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3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3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6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文章以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藤野先生质朴随和、正直热情、治学严谨而又毫无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文章篇幅很长,却脉络分明,材料很多,但井然有序。作为一篇叙述性散文,它的写作特色颇有咀嚼一番的必要。
【学情分析】
虽说《朝花夕拾》是鲁迅最温情的文字(温情是学生的情感敏感区),但本文篇幅长,涉及的人事较多。既包含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回忆,又记录鲁迅本人的思想转变,明线暗线两条纵横交往,直入鲁迅思想深处。加之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较之一般的记叙文显得深邃而富意味,学生刚结束了七年级比较感性而简单的记叙文阅读,恐怕对于较陌生和艰深的鲁迅散文会有隔阂之感,且课文涉及当时较为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顾此失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注意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细读和赏析,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感受鲁迅先生拳拳的爱国心和对藤野先生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感激。
【教学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的线索,品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2、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藤野先生高贵的思想品格。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4、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体会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体会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厚感情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
了解鲁迅中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品味文章富有特色的语言。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品味法;质疑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记不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于鲁迅的哪部作品集? “朝花夕拾”的本义是“早上的花傍晚拾取”,用来比喻成年后回忆青少年时的往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写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鲁迅为什么这样深情怀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藤野先生。
二、回顾,了解作者作品
1.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
1918年5月,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包括:《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范爱农》等回忆性散文。
三、正音,扫清阅读障碍
烂熳(màn) 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
发髻(jì) 标致(biā zhì) 挟着(xié)
解剖(jiě pōu) 落第(luò dì )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 诘责(jié zé)
托辞(tuō cí) 杳无消息(yǎ) 教诲(huì)
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
四、初读,理清文章结构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明确: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2.变换了几个地点?(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明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3.理清文章段落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3):见藤野先生前,在东京。
第二部分(4~35) :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
第三部分(36~38)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五、研读,探究人物形象
1、读课文,请同学们浏览并思考:藤野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圈点、勾画、批注)
明确:人物身份: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归纳明确:治学严谨 生活俭朴
2、要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还要借助典型的事例。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圈点、勾画、批注)
师生互动后,明确: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3、读第37段,体会“伟大”的含义。
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他热情诚恳地关心我的实习,有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所以鲁迅先生高度评价藤野先生,请同学们齐读第37自然段,你找出最能体现鲁迅对藤野先生高度评价的句子或词语。
明确:“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1)请同桌间相互交流,探究藤野先生的伟大之处,师巡视指导,提问归纳。
(2)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伟大”的内涵: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他有着博大的胸怀,传授知识没有国界;他没有民族偏见,平等地对待来自弱国的学生,而且给予极大的鼓励和真诚的帮助。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找出文章的一条叙事线索: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怀念
作业
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依次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
A.“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 所作所为使作者失望,促使他离开,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他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他后来弃医从文的思想起点。
C.仙台求学受优待;
——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怀作陪衬。
D.“匿名信”事件;
——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
看电影事件。
——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分别并决心不学医学的直接原因。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东京
仙台:相识、相处、离别
北京:怀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藤野先生的性格,真心地为鲁迅感到高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的帮助下定能实现自己学医救人、救国的梦想。可是,鲁迅最终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鲁迅先生这段心路变化历程,请看鲁迅此行日本的目的。
二、跳读,理清心路历程
1、展示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26年,回忆了1902—1906年留学日本的几个片段。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理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而是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与敌人战斗一生。
2、鲁迅先生在这段留学生活经历中,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并思考:他为什么要转换地点?(第1段“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第4段“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第38段“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三个地点是:东京、仙台、北京。)
(1)什么原因促使鲁迅从东京前往仙台?引导学生品味开篇的“也”、“标致”等词语丰富的内涵。
(2)鲁迅是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到达东京,而他们则不学无术,志不同不相为谋,鲁迅只好带着失望和厌恶的心情从东京前往仙台。他为什么又离开了仙台?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促使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有两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重点语句赏析:
①“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这句话表面说不能怪日本人冤枉自己,实质上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慨和悲伤,中国人并不是弱者。
②“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打击,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实在是感到万分的无奈。鲁迅明白,思想的麻木比身体的不健康更可怕。
(3)哪件事对鲁迅的刺激更大?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
看电影事件对鲁迅的刺激最大。作为一名中国人,看到同胞被辱杀后还很开心,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他明白了,中国人最需要医治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灵魂的麻木才是最大的不幸。于是,鲁迅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
(4)在这三个地点的转换中,作者特别提到从东京到仙台的路上的两个地名,有何作用?
明确:日暮里触动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朱舜水的民族气节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再联系弃医从文这件事,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始终贯穿着一条感情线索,那就是作者的爱国热情。本文是以两条线索组织全文,一条是以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为明线,另一条是以作者的爱国感情为暗线,双线交错,谋篇布局。
三、拓展,升华作品主题
1、鲁迅回到北京后与先生的联系断了吗?感情断了吗?请齐读38段。
明确:怀念藤野先生:(1)装订收藏讲义。
(2)悬挂先生照片。
(3)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2、当年分别时,藤野先生想要一张鲁迅的照片以作留念,可是一直未能如愿,今天请你替鲁迅先生去达成老师的心愿。请展开合理想象,替鲁迅先生写几句话在照片上,送给藤野先生。
3、联系实际,说说鲁迅先生的人生选择给了你哪些启示。
(一个有志青年所做的人生选择,往往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要把个人的人生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结合起来考虑)
四、小结,感悟爱国情怀
一位优秀的教师就像一盏不灭的灯,长久地照耀人们,给人以精神和力量。走进散文《藤野先生》,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鲁迅先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而呐喊前行的心路历程,更深刻理解了鲁迅先生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我们永远忘不了那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我们更忘不了为了国家民族奔走呼号的鲁迅先生,他们光辉的形象将永远地镌刻在我们的心中。
五、作业,发挥想象写话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藤野先生会怎么说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文字。
【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
鲁迅
一次转变 两条线索
三个地点 四件事情
【教学反思】
尚未上课,此项待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指导预习,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读音释义,整体把握,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