民都是自然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2.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内涵: 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⑵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据年龄和智力状态】
案例1:某网络音乐直播平台一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3岁的中学生小李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微信钱包中的3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为其进行打赏。父母发现后,能否要回打赏的3万元钱?为什么?
【解析】案例中,因小李是13岁的中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对于他转账给主播的钱,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
10岁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对卖手表的行为和他的行为能力不相符合。因此,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妈妈要求要回手表,能得到法律的支持。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能不能)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对所贩得商品的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该商品②甲欠乙人民币3000元未还③甲假冒乙的商标的侵权关系的客体是该商标④甲散布乙整容谣言的侵权关系的客体是隐私利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②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在甲从乙处借款3000元的债权关系中,指向对象不是特定钱款,而是乙要求甲实施的还款行为才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故②错误。 ④在甲散布乙整容谣言的侵权关系中,谣言不是真实的,未涉及隐私,这一侵权关系的客体是名誉利益,故④错误。
例如:某有限责任公司和某银行签订贷款合同贷款50万元。某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利----获得银行提供的50万元贷款; 义务------承担向某银行还款的义务某银行的权利------要求某有限责任公司还款的权利 义务------提供某有限责任公司50万元贷款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评析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观点。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的返还】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⑴“拾金不昧”是指拾得他人物品不占为己有。它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材料中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的行为弘扬了传统美德,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符合道德层面的拾金不昧。⑵ 《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材料中的失主主动提出悬赏,领取遗失物时应按承诺支付给拾得者一定报酬。所以,小林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也是合法的。
(1)为什么?(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体现: 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孟某、江某夫妇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该姓名违背公序良俗为由拒绝办理。孟某认为其女儿享有姓名权,且父母有为子女取名的自由。有人则认为,这种取名方法不带有父母任何一方姓氏,过于任性,与习惯做法不符,不应提倡。
♦结合生活中通常的取名方法,讨论案例中的取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并说明理由。
教材P6 探究与分享: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注意: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
案例:寒假期间,10岁的刘某将积攒的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去买游戏机。某商店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给了刘某一台游戏机。父母知道后带着他到商店要求退货,遭到商店的拒绝,刘某父亲将商店告上了法院。
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从事的重大行为由监护人负责行使。在本材料中刘某明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售货员无视刘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损害了刘某的利益,违反了公平原则。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游戏机给中学生,违反了诚信原则。售货员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卖游戏机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学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⑴商店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哪些基本原则?说明理由。
⑵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样裁决这一纠纷?
刘某明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行为是无效的,商店应该退货。因其违背了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民法,二民事法律关系,NO1主体,NO2客体,NO3内容,p4名词点击,即学即练,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图片ppt课件,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民事法律关系,名词点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说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解析民法基本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