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长沙市湘一芙蓉二中学中考数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某车间需加工一批零件,车间20名工人每天加工零件数如表所示:
每天加工零件数
4
5
6
7
8
人数
3
6
5
4
2
每天加工零件数的中位数和众数为( )
A.6,5 B.6,6 C.5,5 D.5,6
2.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DE∥AB,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已知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为半径作弧,连接弧的交点得到直线l,在直线l上取一点C,使得∠CAB=25°,延长AC至点M,则∠BCM的度数为( )
A.40° B.50° C.60° D.70°
4.已知方程的两个解分别为、,则的值为()
A. B. C.7 D.3
5.如图,二次函数y=ax1+bx+c(a≠0)的图象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对称轴为直线x=1,且OA=OC.则下列结论:①abc>0;②9a+3b+c>0;③c>﹣1;④关于x的方程ax1+bx+c=0(a≠0)有一个根为﹣;⑤抛物线上有两点P(x1,y1)和Q(x1,y1),若x1<1<x1,且x1+x1>4,则y1>y1.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3个 C.4个 D.5个
6.如图,已知菱形ABCD,∠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 )
A.16 B.12 C.24 D.18
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3a2﹣6a2=﹣3
B.(﹣2a)•(﹣a)=2a2
C.10a10÷2a2=5a5
D.﹣(a3)2=a6
8.在下列各平面图形中,是圆锥的表面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9.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A.
B.
C.
D.
10.(2016福建省莆田市)如图,OP是∠AOB的平分线,点C,D分别在角的两边OA,OB上,添加下列条件,不能判定△POC≌△POD的选项是( )
A.PC⊥OA,PD⊥OB B.OC=OD C.∠OPC=∠OPD D.PC=P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如图,在ABCD中,AB=6cm,AD=9cm,∠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AE,垂足为G,BG=cm,则EF+CF的长为 cm.
12.小明用一个半径为30cm且圆心角为240°的扇形纸片做成一个圆锥形纸帽(粘合部分忽略不计),那么这个圆锥形纸帽的底面半径为_____cm.
13.观察下列的“蜂窝图”按照它呈现的规律第n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14.株洲市城区参加2018年初中毕业会考的人数约为10600人,则数106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
15.如图,在Rt△ABC中,∠BAC=90°,AB=AC=4,D是BC的中点,点E在BA的延长线上,连接ED,若AE=2,则DE的长为_____.
16.如图,C为半圆内一点,O为圆心,直径AB长为1 cm,∠BOC=60°,∠BCO=90°,将△BOC绕圆心O逆时针旋转至△B′OC′,点C′在OA上,则边BC扫过区域(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cm1.
17.如图,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与矩形OABC的边长AB、BC分别交于点E、F且AE=BE,则△OEF的面积的值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汉字,寓意深广.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市某中学举行“汉字听写”比赛,赛后整理参赛学生的成绩,将学生的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但均不完整.
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参加比赛的学生共有____名;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为____,表示“D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度;组委会决定从本次比赛获得A等级的学生中,选出2名去参加全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已知A等级学生中男生有1名,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出所选2名学生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
19.(5分) “千年古都,大美西安”.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西安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景点对应的名称分别是:A:大雁塔 B:兵马俑 C:陕西历史博物馆 D:秦岭野生动物园 E:曲江海洋馆).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求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若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估计“最想去景点B”的学生人数.
20.(8分)△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作出平移后的△A2B2C2,并写出△A2B2C2各顶点的坐标;观察△A1B1C1和△A2B2C2,它们是否关于某条直线对称?若是,请在图上画出这条对称轴.
21.(10分)如图,以D为顶点的抛物线y=﹣x2+bx+c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在直线BC上有一点P,使PO+PA的值最小,求点P的坐标;在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10分)(1)计算:|﹣2|﹣(π﹣2015)0+()﹣2﹣2sin60°+;
(2)先化简,再求值:÷(2+),其中a= .
23.(12分)如图,AB为圆O的直径,点C为圆O上一点,若∠BAC=∠CAM,过点C作直线l垂直于射线AM,垂足为点D.
