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2.4-2.6组成物质的元素-表示物质的符号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2.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6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2-3.3氧化与燃烧-化学方程式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4二氧化碳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4.1-4.2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试卷 4 次下载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3.1 空气与氧气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展开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三章
1.1空气与氧气
考点目录;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考点二、五分之一实验
考点三、氧气的制取
一、考点分析
考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3%
0.04%
0.03%
(1) 空气组成成分探究:
(2)空气的利用:
(1)O2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也叫助燃,常用于焊接、切割金属等方面。
(2)N2:a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稳定。
b用途:灯泡中充氮气可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充入氮气可防腐;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氮可以做冷冻剂,医疗上用液氮冷冻麻醉或冷藏人体细胞组织等。
(3)稀有气体:a氦、氖、氩、氪、氙和氡等气体的总称,是混合物。
b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用途:常用作保护气;做光源(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考点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
1、测定原理:在一个密闭容器内,用一种足量的易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倒吸入密闭容器内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装置图
3、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大量白烟产生。
B、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4、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化学方程式: 4P + 5O2 2P2O5
6、注意事项:
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b.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c.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d.在实验前,导管应预先注满水,(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e.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f.点燃红磷伸入瓶中要立即塞紧瓶塞(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考点三、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2O2 和加热分解 KMnO4 或 KCl O3 ,化学方程式为:
(1)2H2O2 MnO2 2H2O + O2 ↑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2KClO3 MnO2 2KCl + 3O2↑
工业上用 分离空气 制取氧气。——物理变化
2.在过氧化氢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度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二步:将药品装入试管中,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第三步:用酒精灯外焰给试管加热,先预热。第四步:等气泡连续均匀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五步:先撤导管,再灭酒精灯。
氧气的验满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就证明已经收满。
二、热点题型详解
【题型一】空气的成分
1.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在空气中,氮气约占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总体积的21%,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等大约占1%,因此R代表的是氧气,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2.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A.CO2 B.N2 C.H2O D.O2
【答案】C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或结合吸入与呼出气体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解析】
故答案为:C
3. .中国举办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 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D. 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答案】 C
【解析】:A.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A错误; B.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但支持燃烧,故B错误; C.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故C正确;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4.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B.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C.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D. 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 C
【解析】:A.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对植物和建筑物有腐蚀作用,因此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故A正确不合题意;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因此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B错误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题型二】五分之一实验的探究
1.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后,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体积小于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实验装置漏气 B.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量
C. 实验前将弹簧夹夹紧 D. 燃烧红磷时插入得太慢
【答案】 D
【解析】:A.如果实验装置漏气,外面的氧气会不断进入瓶内,导致进入瓶内的水偏少,故A不合题意;B.如果实验中红磷不足,那么瓶子中的氧气就不能完全反应,导致进入瓶内的水偏少,故B不合题意; C.实验前将弹簧夹夹紧,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不会从导管口溢出,故C不合题意;D.如果燃烧红磷时插入的太慢,瓶子中的空气会受热从瓶口溢出,常温下瓶中的空气减少,必然导致进入瓶子中的水体积大于15 , 故D符合题意。
故选CD。
2.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答案】C
【解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④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故选:C.
3.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甲图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
B.乙图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C.丙图中的水通过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丁图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
【答案】B
【解析】A.甲图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体积,故A不合题意;B.乙图中的水不但可以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还可以吸收反应产物二氧化硫,减小对空气的污染,故B符合题意;C.丙图中的水通过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故C不合题意;D.丁图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H2何时收集满,故D不合题意。
4. 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中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在白磷被点燃至装置恢复到室温的这段时间内,集气瓶中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A. B.C. D.
