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级下必读书目《三寄小读者》——2023年小学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梳理+练习
展开《三寄小读者》【读书摘要】一、作者简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二、内容梗概《三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登载于著名的《儿童时代》上。冰心女士以通讯的方式与少年儿童谈理想、谈生活、谈学习,回忆过去的讴歌新时代。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言辞简练,影响了一代人。【专题呈现】读完本书后,你肯定有了自己的收获,试根据你的收获绘制部分思维导图。示例: 【阅读演练】一、选择题1.《寄小读者》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2.《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日本 B.意大利 C.英国 D.美国3.《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4.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 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5.《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6.在(通讯七)中,,“我”和海亲近在童年,和湖亲近是现在。这是为何( )A.海好像我的母亲,湖是我的朋友。 B.“我”童年住海边,现在住湖边。C.海广阔无边,湖红叶绿枝。 D.随年纪兴趣喜好也就改变。7.《寄小读者》中,冰心为了说明“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 值”,她以( )为例子。A.玫瑰 B.菊花 C.桂花 D.蒲公英8.《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参考答案:1.D【解析】《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 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 第二封通讯中,作者看到小鼠后,先拿手里的书,轻轻地将小鼠盖住,后来小狗虎儿进来,吃掉了它。2.A【解析】略3.A【解析】略4.B【解析】略5.D【解析】略6.A【解析】略7.D【解析】略8.A【解析】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