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3894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衔接--修辞手法第一课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用的修辞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比喻是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助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做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的关键是:甲乙两种事物必须书本质不同的事物,且必须具有相似点。
(1)明喻:甲像乙。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同时用“像”、“像样”、“仿佛”这样的比喻词连接。例:太阳像个大火炉。(2)暗喻:甲是乙。本体和喻体都出现,同时用“是”、“成了”、“变成”这样的比喻词连接。例:夏天来了,学校的柳树一下变成了个遮阳伞。(3)借喻: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和比喻词。例:再看向天空时,一粒粒小水晶在夜空发出温润的光。
比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者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1)拟人:是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但要注意抓住事物特征,比拟要恰当。 例:蟋蟀在唱歌。(2)拟物:是把人当作物来写,运用拟物的修辞手法需要注意人和物之间一定要相 近或者有相似点。 例:老师上课内容生动有趣,小明竖起耳朵认真听课。
夸张是为了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者缩小。
(1)扩大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大(高、多、强等)方向去描述。例:他有旗杆那么高!(2)缩小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方向去描述。例:他虚弱的被风一吹就倒了。(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先发生或者同时发生。例:这美酒香飘十里,我还没喝到就已经沉醉了。
排比是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且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飞机在空中时而翻跟斗,时而盘旋上升,时而俯冲下降。
设问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启发我们去思考,使要强调的意思突出。例:那是怎样一个午后呢?天气暖洋洋的,人也懒洋洋的。
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设问也叫做设疑、提问。
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的特点是:问而不答,但答案就藏在句子中。
反问句中,如果句子的形式是肯定的,意思就是否定的。如果句子的形式是否定的,意思就是肯定的。反问的作用在于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经确定的思想表现的更加鲜明、强烈。例:嗯,我怎么不算好老师呢?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似、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者相对的对偶形式。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偶是把数字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者短语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近、相关或者相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串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直接引用可以举例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间接引用可以举例为:“成功乃失败之母”,你得赶紧振作起来。.
写文章或者说话的时候引用别人的话或者引用大家熟悉的成语典故。
连续反复。例:风!你咆哮吧!你咆哮吧!你尽情地咆哮吧!
间隔反复。例:这就是白杨树,一种不平凡的树!这就是白杨树,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树!这就是白杨树,一种默默无闻地树!
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对比是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地相对两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对比手法能够更加鲜明有力地反应现实、揭示矛盾。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言运用 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口语交际,图文转换,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散文阅读 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散文,散文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朝花夕拾》小升初高效衔接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鲁迅,《朝花夕拾》,其他作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