【答案】C
【解析】(1)白磷燃烧会消耗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压强增大量远远大于氧气消耗引起的压强减小量,所以在反应结束前,集气瓶内的气压是增大的。(2)当反应结束后,没有热量产生,集气瓶内气体的温度开始下降,气压不断减小。(3)当温度降低到室温时,由于其中有1/5体积的氧气被消耗,所以气压也会减小1/5,即现在的气压是标准气压的4/5=0.8.故C正确,而A、B、D错误。
【题型三】氧气的制取实验
1. (2019九上·鄞州月考)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密度小于空气的且不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的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如H2),密度大小只要看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密度就基本大于空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要大,因此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因为氧气不容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①②其实就是排水法,可以作为收集氧气的装置;③④其实也是向上排空气法,因此也可以作为收集氧气的装置;但是⑤⑥却是向下排空气法,所以不能作为收集氧气的装置
2.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H2O2 MnO2→ H2O+O2 方法二:KMnO4 点燃→ K2MnO4+MnO2+O2
(1)两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都是________反应。
(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现用方法一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答案】(1)分解 (2)分液漏斗;①③④⑧⑦(或①③④⑧)
【解析】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完整的实验装置包含:反应装置、干燥(除杂)装置、收集(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1)两个反应都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分解;(2)仪器A为分液漏斗;用方法一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不需要加热。由于过氧化氢溶液中有水,导致制得的氧气中含有水分,就要除去水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气体通入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否则会把瓶中的浓硫酸压出),如果用排水法收集,则又会混入水分,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且应从长导管进入;故答案为:分液漏斗;①③④⑧⑦(或①③④⑧);
3. 利用图示仪器通过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如下:
(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________,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
(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________ (填字母)螺母改正错误。
(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如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
B.反应一段时间,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
【答案】(1)用手紧握试管 (2)AB (3)A
【解析】(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用手紧握试管;(2)组装仪器,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故应该调整AB处螺母。故答案为:AB;(3)收集并测量气体的体积时,加热时间过短,反应物反应不完全会使测量结果不准。而B的操作会导致氧气部分逸出,从而使结果产生偏差。故答案为:A;
三、巩固提升
1. 区别空气和氧气两瓶气体的方法是 ( )
A. 比较气体的颜色 B. 闻气味
C.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 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C
【解析】: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通过比较颜色进行区别,A、B错误;纯氧中带火星的木条能复燃,空气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两瓶气体,C选项正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所以在瓶中倒入二氧化碳一般不会变浑浊。氧气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2. .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该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 不 应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
A. 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 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 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 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消耗的燃料越来越多
【答案】 C
【解析】: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那么氧气就会减少,支持正方观点,故A不合题意;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而现在空气中的氧气只有21%,那么氧气在不断减少,支持正方观点,故B不合题意;C.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与氧气的消耗没有关系,故C符合题意;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消耗的燃料越来越多,那么氧气会逐渐减少,支持正方观点,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3. 如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通过足量的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来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铁丝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 若燃烧匙中的红磷继续增多,水位上升将更多
D. 若燃烧匙中红磷不足,会使测量氧气含量偏少
【答案】 D
【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A错误;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者产物都是气体,会使集气瓶内气压几乎不变,无法测量消耗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C.加入红磷是足量的,如果集气瓶中的氧气已经完全消耗,那么即使加入再多的红磷,也无法使水温上升,故C错误;D.如果红磷不足,那么不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会偏小,从而使测得氧气含量偏少,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答案】D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烟”为固态,而“雾”为液态,A不正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结论的叙述,B不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C不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D正确。
5. (2020八下·拱墅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检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实验记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住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
B.将打磨后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可増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答案】C
【解析】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住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故A正确不合题意;B.将打磨后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可増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使铁丝充分燃烧,故B正确不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并放热,并生成白烟,故C错误符合题意;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防止熔融物直接接触瓶底发生炸裂,
故D正确不合题意。
6.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答案】C