(1)试判断CD与圆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直线l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圆O的半径为3,并且∠CAB=30°,求AD的长.
24.(14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ABC=90°,点D、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点F、G是边AC的三等分点,DF、EG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连接HA、HC.
(1)求证:四边形FBGH是菱形;
(2)求证:四边形ABCH是正方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A
【解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由表知数据5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
因为共有20个数据,
所以中位数为第10、11个数据的平均数,即中位数为=6,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用到的知识点: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D
【解析】
∵AD//BC,DE//AB,∴四边形ABED是平行四边形,
∴ , ,
∴选项A、C错误,选项D正确,
选项B错误,
故选D.
3、B
【解析】
解:∵由作法可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C=BC,
∴∠CAB=∠CBA=25°,
∴∠BCM=∠CAB+∠CBA=25°+25°=50°.
故选B.
4、D
【解析】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将其代入x1+x2−x1•x2中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方程x2−5x+2=0的两个解分别为x1,x2,
∴x1+x2=5,x1•x2=2,
∴x1+x2−x1•x2=5−2=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5,x1•x2=2.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是关键.
5、D
【解析】
根据抛物线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解:由抛物线的开口可知:a<0,由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可知:c<0,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0,∴b>0,∴abc>0,故①正确;
令x=3,y>0,∴9a+3b+c>0,故②正确;
∵OA=OC<1,∴c>﹣1,故③正确;
∵对称轴为直线x=1,∴﹣=1,∴b=﹣4a.
∵OA=OC=﹣c,∴当x=﹣c时,y=0,∴ac1﹣bc+c=0,∴ac﹣b+1=0,∴ac+4a+1=0,∴c=,∴设关于x的方程ax1+bx+c=0(a≠0)有一个根为x,∴x﹣c=4,∴x=c+4=,故④正确;
∵x1<1<x1,∴P、Q两点分布在对称轴的两侧,
∵1﹣x1﹣(x1﹣1)=1﹣x1﹣x1+1=4﹣(x1+x1)<0,
即x1到对称轴的距离小于x1到对称轴的距离,∴y1>y1,故⑤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1+bx+c系数符号由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确定.本题属于中等题型.
6、A
【解析】
由菱形ABCD,∠B=60°,易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可得AC=AB=4,则可求得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
∵∠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BC=4,∴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4AC=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7、B
【解析】
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可得出结论.
【详解】
选项A,由合并同类项法则可得3a2﹣6a2=﹣3a2,不正确;
选项B,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可得(﹣2a)•(﹣a)=2a2,正确;
选项C,根据整式的除法可得10a10÷2a2=5a8,不正确;
选项D,根据幂的乘方可得﹣(a3)2=﹣a6,不正确.
故答案选B.
考点: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单项式乘单项式.
8、C
【解析】
结合圆锥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底面展开是一个圆.
【详解】
解:圆锥的展开图是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形组成的图形.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熟记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圆锥的平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
9、A
【解析】
先确定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再根据点平移的规律得到点(0,0)平移后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1),然后根据顶点式写出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
【详解】
抛物线y=x2的顶点坐标为(0,0),把点(0,0)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对应点的坐标为(-2,-1),所以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1.
故选A.
10、D
【解析】
试题分析:对于A,由PC⊥OA,PD⊥OB得出∠PCO=∠PDO=90°,根据AAS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B OC=OD,根据SAS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C,∠OPC=∠OPD,根据ASA判定定理可以判定△POC≌△POD;,对于D,PC=PD,无法判定△POC≌△POD,故选D.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5
【解析】
分析:∵AF是∠BAD的平分线,∴∠BAF=∠FAD.
∵ABCD中,AB∥DC,∴∠FAD =∠AEB.∴∠BAF=∠AEB.
∴△BAE是等腰三角形,即BE=AB=6cm.
同理可证△CFE也是等腰三角形,且△BAE∽△CFE.
∵BC= AD=9cm,∴CE=CF=3cm.∴△BAE和△CFE的相似比是2:1.
∵BG⊥AE, BG=cm,∴由勾股定理得EG=2cm.∴AE=4cm.∴EF=2cm.
