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教学课件_自己之歌(第1课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2964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教学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作者简介,题目解说,写作背景,资料链接,课文探究,内容小结,主题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惠特曼、《草叶集》以及《自己之歌》(节选)的创作背景。2. 分析这首诗在意象选择上与一般诗歌的不同,梳理诗歌结构,领悟诗歌主旨。3. 领悟诗歌中“我”的丰富含义,分析诗歌围绕“我”构思并使“我”得到凸显的方法。
惠特曼(1819 — 1892),美国19 世纪杰出的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排字工、教师、报纸编辑、职员等。他的诗体现了美国的民主理想,反映了美国南北战争的重大史实。他站在进步的、正义的立场上,热情呼唤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衷心赞美劳动和劳动者,强烈谴责反动的农奴制度,猛力抨击封建宗教的禁欲主义,热切向往光明和未来,憧憬着一个“世界乐园”的出现。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作品对欧美诗歌的发展影响极大,有“美国‘诗歌之父’”之称。著有诗集《草叶集》,诗歌《给一个遭到挫败的欧洲革命者》《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一路摆过布鲁克林渡口》《阔斧之歌》《大路之歌》等。
《自己之歌》是《草叶集》初版12 首诗中的第一首,共52节,课文选的是第31 节。题目中的“自己”是诗的歌咏对象,正如“大路”是惠特曼诗歌《大路之歌》的歌咏对象一样。
19 世纪上半叶,美国刚刚摆脱了英国的禁锢,获得独立,开始独立发展经济,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依赖英国,比如文化方面还是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特色文化。当时以爱默生为首的美国超验主义者们提倡个性解放,鼓吹打破神学和外国教条主义的束缚,在美国来一次文艺复兴。解放个性,就是要发现自己,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要确立本民族自己的独立人格。在这样的历史要求下,惠特曼目睹和感受着美国的独立、完善和发展,树立了自己的雄心,决定要通过本自己表现“特殊的时代和环境、美国、民主”,为建立美国本土的文化和精神而努力,在美国百姓心中唱响“自我之歌”。于是他的“我自己”便与其民族的“我自己”合而为一了。惠特曼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对这种时代精神作出的回应。
美国超验主义超验主义是美国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兴起于19 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成为美国思想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超验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精神,认为精神是一种无所不容、无所不在、扬善抑恶的力量,它存在于人和自然界内。二是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的革新只能通过个人的修养和完善才能实现,理想的人是依靠自己的人。爱默生的名言“相信你自己”成为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三是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自然,认为自然界不只是物质而已,它有生命;主张回归自然,接受它的影响,以在精神上成为完人。超验主义打破宗教的教条束缚,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美国式文化奠定了基础。
《草叶集》《草叶集》是惠特曼最重要的著作,得名于诗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以“草叶”命名,是因为草叶代表着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的美国民众。诗集中的诗歌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该诗集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创造了“自由体”,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以断句作为韵律的基础,节奏自由奔放,汪洋恣肆,舒卷自如,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无所不包的容量。《草叶集》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对美国民主自由的歌颂、对农奴制度的抨击,也有对美国壮丽河山和普通民众的热情赞美。总体来说,《草叶集》体现了惠特曼所处时代的“美国精神”,是惠特曼用诗歌记录的美国史。
1.诗歌 第一节列举了各种属性的意象来表现自然造化的神奇,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①“草叶”“蚂蚁”“一粒沙”“鹪鹩的卵”“雨蛙”“黑莓”,这些简单、普通、平凡的事物都是大自然的精心之作,表现了万物平等的思想。②“极小的关节”与庞大的机器对比,“母牛低头啮草的样子”与石像对比,强调自然的神奇远胜过人力;“小鼠的神奇”让“异教徒吃惊”一句,使表现自然造化的神奇得到强化。
2.诗歌第三节诗人列举各种事物以“各种不同的形状”“离开我”有何用意?
诗人写海洋、怪物、青天上的鹰雕、藤蔓和木材中间的蝮蛇、树林深处的麋鹿、向北飘浮的海燕,从海洋到天空,从飞禽到走兽,形象地描绘出离开的“形状”各异,但它们都无法真正远离“我”而去,极力渲染出“我”具有非凡的力量、无限的自由与激情。同时,各种事物的不同形态及生存方式,又给人以自由的启迪。
《自己之歌》全诗内涵深广,气象恢宏,表面上诗人似在凸显自己,实际上是借小“我”来表现一个大“我”,即改造大自然、建设新大陆的美国的广大劳动群众。节选部分选取了大量的意象,运用自由奔放的语言,写自然造化之神奇以及“我”与自然的融合,表现出“我”具有无可拘束的自由和力量,唱出了一曲激情澎湃的生命颂歌,给人以万物平等、自由的思想启迪。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人惠特曼,《草叶集》,《自己之歌》,写作背景,诗歌朗读,探究与分享,参考1,参考2,参考3,参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获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33课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自己之歌》课件pptx、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自己之歌》同步习题docx、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自己之歌》教学设计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中册13.3 自己之歌(节选)完整版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己之歌节选,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整体感知,意象分析,问题探究,诗歌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