【解析】该装置洗气除杂时不管密度大小,都是长进短出;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短进长出;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密度大则长进短出,密度小则短进长出。a导管连接供氧气的钢瓶,A错误;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B错误;若有氧气输出,瓶内水中有气泡,C正确;该装置可以通过气泡的快慢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D错误。
7. (2020·温州模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巾,可以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干燥、收集、测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处理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方式①:瓶内装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由b进a出
B.方式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a进气收集氧气
C.方式③:排出瓶中原来储存的氧气,由b通入水,氧气从a排出
D.方式④:瓶内装满水后用排水法测量通入氧气的体积,由a进氧气,b接量筒
【答案】B
【解析】A、方式①:瓶内装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由b进a出 ,气体在通过浓硫酸的过程中水蒸气被吸收,处理合理,A错误;B、方式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进来将空气向上逐渐排出,所以应该是从b进入,处理不合理,B正确;C、方式③:排出瓶中原来储存的氧气,由b通入水,氧气从a排出。通入的水会将长导管的下部封住,所以氧气要从a排出,处理合理,C错误;D、方式④:瓶内装满水后用排水法测量通入氧气的体积,由a进氧气,气体在瓶内积累,气压增大将液化由b压出,所以b接量筒处理合理,D错误。
8.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__ (填字母,下同),气体收集装置为________或________;该装置中,固定仪器时的一条主要注意事项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处要________ 。
(4)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移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
(5)若使用B装置来进行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6)经查资料可知,NH3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来制取NH3,选用________装置作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装置来收集NH3,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酒精灯;锥形瓶(2)A;E;F;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3)放一团棉花(4)D(5)剂;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6)A;G;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且极易溶于水,G装置可处理尾气
【解析】(1)对于实验器材的认识;故答案为:酒精灯,锥形瓶;(2)选择A|G|发生装置条件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如A适用于固+固 Δ→ 气,B适用于固+液 → 气。收集装置应考虑气体的密度、气体的溶解性等,D是向下排空气法,E是向上排空气法,根据题意氧气的收集装置应是E或F。故答案为:A,E,F,试管口向下倾斜;(3)为了防止固体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中,所以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故答案为:放一团棉花;(4)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药品、连接实验装置,开始实验,最后整理实验器材;故答案为:D;(5)双氧水自身分解较慢,所以要加入催化剂让其分解的更快;故答案为:催化剂;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氧气;(6)制取NH3的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固+固 Δ→ 气,所以发生装置是选A,由于NH3具有刺激性气味,且极易溶于水,所以用G来收集较好。故答案为:A,G,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会污染空气,且极易溶于水,G装置可处理尾气;
9. (2019八下·台州期末)几位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多少。实验中发现测量值明显高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值。据此,他们展开了讨论。
(1)仪器 A 的名称为________。
(2)小科认为要重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请写出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________。
(3)小妍认为可能是实验操作不当引起。以下是他记录的部分实验步骤,会引起测量值偏大的有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
B.试管未冷却至室温后就进行读数
C.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
(4)改进实验后重新测量仍然出现以上结果。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查阅资料后确定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分解引起。二氧化锰难溶于水,锰酸钾易溶于水,溶液呈深绿色。
他们对试管内的物质充分加热,再将试管中的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发现不溶物中有二氧化锰,滤液呈无色。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两位同学提出两种观点:
小科:不溶物中有二氧化锰,说明超出部分的氧气全部由锰酸钾分解的。小妍:滤液呈无色,说明超出部分的氧气全部由锰酸钾分解的。
对于以上两种观点,请任选一种对其可靠性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铁架台(2)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若气密性良好,导管口冒气泡(3)A,B
(4)小科观点可靠。因为有二氧化锰存在,说明二氧化锰不分解,则锰酸钾发生了分解。小妍观点不可靠。溶液无色只能证明锰酸钾已分解,但不能确定二氧化锰是否分解。
【解析】(1)根据指定的仪器名称完成填空; (2)使用“手捂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导管中存有部分空气,因此开始的气泡是排出的空气,只有气泡连续稳定的冒出时,才能将导管插入集气装置;开始收集到的氧气温度高,体积比室温下大,因此只能等温度到达室温后才能读数;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再熄灭酒精灯,不会对产生的氧气体积产生影响;(4)不溶物中有二氧化锰,说明多出的氧气与二氧化锰肯定无关;溶液无颜色,说明锰酸钾完全分解,即多出氧气的产生与锰酸钾有关。
四、课后作业
1.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 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C. 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气泡,再开始收集
D.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答案】 A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产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A错误符合题意,而B、C、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 1.(2020八上·温州期中)下图是实验室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将高锰酸钾放入试管底部,固定在铁架台上,且管口略微向下,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炸裂;在导管口放入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的颗粒堵住导管口发生爆炸,并用酒精灯加热,故A正确B.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注意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故B错误;C.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即可,不能伸入瓶内,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花四溅,如果熔融物滴落在瓶底,很容易发生炸裂,因此在瓶底放入一层细沙或少量的水,故D错误。
2.(2019八下·台州期末)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D
【解析】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氧气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故A错误;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b通入 ,故B错误;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表明该气体是氧气,故C错误;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故D正确。
3. 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混有 14 体积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集气瓶中