∴EF+CF=5cm.
12、20
【解析】
先求出半径为30cm且圆心角为240°的扇形纸片的弧长,再利用底面周长=展开图的弧长可得.
【详解】
=40π.
设这个圆锥形纸帽的底面半径为r.
根据题意,得40π=2πr,
解得r=20cm.
故答案是:20.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确定底面周长=展开图的弧长这个等量关系,然后由扇形的弧长公式和圆的周长公式求值.
13、3n+1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第1个图有4个图案,第2个共有7个图案,第3个共有10个图案,第4个共有13个图案,由此可得出规律.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每1个都比前一个多出了3个“”,
∴第n个图案中共有“”为:4+3(n﹣1)=3n+1
故答案为:3n+1.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正确找出图中的规律,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14、1.06×104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解:10600=1.06×104,
故答案为:1.06×104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15、2
【解析】
过点E作EF⊥BC于F,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BE=AB+AE=6,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F=EF=3,求得DF=BF−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过点E作EF⊥BC于F,
∴∠BFE=90°,
∵∠BAC=90°,AB=AC=4,
∴∠B=∠C=45°,BC=4,
∴△B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AB+AE=6,
∴BF=EF=3,
∵D是BC的中点,
∴BD=2,
∴DF=BF−BD,
∴DE===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6、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C、BC,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BOC=60°,∠BCO=90°,
∴∠OBC=30°,
∴OC=OB=1
则边BC扫过区域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
考核知识点:扇形面积计算.熟记公式是关键.
17、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OB.
∵E、F是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的点,EA⊥x轴于A,FC⊥y轴于C,∴S△AOE=S△COF=×1=.
∵AE=BE,∴S△BOE=S△AOE=,S△BOC=S△AOB=1.
∴S△BOF=S△BOC﹣S△COF=1﹣=.∴F是BC的中点.
∴S△OEF=S矩形AOCB﹣S△AOE﹣S△COF﹣S△BEF=6﹣﹣﹣×=.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20;(2)40,1;(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等级为A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
(2)根据D级的人数求得D等级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和m的值;
(3)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找出一男一女的情况数,即可求出所求的概率.
试题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3÷15%=20(人),故答案为20;
(2)C级所占的百分比为×100%=40%,表示“D等级”的扇形的圆心角为×360°=1°;
故答案为40、1.
(3)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有6种,其中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情况有4种,则P恰好是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 =.
19、(1)40;(2)想去D景点的人数是8,圆心角度数是72°;(3)280.
【解析】
(1)用最想去A景点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2)先计算出最想去D景点的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然后用360°乘以最想去D景点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扇形统计图中表示“醉美旅游景点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3)用800乘以样本中最想去B景点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1)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8÷20%=40(人);
(2)最想去D景点的人数为40-8-14-4-6=8(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为:
扇形统计图中表示“醉美旅游景点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0°=72°;
(3)800×=280,
所以估计“醉美旅游景点B“的学生人数为28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
20、(1)见解析;(2)见解析,A2(6,4),B2(4,2),C2(5,1);(1)△A1B1C1和△A2B2C2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图中直线l:x=1,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找出A、B、C的对称点A1、B1、C1,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平移的性质,△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A、B、C三点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顶点坐标,可得其对称轴是l:x=1.
【详解】
(1)由图知,A(0,4),B(﹣2,2),C(﹣1,1),∴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为A1(0,4)、B1(2,2)、C1(1,1),连接A1B1,A1C1,B1C1,得△A1B1C1;
(2)∵△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A、B、C三点的横坐标加6,纵坐标不变,作出△A2B2C2,A2(6,4),B2(4,2),C2(5,1);
(1)△A1B1C1和△A2B2C2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为图中直线l:x=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作图﹣平移变换,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21、(1)y=﹣x2+2x+1;(2)P ( ,);(1)当Q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
【解析】
(1)先求得点B和点C的坐标,然后将点B和点C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到关于b、c的方程,从而可求得b、c的值;(2)作点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O′(1,1),则OP+AP的最小值为AO′的长,然后求得AO′的解析式,最后可求得点P的坐标;(1)先求得点D的坐标,然后求得CD、BC、BD的长,依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BCD为直角三角形,然后分为△AQC∽△DCB和△ACQ∽△DCB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详解】
(1)把x=0代入y=﹣x+1,得:y=1,
∴C(0,1).
