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1 雅典城邦的兴起教案
展开第1课《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雅典城邦兴起的地理环境;荷马时代;雅典贵族政治的主要表现;公元前632年的雅典平民暴动;.公元前8世纪以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雅典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及其政治主张;萨拉米斯岛问题;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
(2)理解: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级结构变动与政治格局、历史文明演进之间的辩证关系
(3)运用:探究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并建功立业的主观、客观条件
2、过程与方法
纲要图示;情景再现;辩论比较;史论结合;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不平衡发展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实现人生价值要凭理想、奋斗和机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
2、难点: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在群星闪烁的古希腊,雅典最为璀璨夺目。它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典型的民主政治和辉煌的文化艺术,一直为后世所赞叹。然而,在早期阶段,笼罩在贵族政治阴霾中的雅典城邦,平民、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一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状态。正是在这样的紧迫形势下,杰出的政治家梭伦,怀着消除动荡、振兴城邦的理想,登上了社会改革的历史舞台。
那么梭伦又是如何大刀阔斧的改革,引领雅典人民走上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的?
讲 授 新 课
一、雅典的地理位置
——在希腊,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连绵不绝的山岭沟壑将陆地分割成小块。但是,浩瀚的海洋却赋予希腊先民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里海岸曲折,绿岛相连,港湾众多,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
引导学生理解希腊半岛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雅典典型的海洋文明。
1.位置:希腊阿提卡半岛;附近有天然良港比雷埃夫斯。
2.地形:小块的平原
3.物产:葡萄、橄榄、优质陶土和大理石
这种地理位置环境便于发展什么经济?(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工商业)
看【学思之窗】与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对政治、经济有怎样的影响?(造成的后果)
地理环境的不同: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划分为许多小的区域,各区域间有着小块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海洋文明——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
造成的结果:地理环境的复杂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多样性。近海地区的居民,主要依靠捕鱼、制盐和经商谋生。山地的居民,主要从事游牧业。只有占据了那些谷地平原的居民,才能从事农业。这种多样化的适应方式和狭小的地理空间,从远古起,就使希腊人的商业航海贸易发达起来。这种地理环境,又不利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治的出现。如果说在大平原地区,极易通过军事征服实现统一,建立一个专制主义的大帝国,那么希腊这种被高山海洋分割成小块的山地半岛,就不便于做到这一点。这就是造成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根源。
二、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重点分析,归纳出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一)出现城邦国家的雏形(希腊早期的政治结构为城邦国家,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时间:大约在公元前9-8世纪
标志: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
社会成员:有贵族、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
[可以安排三位学生表演简短历史剧,其他学生在听的同时思考: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矛盾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继续讲授新课内容。]
(二)公元前8-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
1.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
问题: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导致了什么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1)原因:
A.政治上:贵族掌权,平民政治权力太少。
[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名年执政官)等重要职位,把持长老会议(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公民大会名义上是最高权力机关,但没有实际权力。]
B.经济上:实行债务奴隶制,贵族对平民实行经济压榨。
[贵族握有大部分财富,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耕种债主土地的平民被称为“六一汉”(他们需将大部分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债主,自己只能留六分之一)。平民还不起债务或交不起地租,他本人及家属就会沦为债务奴隶。]
(2)表现:公元前632年,雅典发生武装暴动。
(3)影响:给贵族敲响了警钟,促使其对统治政策进行局部调整。
2.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奴隶主展开分享贵族政治权利的斗争。
问题:工商业的发展的前提什么?表现在那些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前提: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力提高。
表现:手工业取得较大进步;商业贸易日趋繁荣。
影响: 1)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 2)雅典公民的分化与矛盾
[阅读教材P5第三段,了解雅典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平原派”、“山地派”和“海岸派”。
各自的主张如何?产生不同主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代表的阶级阶层不同。
反对贵族专权,要求分政治权力成为“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共同目标。]
(三)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师指出,政治现状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所有这一切成为梭伦执政和改革的历史宏观背景。这就是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改革,尽快平息雅典的动荡,加快经济发展,成为有识之士特别是工商业奴隶主的强烈要求。
三、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一)萨拉米斯岛问题
(二)当选首席执政官开始改革(公元前594年)
阅读P6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萨拉米斯岛的地理位置如何?
2、雅典丧失萨拉米斯岛的原因有哪些?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雅典附近一些城邦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赶上并超过雅典,以致梅加腊城邦占领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
3、丧失萨拉米斯岛对雅典将产生什么影响?
[沉重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统治者的腐朽无能激起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慨]
4、围绕萨拉米斯岛问题,雅典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
[疯诗人事件;梭伦收复萨拉米斯岛]
5、梭伦的政治命运与萨拉米斯岛问题有何关联?能否就此得出结论说“如果没有萨拉米斯岛问题,就不会有首席执政官梭伦,不会有梭伦改革”?
梭伦得以登上雅典政治舞台的一个重要契机──萨拉米斯岛问题。
教学小结:
从政治、经济、个人三方面概括梭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可能性
(1) 梭伦改革的必然性:
①政治;改革是雅典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平民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②经济:改革是雅典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工商业奴隶迫切要求改革,反对旧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海外贸易。]
(2)可能性:个人因素
[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适应改革的需要。公元前594年,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
当选首席执政官开始改革(公元前594年)
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1 历史是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选修5 探索历史的奥秘1 历史是什么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概况,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第一单元 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1 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4 戊戌变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4 戊戌变法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