灌 14 的水
集气瓶中
灌 34 的水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
体积的 14 处
导管伸入到集气瓶
体积的 34 处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排出多少体积的水则收集多少体积的氧气分析。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混有1/4体积空气的氧气,则需用排水法收集,排出多少体积的水则收集多少体积的氧气,则集气瓶中注入3/4体积的水;
4. .人们制作霓虹灯时需充人稀有气体,这是因为稀有气体( ▲ )
A.密度比较小 B.在空气中比较多
C.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能制造低温环境
【答案】C
【解析】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可制作霓虹灯。
故答案为:C
5.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C.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A.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21%,氮气占78%,所以含量最多的是氮气而不是氧气,故A错误;B.空气以氧气和氮气为主,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故B错误;C.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D.空气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所以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D正确。故答案为:D
6. .如图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的部分仪器或装置。
(1)连接发生装置时,需要用到图甲中的仪器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若高锰酸钾里有杂质(杂质受热不分解),为了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通过图乙装置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为了使实验数据准确,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应该是( )
A.检验氧气的纯度后
B.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
C.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时
【答案】 (1)①②⑤(2)B
【解析】:(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需用到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那么需要用到甲图中的仪器有:①②⑤;(2)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明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因为要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应该是收集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因此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集,故选B。
7. .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集气瓶中事先装入少量的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完成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4.请用N、H、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
(2)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液态物质________。
【答案】 (1)使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使瓶内氧气充分反应)(2)集气瓶漏气;未等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红磷的量太少
【解析】:(1)该实验中使用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使瓶内的氧气消耗完 (使瓶内氧气充分反应);
(2)实验完成后,若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原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集气瓶漏气;未等装置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红磷的量太少。
8. (2019八下·金华期中)如图是小珂和小琦各自设计的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本题的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小珂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溶解氧且不与氧气反应),请回答问题:
(1)小珂同学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装置编号)________。
(2)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请按气体的流向,用装置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①→ ________。
(3)小琦同学设计了图C 的装置,并用仪器乙收集氧气。仪器甲叫__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为________。
【答案】(1)A (2)②→③→⑤(或②→③→⑤→④) (3)分液漏斗;排水法
【解析】(1)小珂同学制取氧气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常温反应,发生装置应选择A;(2)现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 则要先制取氧气,再干燥,再收集,连接顺序为 ①→②→③→⑤;(3)仪器甲名称为分液漏斗,收集装置的方法是排水法。
9. (2019八下·嘉兴月考)小晨和小萍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她们进行了如下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21%)
【设计实验】:小晨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________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晨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亮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小萍认为还不能确定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需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结论】:再经过数次实验并计算后得出: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为48.7%。则小晨在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装水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保留整数)
【继续探究】:小萍认为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请你提出实验改进的措施________。
【答案】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连续、均匀;;35%;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再用排油法收集氧气
【解析】【设计实验】如果过氧化氢的浓度太大,分解速度太快,会造成生成的氧气不易收集;
【实验研究】开始时导气管中存在空气,应该将其排出,才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而气泡均匀连续是氧气纯净的标志;【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以及空气的组成计算出水的分数;【继续探究】可以从增加干燥装置,或者用油代替水完成实验方面思考。【设计实验】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稀释过氧化氢溶液,减缓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实验结论】设在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装水的体积分数是x,则:
x+(1-x)×21%=48.7%解得:x≈35%。【继续探究】采用该方法收集的氧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实验改进的措施是:收集氧气前增加气体的干燥装置,再用抽气法收集氧气。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4.3植物的根与物质的吸收 (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四章植物与土壤43复习-解析版docx、2020-2021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四章植物与土壤43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复习解析版docx、37碳循环与氧循环用复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4.6保护土壤(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讲义(机构 )4.6保护土壤(考点分析+热点题型详解+巩固提升),文件包含46保护土壤解析版docx、46保护土壤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