把y=0代入y=﹣x+1得:x=1,
∴B(1,0),A(﹣1,0).
将C(0,1)、B(1,0)代入y=﹣x2+bx+c得: ,解得b=2,c=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
(2)如图所示:作点O关于BC的对称点O′,则O′(1,1).
∵O′与O关于BC对称,
∴PO=PO′.
∴OP+AP=O′P+AP≤AO′.
∴OP+AP的最小值=O′A==2.
O′A的方程为y=
P点满足解得:
所以P ( ,)
(1)y=﹣x2+2x+1=﹣(x﹣1)2+4,
∴D(1,4).
又∵C(0,1,B(1,0),
∴CD=,BC=1,DB=2.
∴CD2+CB2=BD2,
∴∠DCB=90°.
∵A(﹣1,0),C(0,1),
∴OA=1,CO=1.
∴.
又∵∠AOC=DCB=90°,
∴△AOC∽△DCB.
∴当Q的坐标为(0,0)时,△AQC∽△DCB.
如图所示:连接AC,过点C作CQ⊥AC,交x轴与点Q.
∵△ACQ为直角三角形,CO⊥AQ,
∴△ACQ∽△AOC.
又∵△AOC∽△DCB,
∴△ACQ∽△DCB.
∴,即,解得:AQ=3.
∴Q(9,0).
综上所述,当Q的坐标为(0,0)或(9,0)时,以A、C、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分类讨论的思想.
22、(1)5+;(2)
【解析】
试题分析:(1)先分别进行绝对值化简,0指数幂、负指数幂的计算,特殊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即可;
(2)括号内先通分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分式除法运算,最后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1)原式=2﹣1+4﹣2×+2=2﹣1+4﹣+2=5+;
(2)原式==,
当a=时,原式==.
23、(1)CD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理由详见解析;(2) AD=.
【解析】
(1)连接OC,求出OC和AD平行,求出OC⊥CD,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即可;
(2)连接BC,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C和AC,求出△BCA∽△CDA,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即可.
【详解】
(1)CD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理由是:连接OC,
∵OA=OC,
∴∠OCA=∠CAB,
∵∠CAB=∠CAD,
∴∠OCA=∠CAD,
∴OC∥AD,
∵CD⊥AD,
∴OC⊥CD,
∵OC为半径,
∴CD与圆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
(2)连接BC,
∵AB是⊙O的直径,
∴∠BCA=90°,
∵圆O的半径为3,
∴AB=6,
∵∠CAB=30°,
∴
∵∠BCA=∠CDA=90°,∠CAB=∠CAD,
∴△CAB∽△DAC,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
(1)由三角形中位线知识可得DF∥BG,GH∥BF,根据菱形的判定的判定可得四边形FBGH是菱形;
(2)连结BH,交AC于点O,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H,OF=OG,又AF=CG,所以OA=OC.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平行四边形得证四边形ABCH是菱形,再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菱形即可求解.
【详解】
(1)∵点F、G是边AC的三等分点,
∴AF=FG=GC.
又∵点D是边AB的中点,
∴DH∥BG.
同理:EH∥BF.
∴四边形FBGH是平行四边形,
连结BH,交AC于点O,
∴OF=OG,
∴AO=CO,
∵AB=BC,
∴BH⊥FG,
∴四边形FBGH是菱形;
(2)∵四边形FBGH是平行四边形,
∴BO=HO,FO=GO.
又∵AF=FG=GC,
∴AF+FO=GC+GO,即:AO=CO.
∴四边形ABCH是平行四边形.
∵AC⊥BH,AB=BC,
∴四边形ABCH是正方形.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熟练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长郡芙蓉中学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一中学双语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湘一芙蓉、一中学双语校2021-2022学年中考五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化简•a5所得的结果是,下面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